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PCR篩檢要等一天、轉診理賠保險也要等 把病歷放上區塊鏈無痛解決

其實在看醫生的過程,後台會經過非常複雜的手續,有非常多的資料與文件要跑,此外也要很小心謹慎不能出差錯,避免遇到拿錯藥或輸入錯誤等狀況而變得更加麻煩,這也是為什麼去醫院做PCR篩檢要等一天,轉診、理賠保險資料也要等的原因。以下會先說明舊有的醫療制度,再談談未來趨勢。
舊有的醫療背景
1.病歷侷限於單間醫院,無法跨院或共享,藥品使用記錄也並非所有醫生都看得到,不確定開的藥是否會有衝突。
2.申請保險時要在醫院與保險公司兩邊來回領取資料,非常耗費時間、精力。
現在的醫療背景
1.病歷電子化正在慢慢普及中,醫療檢查的結果(例如:X 光檢查結果、核磁共振結果)可以跨院共享,不用因為去不同間醫院而必須做好幾次X 光、核磁共振等檢查。這樣一來就能省去醫療資源的耗費,也為病人減少諸多麻煩。
2.健保快易通,這是一個健保APP,可以在此APP上看到自己的PCR結果,以及就醫、用藥記錄。隨著疫情也加速了健保快易通的進步,除了看得到自己的用藥記錄與就醫記錄,也能看到疫情的篩檢結果以及線上視訊看診,也可以註冊虛擬健保卡。看得到用藥記錄的好處是醫生也看得到你的用藥記錄,開藥時可以避免與你目前正在服用的藥有衝突。
如果把病歷放上區塊鏈
有機會讓區塊鏈的各項特質套用到病歷上,例如不可竄改性,可以避免病歷被竄改,原本病歷都是採集中式資料庫管理,但是區塊鏈屬於分散式資料庫,如何在分散式資料庫中管理,同時又保障病人隱私?這時加密與身分認證就變得非常重要。
資料在運送時要進行非對稱式加密,而加密則用電子簽章的方式進行身分驗證。現今醫生都可以在線上對病歷進行電子簽章,可以確保病歷是由醫生進行驗證的,因為區塊鏈的不可竄改性,因此可以避免電子病歷被竄改。上鏈後最大的好處是資料的共享、保險理賠資料、以及各種通知書、同意書將會變得更有效率,提升病患的看診體驗。
關於醫療與區塊鏈的應用與結合,現在有非常多的創新團隊都在研究中,醫療資訊的共享平台,以及各種資訊整合平台也十分具有創新性,讓醫療不再只停留在醫院。
(本文出自《前進元宇宙!區塊鏈輕旅行》,作者:柯詠媃)
▌延伸推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