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明揚大火死傷慘重 檢方助家屬聲請假扣押 防業者脫產

亞運/開幕式今晚登場 我2家媒體無原因被拒絕入場拍攝

天使輪災難/海委會連罰5次船東擺爛 港務公司代墊2億元全民埋單?

遺產就是不想留給配偶!律師曝光如何「對抗特留分」:方法多但風險也高

新台幣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台幣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撰文・律師咖啡廳】

遺產可以不給配偶嗎?很多人因為受到配偶的不尊重、甚至是虐待,所以往後自己的遺產不想給對方。

也有些人是小孩要結婚,對於結婚對象有疑慮,想保護自己一生打拼下來的家產,那麼遺產可以不給配偶嗎?法律上還能怎麼做呢?

遺產可以不給配偶嗎?

遺產不想給配偶該怎麼辦?原則上只要立下合法遺囑,就能指定將遺產分給誰,但前提是一定會遇到特留分的問題。

簡單的說,就是原本按照法定繼承順位,這個人應該要能領到錢,卻因為遺囑不能領到的話,該繼承人仍保有最低遺產額度,而這部分還是要給他。

而配偶不論在第幾順位都有繼承權,所以基本上要不給配偶的難度很高。

如何讓配偶喪失繼承權?

除了直接離婚之外(離婚還是要注意婚後財產可能會被對方分走),根據民法第1145條,如果繼承人有做出以下五種行為,也可能會導致失去繼承權:

1.故意殺害(含未遂)被繼承人

2.詐欺或脅迫被繼承人撤回、變更或立遺囑

3.詐欺或脅迫妨害妨害被繼承人做出第2點行為

4.偽造、變造、隱匿、湮滅遺囑。

5.對被繼承人有重大虐待或侮辱,經被繼承人表示不得繼承。

若有上述五點其中一點,配偶就有可能無法繼承遺產!但建議很多情況要趁早提告拿到判決當依據,因為生命無常,有時候多活了二十年再告、或是人走得太突然,難以舉證之下對方就帶著你的遺產去快樂了。

如何對抗特留分?遺產不想給對方!

對抗特留分的方法很多,有些風險極高,須慎用。

比如找銀行信託,因為財產就變成是銀行的,過世後才會直接轉給受贈者(比如小孩),也就沒有特留分的問題,但概念上過世前這筆都是銀行的,你只有一張銀行的契約,會有點像壽險

另外也有人生前就贈與給小孩,但很多人給了小孩後,小孩就開始失去耐心,這類流浪老人故事也很多,且往後日子若發生重大疾病也沒保障,要錢只能打官司跟小孩要「扶養費」,還不是要回財產

當然針對這些問題,律師也都不是第一次碰到,自然都有成熟的應對方式,建立一個雙贏的契約,並且針對不動產等財產,也可以提前做一些設定,避免準繼承人隨意將房子賣掉

作者:律師咖啡廳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原文:不想把遺產留給老公老婆?無視特留分規定,把錢都給孩子!

遺產 配偶 結婚 老婆 其他繼承人

延伸閱讀

新光金(2888)上漲 投資人「急出清只賺8百」:不敢再碰了

勞退少領2百多萬…因「舊制一規則」!專家:他還以為晚半年退休能爽領50萬

00878收益平準金破5成根本「左右互配」?網:填息了不是嗎

00713、0056、00878「存成飆股」漲贏大盤!專家:獲利了結將面臨3風險

相關新聞

父親留下遺產但無遺囑…三兒子把財產均分即可? 律師:最好簽分割協議書

張先生的父親,在去年過世了。生前他本來也想留下遺囑的,但總有一些顧忌,因此沒有把這個想法付諸實行,沒想到在檢查出胰臟癌後只不過一個月,老天爺就把他給帶走了。

「精緻窮」就是裝得好像很有錢! 五大特點曝光:信奉能花錢解決的都是小事

時下7年級生以後的「崩世代」年輕人正面臨著與影片主角類似的困境,諸如:低薪、精緻窮、高工時、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及朋友之間借貸引發的情緒勒索等問題,而陷入深深的失落和無力感中,自溺其中,難以抽離。

「1短夾錢包換成3個長夾式」理財法曝光! 他28歲買房、35歲成千萬富翁

他28歲時,為自己掙得第一桶金且買到人生的第一間房子,自此脫離了「無殼蝸牛」行列;不僅如此,他並自33歲時起,每年規定自己存下100萬元,以此累積無數個100萬元,直至35歲時,他的總資產已高達千萬元以上……。

月薪5萬消費5千…等同30年後多少退休金? 他加上複利投資報酬率:3萬8千元

今天花了五千塊買了一隻公仔、一件大衣、或是雙球鞋,你付出的是現金五千塊,如果你的月薪是5萬元,這筆支出也等同是2天的工作薪資...

「加班」強制換補休、未滿一小時不算…其實都違法!5大常見錯誤帶你破解

加班費怎麼算?月薪、時薪加班費,以及平日、假日上班加班費計算方式有何差異?上班族免不得會遇到趕工需要加班的時候,有些產業性質則迫不得已須常態加班。

頂客族且父母皆已逝…兄弟姊妹遺產怎麼分配? 律師:有無遺囑和配偶結果會不同

純單身,沒小孩沒配偶,不想把財產留給兄弟姊妹,就只能立遺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