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錦賽/台北大巨蛋第一場賽事 關鍵數字藏另個第一

他讚「台式早餐第一名」不用等太久又方便吃 網曝:種類超多

賴清德找網紅搶年輕票 她酸爆:連這笑話也抄網路梗

月入5萬如何靠投資理財養活9口之家 買下70坪大房子?

理財過程編列家庭預算時,應將支出分成「必要」跟「想要」。(示意圖/Ingimage)
理財過程編列家庭預算時,應將支出分成「必要」跟「想要」。(示意圖/Ingimage)

大家都想當有錢人,但,你知道為何自己無法達到「財務自由」嗎?高雄有一戶普通家庭月入五萬,卻能養一家九口,還能住上70坪的大房子。他們的理財之道說破了,一點都不值錢。其實,你只要願意身體力行,就有機會成功。

這幾年來,新冠疫情又遇上俄烏戰爭等因素,導致通膨持續上揚,即便台灣8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2.52%,遠低於美國7月的3.2%、日本7月的3.3%(8月數據未出爐),但民眾已經非常有感,日前,高麗菜一顆飆破400元,牛番茄一斤超過百元,更不用說每天都會吃到的雞蛋,都已經站穩「五字頭」,回不去了。

鈔票愈來愈薄,巧婦難為無米炊的家庭主婦更是頭痛不已。最近,有人在群組分享一則新聞:高雄一戶人家,僅靠先生每月5萬塊的薪水生活,還能住上大房子。到底歐太太—李婉君如何做到?

首先,李婉君編列家庭預算時,會分成「必要」跟「想要」,例如食物就是必要的,娛樂就是想要。必要的支出優先處理,例如伙食費,如果必要的經費不夠用時,就挪用「娛樂」信封套裡的錢支應。

她每個月都會準備好10個信封套,一拿到先生的薪水後,分批放進「存款/定時定額投資」「上半個月食物費」「下半個月食物費」「學費」「水電瓦斯、電信、日用品帳單」「保險費」「交通費」「其他(父母孝親費、娛樂)」「奉獻10%」的信封裡。

每月「強迫儲蓄」是最簡單、最有效的理財方式

為何每個月都要將預計要存或投資的錢放進信封套,道理很簡單,「儲蓄」絕非有剩下的錢才存,如果都要等有餘錢時才做,永遠存不到錢。

但,並非每個人都習慣用信封套的方式,分配資金用途,該怎麼辦?歐太太此舉,旨在「強迫儲蓄」,這是最簡單、最有效的理財方式,上班族可以將薪資戶預設每月零存整付的金額,銀行會自動扣款,或設定好定時定額的基金、ETF投資,剩餘的錢再做衣食住行的配置。

即便如此簡單,多數人卻做不到,總會找藉口,例如賺的錢很少,都不夠花了,怎麼可能存……。其實,只要願意付諸行動,不難養成存錢的習慣。

「儲蓄」絕非有剩下的錢才存,如果都要等有餘錢時才做,永遠存不到錢。(示意圖/Ingimage)
「儲蓄」絕非有剩下的錢才存,如果都要等有餘錢時才做,永遠存不到錢。(示意圖/Ingimage)

歐家除例行存款跟定時定額投資的經費外,歐先生每月如有獎金或加班費等額外收入,夫妻倆還會再採取「721原則」分配,70%存起來、20%作為生活費、10%擺進「夢想存錢桶」(娛樂),例如全家去迪士尼遊樂園……。

至於歐家的70坪大房子又是如何來的?發生金融風暴時,產業、個人均受到衝擊,出現不少法拍屋,他們用363萬標下61坪的房子、5坪的車庫。

其實,李婉君曾是一名「月光族」,月底拿到先生的薪水,繳完上個月的帳單,到了5號只剩2000元,只能炒飯當成晚餐。雖然全家人吃得開心,但眼淚卻往肚裡吞。

她痛定思痛,找了很多理財書自修,跟先生經過研究後,兩人的理財心得就是,強迫儲蓄定存、定時定額買基金。否則歐家也不可能有一筆現金,可以去競標法拍屋,買下「幾乎不可能再有的低價」大房子。

歐家的孩子從小就有儲蓄的習慣,兒女自動會將壓歲錢、生日津貼存起來,甚至不介意玩表哥、表姊的玩具,或是看圖書館借回來的書籍。

理財第一步,就是存錢以累積投資本金

其實,李婉君還有很多持家的好招式,例如「三餐自己煮」「出門、買菜不要帶太多錢,因為錢很快就花完了」「買當季的食材」「去果菜市場或團購以降低成本」……。說穿了,就是「節流」兩個字,能省就省,但並非要犧牲生活品質。

多數人都有經驗,出門帶錢,不管帶多帶少,很容易就花光。歐太太強迫自己只帶預算內的錢買菜,就不會在業務員的推銷下,買了額外不必要的東西。

當然,很多人不像歐太太都到傳統市場買菜,而是到超市刷卡付費。此時,就只能靠自律了,只買必要的食物,不要看到什麼就買什麼。

藉由李婉君的故事,讓年輕人知道「強迫儲蓄」的重要性。你不一定要採用「721原則」,也可根據薪資收入、退休金目標而調整,例如「622」原則(60%儲蓄、20%生活費、20%娛樂),或是「333原則」(1/3定存、1/3生活費、1/3娛樂)。

如果覺得這樣很沒有生活品質,也可改採「532原則」(50%生活費、30%娛樂、20%定存)……。

不管選擇哪一組數字,做了總比沒做好。理財的第一步就是存錢,沒有儲備,哪來的本金投資理財?

這些作法看似平淡無奇,卻是很多前輩的實務經驗談。年輕人與其抱怨薪水不夠多、沒資金理財,不如從存小錢開始,總能積沙成塔,加上時間的複利效果,相信離「財務自由」的夢想會愈來愈近。

(本文出自2023.09.19《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理財 房子 薪水 薪資 財務自由 俄烏戰爭 通膨 消費者物價指數

延伸閱讀

兒把打工錢花在遊戲上惹母怨 她強制要求存錢引網兩派論戰

八成大學生打工、家教 家教周工作9小時月賺1萬8

老公與前妻的孩子偷錢「該說嗎?」 網:怎麼開口是一門學問

獨/台新超貪理專A客戶3.3億不認 庭長: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上

相關新聞

郵務員工因2千萬房貸墜樓?能成功貸款都屬高難度…專家「標題亂象」:至少5方法能解決

看到了有些財經名人,大致上就是批評這人應該要先投資股票就不會這樣,利用股息去繳房貸,問題才能解決。

姑姑賭博欠債2千萬…阿嬤要賣屋救女! 律師提五解方:就是不能賣房子

只要姑姑願意努力,薪水再少也是可以讓姑姑以及受扶養親屬活下去。

「餐廳外場有6萬才願意做!」 他籲先證明自己值得:別東施程度還開西施等級的薪水

這種一開始就要求高薪水的,我連問都不會再幫忙問了,她應該用工作能力證明自己值6萬元...

用贈與免稅額將房給兒子…再轉售竟要放700萬房地合一稅! 專家點出「3原因」

一樣是贈與,但是贈與現金、股票還是不動產,未來的稅務效果大不同。你一定很好奇,一樣都是贈與244萬,到底差別在哪裡呢?

不辦信用卡、信封袋收支控制法…在現代已不實用! 存錢絕招很簡單:算出預算學會記帳

收入增加不代表可以投資的錢也會增加,如果你無法將這筆錢存下來,那麼提高的也只是你的生活品質而非投資本金。

公婆把店面登記在先生名下…妻子想把租金拿來家用! 律師曝三點:媳婦沒權利管

媳婦感到不解,認為公婆花不完10萬又不願意補貼,並堅持10萬租金是老公的「權利」,老公也難以接受她的想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