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參訪南京總統府 馬英九看到國民政府舊卷宗吐「這3字」

為何許多投資書籍都無法讓人實質獲利? 他:充斥著事後諸葛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撰文・TAJ】

20幾年的投資經驗,看過的投資理財書籍超過百本,認真看過的股票書籍保守估計應該有六七十本以上。但令我感到失望的是,從未在這些書籍中找到黃金屋,其中不乏一些投資名宿的個人傳記。

我必須說:真正的投資高手不會透露他的致勝秘訣。像雪球這本傳記,巴菲特完全沒有傳授自己的真才實學。

我不否定那些暢銷股票書籍的價值,也許作者真的因此賺到缽滿盆滿,但是否同樣適用於一般股民,可以複製其投資法,我不以為然。也許短期來看是有點效果,長期下來則未必一直有效。

比較常見的是,大部分投資書籍只充斥作者的事後諸葛,不是自以為是的理論研究,就是看圖說故事

為何我們找不到一本堪稱經典的投資書籍呢?我認為,倒不完全是作者的問題,追根究底還是股票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因此,如果有書籍號稱可以打敗市場,千萬不要信以為真

投資書籍依舊熱賣,顯現大眾對於財富的嚮往,然而可惜的是因此致富的人少之又少。

儘管當我們掏錢買書之前已經有此認知,但仍然會勇敢遞出鈔票,買的不是實質獲利,買到的是一個不斷落空的希望。

作者:TAJ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原文:大部分的投資書籍令人失望

理財 巴菲特

延伸閱讀

0056「這樣存」365張非夢想!他:退休後每天平均1750元股利能花…

過來人曝本金小投資策略!買「這標的」長期不怕輸:別玩當沖

16檔ETF近4年績效曝光!選高股息還大盤指數型? 專家:看風險承受度

00900逆天殖利率+破底股價…真是韭零零?專家點出「兩真實問題」

相關新聞

勞退自提6%需要嗎…退休能多領兩倍? 專家提供「3點評估方法」

勞工退休金自提6%退休領兩倍,這是真的嗎?每個人都能領兩倍嗎?

遺產過了十幾年都繼承不了…因大伯嫌不夠! 律師提「3種解決方式」

身為父母,能做的就是立遺囑(做好財產規劃),誰也不想看到日後自己的子女,為了遺產兄弟鬩牆,子女不管大的小的都是自己的心頭肉,希望他們即便不和也不要反目成仇,父母能再為他們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保障他們的情份。

遺產稅不按時處理會怎樣?律師「恐多花錢」:可能有三大損失

一對姐妹花在父親過世後,繼承了父親4263萬多的遺產,但因為沒有按時繳納,166萬的遺產稅加上滯納金變成183萬多元,而執行署在變賣父親股票時,剛好是股價低點,造成姐妹損失…。

信用卡不用就剪…最短過半年「好處」賺更多! 他:對評分不會產生嚴重影響

身上有不會用的信用卡,可以把它剪掉(要剪掉該銀行向下所有的卡),等6個月至1年後...

遺產配偶可先拿50%後…才分其他繼承人? 律師提「四迷思」:非婚後財產

遺產的概念,是指繼承發生時(即死亡),被繼承人名下/甚至非名下但實際上屬於被繼承人所有財產,都包括在內,遺產範圍比婚後財產的概念大很多,所以不能將剩餘財產差額分配,直接套用在遺產分配的概念,直接拿一半,會侵害其他繼承人的權利。

8年主任沒升官…跳槽僅1年就升總監!職場啟示:猛虎在豬圈久待也變成豬

看不到你潛能,把你當豬豢養的公司,不必要久待...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