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布局星鏈網路 SpaceX重複使用火箭讓電信公司大驚失色

民眾在佛羅里達州觀看SpaceX火箭搭載衛星升空。 美聯社
民眾在佛羅里達州觀看SpaceX火箭搭載衛星升空。 美聯社

提到規模經濟,我們通常會聯想到低成本、大量製造的產品:源源不斷從工廠裝配線產出的東西。但是規模經濟也可能出現在不大可能發生的領域,甚至是似乎完全不可能規模化的高檔產品或服務。

新興的太空旅遊產業

新興的太空旅遊就是個有趣的案例。今天,世界上至少有十來家公司希望能販售太空旅行的行程,把乘客送到外太空,再載回地球。

其中,最知名的或許是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的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 、貝佐斯的藍源(Blue Origin)和馬斯克的太空探險技術公司(SpaceX)(然而SpaceX的長期目標已超出單純的太空旅遊,企圖讓人類飛越太陽系,甚至使人類移民火星,使火星成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園,而藍源的終極目標同樣著眼於人類在外太空的生存)。

(本文出自《規模化效應:從A到A+,讓好創意擴大影響力》)
(本文出自《規模化效應:從A到A+,讓好創意擴大影響力》)
多年來,這三家公司已為太空旅遊投資數十億美元,讓乘客得以(安全)乘坐火箭掠過太空邊緣,到外太空一遊,幾十分鐘後安全返回地球。但是開拓太空旅行的成本極高,因此這樣的商業計畫其實極度冒險。

只靠商業飛行難回收成本

第一批前往外太空旅遊的費用將非常昂貴(在筆者撰寫本文之時,維珍銀河計畫向每位乘客收取25萬美元),能付得起這筆錢的潛在客戶群極小,要完全靠商業太空飛行服務回收投資成本的機會可說微乎其微。

這也就是為何每一家公司都在探索如何用既有的研究和科技(也就是已支出的部分)擴展財源。例如維珍銀河、藍源和SpaceX都為國際太空站的研究人員提供貨運服務。SpaceX 更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合作而獲得巨額補助。* SpaceX為了太空探險的遠大目標投資巨額,NASA的金援是一大助力,可抵消部分成本。

然而,有了這些平行收入管道還是不夠。要擴展太空探索的規模,關鍵就在如何解決成本方面的問題,也就是找到規模經濟。

馬斯克對規模經濟的痴迷使他成為與眾不同的企業家。自從多年前他改變網路銀行的世界以來,他進行的每項重大創新都是因規模經濟而大放異彩。如特斯拉,他的電動車新創公司。

SpaceX的商業模式

特斯拉是股市寵兒,目前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特斯拉能締造這樣的成功,是因為有兩個重要零件能達到規模經濟:電池和太陽能發電電池。這兩樣東西都能用更低的價格大量生產。此外,特斯拉努力邁向「用機器來製造機器」的高效率世界。馬斯克以得意的口吻述說他的「外星無畏艦」(Alien Dreadnought),也就是高度先進、全自動生產的機器人工廠。

SpaceX甚至想出使規模經濟資本化的辦法。你可以從一段非凡的影片看到SpaceX 的兩枚火箭在甘迺迪太空中心以南畫定範圍內同時降落。這就是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基於可重複使用組件的製造策略。SpaceX不但以完全自動化的方式生產,而且盡可能重複使用組件,因此能每週至少生產一枚火箭。

這個策略也讓SpaceX能把衛星送到近地軌道布局星鏈網路,而且大幅壓縮成本(讓電信通訊服務公司大驚失色)。事實上,由於SpaceX利用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來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把衛星送到軌道的成本減少為原來的十八分之一。

有一天,太空旅行規模化之後,就有可能允許人類在其他星球定居,但這條路很漫長,而且花費必然是個天文數字(哈!)。但這些公司很精明,正在利用規模經濟來降低任務的平均成本。如此一來,至少未來會更有機會規模化。

如何找到金主

太空計畫所需的投資資本可說明,很多有希望規模化的創新在起步階段面臨的挑戰:也就是創新前期投入的初始成本。對新創公司來說,通常要吸引金主投入所需的資金,才能克服最初的成本障礙。

對懷有偉大構想的研究人員來說,則需要花時間才能獲得可靠的數據,同時還得要找到大筆的補助款、口袋深的捐贈者或是建立企業合作關係(但正如前述,這可能會導致任務飄移的危險)。

(本文出自《規模化效應:從A到A+,讓好創意擴大影響力》作者:約翰.李斯特 譯者:廖月娟)

相關新聞

勞退少領2百多萬…因「舊制一規則」!專家:他晚半年退休還以為爽領50萬

一位勞工原本預計跟隨公司政策,放半年帶薪長假加年終獎金總計「不工作可爽領50萬元」,且放完假之後就申請退休。看似一切完美,但卻會讓他少領了200多萬的勞退金?問題原來是出在舊制的計算方式...

一堂5億高中生之死的「遺產規劃課」…身故保險金要課遺產稅?專家揭關鍵:計入所得或遺產

5億高中生之死,讓社會大眾上了一堂「遺產規劃課」,也凸顯出預先規劃的重要性。不過,關於遺產,許多人最疑惑的就是「保險理賠金是否算遺產、要課稅嗎?」

並非離婚後都能有贍養費!該怎麼拿到更多錢、讓金額最大化?

受到新聞媒體的影響,大家常常以為離婚後可以跟對方要求鉅額贍養費來確保下半生可以不工作又不愁吃穿。但其實那些錢極有可能是雙方簽字離婚時,在離婚協議書上自行約定而來的,或是請求「剩餘財產分配」而得到的數字,再不然就是外遇提告的求償金額。

遺產沒繼承財富反變「父債子還」! 律師提3關鍵:修法後提訴訟可免還

一位女老師, 21年前父親過世後,不知道父親欠債490多萬,繼承後遭銀行扣押薪水長達18年(銀行扣走約638萬多元,還沒清償完),女老師提出訴訟,被法院判決不用再還,可上訴。

「勞保級距」提高至天花板方式曝光! 專家:4種身份有不一樣的規劃

穩定提高勞保級距,甚至快速提高?本身收入不高,也能讓勞保領到天花板。

遺產私生子女贏了訴訟也可能拿不到! 律師曝:但「這件事情」無價

即便法院最後判決確定,陳子婷「可能」無法繼承吳火獅的遺產,因為吳火獅的遺產可能已經分配給其他繼承人,加上法律上規定,非婚生子女認領之效力,不影響第三人已得之權利。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