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葉倫一番話提振市場信心 美股道瓊早盤漲300點

拒當下流老人! 退休三帳戶 可以這樣準備

如何準備退休、醫療、長照三帳戶,迎接快樂退休生活,是現代人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示意圖/ingimage
如何準備退休、醫療、長照三帳戶,迎接快樂退休生活,是現代人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示意圖/ingimage

2015年藤田孝典《下流老人: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一書引爆熱潮,「下流老人」一詞非貶義而指某種危機,意指許多中產階級過去雖有不錯薪資,晚年時卻因年金制度崩壞、長照人力缺乏等因素過著貧困生活。「好好退休」成為許多人重視的議題,小琪為大家整理如何準備退休、醫療、長照三帳戶,迎接快樂退休生活。

一、退休帳戶:創造穩定現金流

內政部資料顯示國人平均壽命達80.86歲,(男性77.67歲、女性84.25歲)。要推估自己要準備多少退休金,先問自己想要幾歲退休?以及退休後想過什麼品質的生活?

舉例來說,小美目前30歲想要在65歲退休,女性平均餘命約85歲-65歲=20年,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依世界經合組織(OECD)建議,至少須達退休前薪資的70%。也就是說,小美退休前月薪5萬元,退休後每月至少有3.5萬元。也就是說在尚未考慮通膨的情況下,3.5萬*12個月*20年小美至少要準備840萬的退休金。

而退休金又可由「強制性社會保險(勞保、公保)」、「職業退休金」以及「個人」準備起。如果需快速算出退休準備計畫,可參考退休協會推出的「好命退休計算機」。透過計算機可推算出每月定期定額投入多少報酬率的商品,可達到退休金準備目標。

釐清自己理想退休金額、風險屬性及理財目標,保守穩健者可選擇還本險、利變型壽險或利變型年金商品;願承擔風險者,可選擇股票、月月撥回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或投資型年金保單。

總地來說,民眾要創造退休帳戶的穩定現金流,以因應未來年金改革恐讓退休金變少的風險。

二、醫療帳戶:商保補健保不足 定期檢視保險缺口

資料顯示台灣人一生平均醫療費用約為427萬元,且不健康餘命平均長達8.47年。而平均每人每年醫療保健支出約5萬,自費項目及費用越來越多,未來單靠健保支付醫療費越來越不足,可適時透過商業保險補足醫療帳戶缺口。

透過保單健診定期整理保障缺口,補強險種首選「住院醫療實支實付」以支付醫材或手術自費金額,再者可補強重大疾病、防癌、住院日額、手術險,避免罹患重大疾病或長期住院侵蝕到退休金。若擔心定期險續保年齡也可以慢慢加強終身型醫療險規劃,當然也別忘了投保最基本的定期意外險。

三、長照帳戶:趁早準備 越慢越貴

再過2年2025年時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是老人。平均每1.2位生產者需照顧1位老年人口,「照護議題」刻不容緩。如何在8-10年的不健康餘命中仍獲得良好照顧、不拖累家人?就要準備長照帳戶。考量聘雇看護、保健品等目前建議規劃每月至少規劃4.5萬元。

但未來僧多粥少的照護勞動市場勢必看漲,額度只會多不會少,建議趁早規劃。若有預算考量可選擇保費不退回的長照險或用定期長照險相互搭配,若預算足夠再選擇若無啟動長照給付,可於身故時領回保費總和的終身長照險,留愛給家人。

▌延伸推薦:

業務員推銷「投資型保單」 你該注意這7件事

懶人必讀!三種勞保老年給付領哪種? 金額還可線上算

有錢才能好好治療? 親身體驗自費醫療世界後有感

免責聲明

本專欄撰寫的資訊與觀點是個人觀察與見解,相關數據已盡量查證引用具可信度的媒體,但無法確保完全精確,本專欄也未勸誘或建議購買任何商品,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

延伸閱讀

退休金準備500萬就夠?0050長年投報率5%下可行 施昇輝公式曝光

三大退休基金 去年虧4,297億

史上最慘 勞動基金去年虧3529億

職場春秋/名片之外的人生規畫

相關新聞

勞保勞退「月領3萬」需什麼條件? 專家:每年一動作加保在職業工會也行

勞保年金加勞退每月領3萬,要領到這樣的金額,需要什麼條件?

「合資買房」名字要算誰的? 律師提供3方向:這樣做能避免被任意過戶

合資買房會攸關到誰付錢、房貸用誰的名字、產權登記給誰、賦稅等金錢問題,母子各自有立場,但怎麼做最有愛與溫暖?

配偶過世…遺產因「財產共有」能提領? 律師提6點常識:不能任意動用

顧太太究竟可不可以提領顧寶明先生的財產?夫妻財產不是共有的嗎?共有人不是可以提領遺產嗎?

「星巴克標價太荒謬」年收千萬富豪卻自己泡咖啡! 更多有錢人連車子也不買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在今天小資上班族領少少薪水,也要用力追求小確幸的時代,你可能意想不到向來精打細算的有錢人,對於花錢這檔事有其在意的「眉角」,雖然有能力可以負擔得起許多東西,卻不願意將辛苦賺來的錢隨意花掉……;你可能很難想像:原來有錢人比你我還要在意錢、錙銖必較,「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們把錢看得很重,不會覺得花小錢『無所謂』,更不會花錢去買一些『無謂』的東西,因為那都只是在浪費錢而已!」怎麼說?以下跟著小花平台一起來看看有錢人的想法和論調。

遺產不願給不孝子女行嗎…有特留分怎辦? 律師曝光「四種解法」

感情淡薄,長年不相往來,生活及生病都沒有互相照顧...

想財富自由竟「不要省錢和買房」? 她:懂得花更重要且魅力無價

從2020年起,「財富自由」成為熱搜關鍵詞,無論這幾年如何變動,至2023年這詞始終是霸榜王,一邊隱含眾人羨慕的眼光,而另一邊是努力尋找自我的可能,已不上班滿兩年的我,特別有體會,在精神上想追求人生自由,而需要多少金錢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未來更沒有確定性,就目前感受自由的我,分享對於「財富自由」可能不需要做的三件事,提出「很個人」的想法。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