快訊

假唱風波後!五月天巴黎演唱會直播 阿信嘶吼3小時後首發聲

作業出用「蝦」造詞!孩子寫蝦米、蝦仁被打錯 母被考倒上網求救

12/8【早晨財經速解讀】美國經濟 為何遲遲不衰退?

退休需要準備多少錢? 專家「三情況」模擬:月消費、長照、被動收入都需考慮

職場示意圖。來源/Canva
職場示意圖。來源/Canva

甚麼時候才可以退休?參考不同情況的退休試算

甚麼時候可以離職不再工作,大概就等同於大家所謂的退休吧,政府規定的法律退休年齡是63歲,未來也可能會延後至67歲,其實退休並沒有一個真正的年齡限制,只要在你停止工作後,你還可以持續有足夠的金錢負擔基本生活費用,基本上就算是退休了。以下我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李先生夫妻兩人都剛滿60歲,兩個小孩已經在工作,可以獨立生活,夫妻兩個人擁有的房子已經沒有貸款,平常生活習慣省吃儉用,偶爾開車或參加國內旅行團到景區走走,也不愛買紀念品,頂多買一些當地特色小吃或特產回來。

夫妻倆一個月的花費大約在2萬至2.5萬左右,銀行有一筆存款約1千萬元,大部分放在定存,李先生認為他們已經可以退休了,一個月平均2.5萬的花費,活到90歲只需要用到900萬,1千萬定存也可以獲得一年10萬元的利息,這筆1千萬的存款可以用到超過90歲已足夠了。

另一位王小姐的例子,今年45歲未婚,將來也不打算結婚,想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單身貴族生活較為享受,目前每個月花費需要5萬元,預計退休後還會減少開銷,他目前有500萬存款,還有兩間繼承來沒有貸款的房子,每個月可以收租4.5萬元。

對王小姐而言,因為他收的房租已很接近他每個月需要的花費,又還有500萬存款,他認為他的財務狀況也已經達到可以退休的階段了。

另一對林姓夫妻約40歲,每月共同收入有35萬,目前擁有2間房子尚有貸款1500萬還沒繳清,每個月需要清還房貸15萬元,約還有10年繳清,另養有2名小孩年紀是10歲與12歲,目前每個月生活開銷需要15萬,剩下5萬做股市投資,存款與投資資產累計有約400萬。

預計12年後小孩皆已大學畢業有獨立生活能力,房貸也已經還清,未來計畫每個月10萬元的退休生活費,林姓夫妻估算他們需要準備到3500萬才敢退休,預估還需要20年才能達到目標。

以上三個例子,剛好展現了不同的情況。

第一個例子裡的李先生,夫妻兩收入一般,小孩已不需要父母養育,兩個人的消費習慣很節省,預計一年只需要30萬的生活費,兩人的資產只有一間沒有貸款的房子與1千萬元銀行存款,沒有任何投資與被動收入,打算靠這筆錢度過退休後的老年生活。

這個案例有個隱藏風險,夫妻兩人的保險不知道是否足夠,如果碰到需要大筆支出時,兩個人的存款會快速減少,很可能無法負擔到90歲的生活花費,並且兩個人2.5萬元的生活費並未考量30年的通貨膨脹影響,在完全沒有投資,只靠銀行定存的情況下,這樣的退休計畫會有很大的風險。

第二個例子,王小姐一個人的生活費用比李先生夫妻倆多一倍,想要過較優裕的單身生活,而且名下已經有兩間沒有貸款的房子帶來被動的租金收入,加上500萬元的存款,只要將存款做妥善理財運用,王小姐目前就可以辭去工作退休,並且維持目前的生活方式。

就算發生因疾病或意外臨時需要大筆必要花費,王小姐的500萬元存款其實也夠負擔這些臨時大筆支出,風險相對於李姓夫妻來說低的許多。

第三個例子裡的林姓夫妻收入相當高,在月收入35萬的情況下買了兩間總值約3千萬的房產,還款10年後還有10年的每個月15萬房貸要還,收入高生活消費也高,每個月還需要支出15萬元的生活費用,實際能投入理財的資金只有5萬元,縱使退休後也希望每個月可以有10萬元的消費能力,可見高收入的人未必能較早退休,林姓夫妻預估要達到退休門檻應該還需要20年。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知道,想要退休不再工作,幾個因素是決定性的關鍵:

退休後的花費需要多少:如果你需要的金額越低,需要準備的資本也就可以越小,相對的需要累積資本的時間就可以越短,也就是可以越早退休。

退休前的存款有多少:如果你能越早開始存錢,可以存下的錢越多,你的本金累積就會越多越快,不需要靠很高的投資報酬率也可以達到退休門檻。

你需要過甚麼樣的生活:這裡的生活指的是包含退休前與退休後,如果你在累積資本的時候也想要過很揮霍的生活,除非你的收入相當高,否則就會造成你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累積資本,同樣退休後的生活你也想要過的揮霍,你需要準備的退休資本也會越高,你就必須越晚退休。

有沒有被動收入:如果你可以累積足夠且穩定的被動收入,譬如租金或股票股利,你的本金多寡就不是決定性的因素,譬如若你擁有一間熱鬧商圈的店面,當初的購買價可能只有2千萬,但是10多年後商圈發展越來越繁榮,每個月可以收到店租10萬元,那表示你需要存到的資本只需要2千萬,卻可以創造每個月10萬元的被動收入。

想要提早退休,最基本的觀念就是增加存錢比例、增加投資、避免虧損、減少退休後需要的開銷標準,在一增一減的情況下,就可以讓退休所需要的資產標準降低。

退休不代表不要工作

如果你很喜歡你目前從事的工作,從中可以獲得快樂與成就感,其實你並不需要提早離開職場,退休不代表就甚麼事情都不要做了,還有一種情況叫「半退休」。

其實大多數人一生都在做沒那麼喜歡的工作,一到禮拜一就有工作症候群,禮拜一被戲稱為藍色星期一。

就算你從事的是跟你自己的興趣相關的工作,一旦興趣變成工作就不會再是有趣的事情,因為你失去了可以自我調配的自由,譬如喜歡旅遊的人去當了導遊或是空服員,喜歡畫畫的人開始幫廣告公司畫客戶需要的廣告看板,喜歡運動的人因應比賽或職業運動需要,需要接受嚴格的鍛鍊。

一般大部分人需要配合公司規定朝九晚五甚至加班,只有假日才能休息出遊,當有家庭與小孩後,可能需要接送小孩,希望工作時間可以彈性,年紀更大之後,專注力不如以前,到了下午就會想睡覺,許多時候都必須要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一個平衡,但最常被犧牲掉的就是生活與家庭。

如果你的被動收入已經累積到足以負擔生活費用的階段,你不再需要為了生活免強接受不適合你的工作,重拾選擇工作的自由,你可以辭掉朝九晚五的工作,只做自己有興趣,且可以配合你家庭需求的工作機會,甚至沒有金錢報酬也沒關係,若有更好,這樣可以更鞏固你的財務情況,讓自己與家人的生活過得更好。

退休停止工作有時未必是一件好的事情,在辛苦工作的時候,常巴不得可以趕快退休,可以自由安排出國旅遊,每天睡到自然醒,看書喝下午茶,在家打電動。

但其實當你的生活只剩下這些事情的時候,很多人又會開始覺得生活很空虛,人生失去了目標與方向,無法獲得成就感,好像剩下的人生就是這樣混吃等死,很多人在退休後常會頓時陷入失去生活重心的困擾,過幾年後就開始想找事情做,可能是重回職場尋找自我存在的價值認同,或是擔任志工回饋社會,可以維持一定的朋友與社交圈。

所以,退休並不代表不要工作了,也沒有年齡限制,實質上應該是稱做財務自由,不再需要為了生存而去從事自己沒有意願的工作,擁有持續的收入與妥善的理財計劃,可以讓你的生活越來越好,除了工作可以帶來的生活價值,同時也可以享受閒錢能帶來的不同人生體驗,更有機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充實更有價值。

如果你是出生在非常富有的家庭,不需要工作就可以每個月獲得幾十萬元收入,那麼在你學校畢業的時候就已經財務自由,可以隨自我意識做想做的事情,本篇的內容對你都沒有多大意義,如果你不是出生在這樣家庭,那麼學好理財知識與消費習慣就是你邁向財務自由的最好機會與方法。

◎本文已獲 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職場 退休 資產 房產

延伸閱讀

00922績效勝0050還更貼近大盤? 專家揪原因:關鍵應該出在台積電!

00929、00878、中信金…等標的皆能穩賺不賠? 他提「4原則」:做不到寧可別學

ETF一檔檔推陳出新…將有泡沫化危機? 他:猶記兩年前多數人只知道0056和0050

30歲男警無本當沖、大量放空個股卻被軋漲停 兩天損失上千萬

相關新聞

「財富自由」定義為何? 9種必備特質公開:每月固定存進收入的兩成

舉例來說,不用為生計四處奔波、也不必為繳不出下一期帳單而煩惱,因為你已經擁有源源不絕的被動收入...

退休金只要「知足夠用」就好了? 會被通膨吃掉…未來高齡工作恐成趨勢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你感到焦慮又害怕?走到了人生的下半場,要用什麼心態面對退休生活?隨著現代人愈來愈長壽,退休金已然成為你我必須面對的人生新課題。

拒幫帶孫…媳婦威脅孩子要跟娘家姓! 律師教戰婆婆「三招」:立好遺囑

媳婦請婆婆帶孩子,婆婆拒絕,於是媳婦就決定請娘家協助帶小孩,夫妻決定未來孩子出生也跟著娘家姓,讓婆婆知道後氣到直跳腳!

日圓「這樣買」每月額外多200元台幣! 她:出國刷卡連1.5%交易費都省下來

今天的日圓0.216確實很低,線上買享折扣,實買0.2148。

加密貨幣到底是什麼…充滿投機與希望的地方? 僅18天能暴漲7000%!

認識藥師先生的人都知道,相對於投資於傳統金融,我更愛投資在加密貨幣金融,多瘋狂呢?也就總資產的99%而已...

女繼承8.8億遺產…老公火速離婚為搶分錢? 律師:台灣免擔心但配偶是陸籍需注意

看到新聞很多人驚呆了,離婚竟然能夠分配偶繼承的遺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