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灑幣?曾長達9個月無旅客 「幽靈機場」弄到航空公司破產

揭「日本5大難吃連鎖店」挨轟 蔡阿嘎鞠躬道歉回應5大失格行徑

張宇韶被點名涉性騷回應了 「雞排妹」留言影射話藏玄機

花同樣的錢為何心理感受卻不同? 專家曝這原因:要找到滿足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撰文・退休老杯杯】

你知道邊際效用遞減法則嗎?

這是在經濟學中的一個觀念,通常,增加一單位,在經濟學中稱之為邊際。(我學經濟這麼多年,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翻譯…)

而每單位的增加,效用會逐漸遞減的一個法則,就稱之為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舉個有點爛的例子:

假設今天你中餐沒吃,我們到外面吃晚餐,點了一盤10個水餃給你,肚子餓的你,一定吃的很開心吧!

接下來...如果再點一盤再來10個,甚至再點下去時,你在吃第20、30個時的滿足感,會跟第一盤的第一個一樣開心嗎?

我想,那開心的感覺與飽足感應該都會跟第一顆不一樣吧;而隨著吃的餃子的數量增加,你能夠從「再一個」的餃子裡,所得到的快樂越來越少,就是,邊際效用遞減法則的水餃版本。

如何找到在效用遞減幅度增加前,以達成最大的效用滿足,並且避免花更多的成本,追求那越來越低甚至無法滿足的效用,是這個法則,給我的啟示。

金錢部分

我也以此,建立了一個類似的觀念,那就是在金錢上的「邊際快樂遞減法則」。

也就是,隨著所獲得金錢的增加,你所得到的快樂,其實會是遞減的。

回想看看,小時候拿到1000元與現在拿到1000元,在滿足程度上的差異。

再想想,人生第一個賺到的10萬,那花了一段時間達成後,所得到充實滿滿的快樂與成就感,與現在遠比剛出社會時可簡單賺得的10萬,但能從其中得到的快樂,則遠遠不比當時的實際感受。

這種隨著收入增加,但每單位金錢所帶來快樂卻會越少的經驗,我稱之為「金錢的邊際快樂遞減法則」。

重要的事情是「滿足點」

那麼,在這個法則之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呢?

我認為,跟邊際效用遞減法則一樣,首先一定要先找到效用遞減幅度增加前的「滿足點」,其它的,都是在那之後的事。

在那個滿足點之前,所有為金錢而做的努力、甚至犧牲,我覺得,都是情有可原;因為在那時為金錢帶來效用與快樂所做的付出,大致來說,都是值得的。

但是,在過了那個滿足點後,當增加的錢,已無法帶來原本同樣的快樂時,為了這一點點的邊際快樂,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會開始變的好像沒那麼有價值。

如何選擇?

當知道這個「金錢的邊際快樂遞減法則」後;此時,會有兩條路可選。

一條是,努力的賺更多的錢,以換取能帶來原本程度的快樂。

很多人選擇這一條,但就跟老鼠迴圈一樣,你將會為了金錢,跑到最後一天;而且,所有的犧牲所換來的金錢,還不一定能夠帶來,真正的快樂。

另一條,停留在滿足點上,或在前一步就停住。

在金錢的數量,以及帶來的快樂夠用時,不再把人生,投入在往後邊際回報不大的金錢上,而是在其它地方,找到不會遞減的快樂,努力,投入其中。

結論

我認為,後面的那條路,比較接近我想要的人生,所以,當我確認了我的滿足點,並用被動收入達成了滿足點所需的數字後,我就準時離開職場,將人生,投注在真正重要的人事物上,在快樂不會遞減的領域上努力著。

常常問別人,也常被別人問到一個問題「到底賺到多少錢,才算是夠了呢?」前面提到的滿足點,就是我在金錢上,那「夠了」的數字。

而這個「金錢的邊際快樂遞減法則」,除了是為什麼,我現在並沒有什麼再更進一步去努力擴大部位的理由,也是我在金錢的領域上,之所以能夠沒有迷失,並保持快樂的原因。

在此,將這個觀念,分享給所有的朋友們,除了希望大家,都能夠早點找到屬於自己的滿足點之外,也希望所有朋友們能夠盡早找到,金錢之外那不會邊際遞減的快樂來源。

做個筆記:自勉、共勉。

作者:退休老杯杯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原文:投資隨記122_金錢的邊際快樂遞減法則

延伸閱讀

過來人曝本金小投資策略!買「這標的」長期不怕輸:別玩當沖

鈊象(3293)低技術卻超賺?網曝最大優勢:這類人錢很好賺

00900逆天殖利率+破底股價…真是韭零零?專家點出「兩真實問題」

16檔ETF近4年績效曝光!選高股息還大盤指數型? 專家:看風險承受度

相關新聞

一堂5億高中生之死的「遺產規劃課」…身故保險金要課遺產稅?專家揭關鍵:計入所得或遺產

5億高中生之死,讓社會大眾上了一堂「遺產規劃課」,也凸顯出預先規劃的重要性。不過,關於遺產,許多人最疑惑的就是「保險理賠金是否算遺產、要課稅嗎?」

並非離婚後都能有贍養費!該怎麼拿到更多錢、讓金額最大化?

受到新聞媒體的影響,大家常常以為離婚後可以跟對方要求鉅額贍養費來確保下半生可以不工作又不愁吃穿。但其實那些錢極有可能是雙方簽字離婚時,在離婚協議書上自行約定而來的,或是請求「剩餘財產分配」而得到的數字,再不然就是外遇提告的求償金額。

遺產沒繼承財富反變「父債子還」! 律師提3關鍵:修法後提訴訟可免還

一位女老師, 21年前父親過世後,不知道父親欠債490多萬,繼承後遭銀行扣押薪水長達18年(銀行扣走約638萬多元,還沒清償完),女老師提出訴訟,被法院判決不用再還,可上訴。

「勞保級距」提高至天花板方式曝光! 專家:4種身份有不一樣的規劃

穩定提高勞保級距,甚至快速提高?本身收入不高,也能讓勞保領到天花板。

遺產私生子女贏了訴訟也可能拿不到! 律師曝:但「這件事情」無價

即便法院最後判決確定,陳子婷「可能」無法繼承吳火獅的遺產,因為吳火獅的遺產可能已經分配給其他繼承人,加上法律上規定,非婚生子女認領之效力,不影響第三人已得之權利。

遺產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姊妹怎麼分?「一圖看懂」順位與應繼分規定

在發生繼承事實的時候,作為「當然繼承人」的配偶是一定可以繼承的。而除了配偶之外,法定的繼承順序就決定了誰有資格分配遺產,民法上繼承人的四個順序分別是...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