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區塊鏈/付錢時不用透過銀行 巧用「分散式記帳本」幫你省下手續費

什麼是區塊鏈?
本章要介紹本書的重頭戲—區塊鏈!在這一章裡,我們會分成五個部分來說明,分別是定義、起源、特性、優點、缺點。
定義
當你聽到區塊鏈(Blockchain)這個名詞時,會想到什麼呢?「區塊」顧名思義會聯想到像是拼圖、積木、火車等等的意象,是一塊一塊、一節一節的。「鏈」就如同鎖鏈一樣,將這些一塊塊的積木串聯在一起。(看到這邊時,腦中是不是和我一樣想到了一台火車呢?)
沒錯,其實區塊鏈大概就是長這樣子。在每個車廂裡,可以存不一樣的東西,可以存一筆交易資料、也可以是一個機密檔案,或是任何的秘密。如果又有東西想要加入這條鏈子裡,也可以繼續加入,如此一來這條車廂就會越來越長⋯⋯所以區塊鏈就是一列儲存著許多不同資料的火車。
起源
有一位化 名 為 中 本 聰 的 人 物, 在 2008 年 時 發 行 了 一 篇 論 文, 名為《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文翻譯版《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這裡附上中、英版本的連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掃描下方連結以閱讀他的論文。
區塊鏈的特性
1.去中心化
什麼是去中心化呢?想像一下平常我們想透過刷卡、電子支付的方式結帳時,都會透過「銀行」這個角色儲存我們的每一筆交易記錄。而銀行和銀行之間也可能需要轉帳(也就是跨行轉帳),所以需要一個更大的地方去儲存所有的交易記錄。這個大地方就像是一個中心點,大家要交易時都要通過這個中心點(還會偷一點手續費⋯⋯)。
去中心化,顧名思義就是把這個大地方的角色刪除。我們要付錢時不用透過銀行,銀行和銀行的轉帳也不用更大的地方幫忙記錄。但這樣就沒有人幫我們記錄每一筆交易了⋯⋯所以我們要幫自己記錄(分散式帳本)。而且,付錢時最擔心的就是對方不承認我們已經付錢了,所以需要加密(簡單來說就是上鎖),並且不能竄改,讓大家信任。這樣的記帳方式稱為「Distributed Ledger」,也就是分散的記帳本,交易不再透過中心,也省下中間的時間和手續費!
2.不可竄改
交易需要記錄就是怕其中一方不承認,所以需要具有公信力的記錄。因此今天如果要說服大家將交易記錄存到區塊鏈,那這個記錄就要是不能竄改且加密過的。因此區塊鏈具有不可竄改的特性,一旦寫入就不能改。如果寫入區塊鏈時發生錯誤,則要再上傳一個正確的記錄到區塊鏈。日後這兩筆資料都會呈現出來。
3.智能合約
區塊鏈第三個特性就是有智能合約,我們在現實生活交易時,為了避免雙方權益受損,會簽訂合約。而智能合約就像是在網路世界的合約,是區塊鏈裡的一種協定,負責儲存資料、執行合約內容以及進行驗證。在雙方答應後合約及成立,可以各自將籌碼存入合約內,智能合約可以自己執行雙方信任的合約內容,而且雙方都能知道執行過程以及結果。可信任、可追溯並且是不可逆的。
區塊鏈已連續四年被 Gartner 譽為十大科技趨勢。
(本文出自《前進元宇宙!區塊鏈輕旅行》,作者:柯詠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