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揭「日本5大難吃連鎖店」挨轟 蔡阿嘎鞠躬道歉回應5大失格行徑

張宇韶被點名涉性騷回應了 「雞排妹」留言影射話藏玄機

曾為蟹老闆「發聲」…台灣配音員李香生傳癌逝 享壽73歲

勞保勞退「月領3萬」需什麼條件? 專家:每年一動作加保在職業工會也行

新台幣示意圖。中央社
新台幣示意圖。中央社

勞保年金加勞退每月領3萬,要領到這樣的金額,需要什麼條件?

YouTube頻道《艾倫的理財研究室》整理出一套簡單上手的規劃方式,不管是企業員工、或者是企業主,甚至是自營商或無一定雇主的工作者,以下分享的內容或許能幫助你達成這樣的目標。

以下為影音內容:

再好再棒的方式也有不適合的人:

1.過去根本不在乎勞保勞退,所以年紀很大,沒多少年資的人。

2.已經領過勞保或勞退的人,已經領了,就不能用一般的規劃方式。

但若是以上這兩種人也不要太難過,還是會教導一些核心觀念,保護應該領的退休金

想勞保勞退月領3萬 至少需要什麼條件

兩種評估關鍵就是「年資」和「薪資」,使用工具就是官方的勞保年金試算系統,還有新制勞退金試算系統。

第一種情況:大多數民眾的工作期間,基本上能從25歲到標準退休65歲,有些人是直接完成40年的全勤榮耀。

雖然有40年的年資,但從頭到尾月薪都只有34K的基層員工,計算後,若想在65歲領雙月退,可領勞保21,576元+勞退10,595元,退休後月領金額預估就能32,171元。

第二種情況:但更多人因為轉職、轉型等等因素而中斷勞保,很多勞工在65歲時年資不到30年。

設定這情況到了65歲年資有32年,且在最初的10年薪水都只有30K,但是後面找到了月入60K的工作,計算後,想在65歲領雙月退,可領勞保23,427元+勞退9,370元,退休後月領金額預估就能到32,797元

年資算起來雖然比第一種情況少了7年,但是憑藉薪水實力勝過。

第三種情況:無一定雇主或自營商的,加入職業工會投保勞保,年資從20歲開始計算一直到65歲,總計累計有45年的年資。

本身勞保加保在職業工會,職業工會有一項特別規定遊戲規格,每年可「申請最高調整15%投保級距」,所以勞保級距有機會加到最高,但是公會並沒有6%雇主提撥勞退,也沒有自提的情況下,只能領勞保年金。

計算後,如果在65歲領勞保年金,就會是31,946元。

結論

上述幾個案例可以知道,如果能做到年資夠長、本業收入夠高,基本上每個月就有餘裕另外規劃退休,其實不論稅務、社會保險、退休金,能把這些資源極大化的只有一個方向,那就是把本業收入極大化。

如果是最前面所提到的兩種不適合的人,也建議趕緊學習如何規劃好勞保。

◎本文內容已獲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勞保 勞退 投保薪資 退休金

延伸閱讀

活到老做到死?馬克宏「延後退休年齡」為何引爆法國全境之怒

00923、00922「差在這」!他分析完見2優點推:買前者

玉山金開第一槍、國票金開第一砲…金融股還能存嗎? 這2檔金控已「超跌」

他選出股東會紀念品「TOP5」! 放大鏡指甲剪也入榜:第一次知道有這東西

相關新聞

一堂5億高中生之死的「遺產規劃課」…身故保險金要課遺產稅?專家揭關鍵:計入所得或遺產

5億高中生之死,讓社會大眾上了一堂「遺產規劃課」,也凸顯出預先規劃的重要性。不過,關於遺產,許多人最疑惑的就是「保險理賠金是否算遺產、要課稅嗎?」

並非離婚後都能有贍養費!該怎麼拿到更多錢、讓金額最大化?

受到新聞媒體的影響,大家常常以為離婚後可以跟對方要求鉅額贍養費來確保下半生可以不工作又不愁吃穿。但其實那些錢極有可能是雙方簽字離婚時,在離婚協議書上自行約定而來的,或是請求「剩餘財產分配」而得到的數字,再不然就是外遇提告的求償金額。

遺產沒繼承財富反變「父債子還」! 律師提3關鍵:修法後提訴訟可免還

一位女老師, 21年前父親過世後,不知道父親欠債490多萬,繼承後遭銀行扣押薪水長達18年(銀行扣走約638萬多元,還沒清償完),女老師提出訴訟,被法院判決不用再還,可上訴。

「勞保級距」提高至天花板方式曝光! 專家:4種身份有不一樣的規劃

穩定提高勞保級距,甚至快速提高?本身收入不高,也能讓勞保領到天花板。

遺產私生子女贏了訴訟也可能拿不到! 律師曝:但「這件事情」無價

即便法院最後判決確定,陳子婷「可能」無法繼承吳火獅的遺產,因為吳火獅的遺產可能已經分配給其他繼承人,加上法律上規定,非婚生子女認領之效力,不影響第三人已得之權利。

遺產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姊妹怎麼分?「一圖看懂」順位與應繼分規定

在發生繼承事實的時候,作為「當然繼承人」的配偶是一定可以繼承的。而除了配偶之外,法定的繼承順序就決定了誰有資格分配遺產,民法上繼承人的四個順序分別是...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