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揭「日本5大難吃連鎖店」挨轟 蔡阿嘎鞠躬道歉回應5大失格行徑

張宇韶被點名涉性騷回應了 「雞排妹」留言影射話藏玄機

曾為蟹老闆「發聲」…台灣配音員李香生傳癌逝 享壽73歲

志願役簽下去就財務自由了? 他提「慾望論」:當兵犧牲自由很可悲的選項

國軍示意圖。記者劉學聖/攝影
國軍示意圖。記者劉學聖/攝影

【撰文・鄭書羽】

「我有個朋友簽下去後都財務自由了。」

「怎麼可能,簽下去才多少錢,可以財務自由?」我回答道,畢竟以大部分人簽志願役都會走士官路線(傻子才簽軍官)來說,那一個月頂多才四萬多而已。

「因為他簽了之後每個月手遊都可以課金了。」

這時我才明白原來朋友說的財務自由是指「很有錢」的意思,不是我們真正定義上的財務自由。真正定義上的財務自由需要你的被動收入大於支出,因此就算不去上班或任何主動賺錢的行為,其收入也足以生存甚至有所盈餘

那麼要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網路上或書籍上就會教你要買房子收租、要買股票建立資產配置、要有一些智慧財產來取得版稅收入等等....反正,大部分的普通人達不到這種程度,那要在你的資金規模到一定程度以上才能以被動收入養活自己。

不過從上面朋友的朋友案例中,還有一個可以反思的點:養活自己要多少錢

這個便跟慾望有關,隨著收入水準的提高,你會很快找到一個相符於你收入的消費模式,然後產生更高一層「我想買但買不起的東西」的慾望。最後薪水成為一個枷鎖,慾望水平下降不了,於是高收入卻覺得自己賺的錢永遠不夠

四萬多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窮酸到不行的數字,還要用當兵犧牲自由去換,那就是個很可悲的選項

但對一個可能每月賺不到三萬的人來說,可以換到一個月入四萬多的工作,更加上其慾望只有手遊課金,那他就會感覺自己「很有錢」了

結論是:

慾望會隨著收入水平提高的人:財務自由幾乎不可能。

慾望不變並努力提高收入的人:慢慢達成財務自由有機會。

慾望很低的人:反而最有機會達到定義上的財務自由條件。

畢竟慾望低的人門檻就很低,他建立可以靠被動收入養活自己的資產配置,其資金量體就不用太高。近期搬家從一間每月12800的房間,經過一年半載的升職加薪增加副業後,搬到了一間....每月12500的房間。

雖然對基本生活品質有要求,但達標後就維持住就好,不必要再往上提高以免又掉入老鼠圈陷阱,自勉之。

作者:鄭書羽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原文:財務自由跟慾望有絕對性的關係

理財 財務自由 志願役 薪水 財產

延伸閱讀

00878別無腦定期定額存股了…會侵蝕收益! 專家估算:配息恐降30%

00878無腦投資又高配息!他分析指:適合新手、散戶、老人

陸半導體3倍薪搶人…看破「養套殺模式」! 業內人士曝:已經走一波

中信金獲利衰退4成還能發1元以上股利 專家:這價位之下是進場點

相關新聞

一堂5億高中生之死的「遺產規劃課」…身故保險金要課遺產稅?專家揭關鍵:計入所得或遺產

5億高中生之死,讓社會大眾上了一堂「遺產規劃課」,也凸顯出預先規劃的重要性。不過,關於遺產,許多人最疑惑的就是「保險理賠金是否算遺產、要課稅嗎?」

並非離婚後都能有贍養費!該怎麼拿到更多錢、讓金額最大化?

受到新聞媒體的影響,大家常常以為離婚後可以跟對方要求鉅額贍養費來確保下半生可以不工作又不愁吃穿。但其實那些錢極有可能是雙方簽字離婚時,在離婚協議書上自行約定而來的,或是請求「剩餘財產分配」而得到的數字,再不然就是外遇提告的求償金額。

遺產沒繼承財富反變「父債子還」! 律師提3關鍵:修法後提訴訟可免還

一位女老師, 21年前父親過世後,不知道父親欠債490多萬,繼承後遭銀行扣押薪水長達18年(銀行扣走約638萬多元,還沒清償完),女老師提出訴訟,被法院判決不用再還,可上訴。

「勞保級距」提高至天花板方式曝光! 專家:4種身份有不一樣的規劃

穩定提高勞保級距,甚至快速提高?本身收入不高,也能讓勞保領到天花板。

遺產私生子女贏了訴訟也可能拿不到! 律師曝:但「這件事情」無價

即便法院最後判決確定,陳子婷「可能」無法繼承吳火獅的遺產,因為吳火獅的遺產可能已經分配給其他繼承人,加上法律上規定,非婚生子女認領之效力,不影響第三人已得之權利。

遺產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姊妹怎麼分?「一圖看懂」順位與應繼分規定

在發生繼承事實的時候,作為「當然繼承人」的配偶是一定可以繼承的。而除了配偶之外,法定的繼承順序就決定了誰有資格分配遺產,民法上繼承人的四個順序分別是...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