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堅持「放定存能抗通膨」 眾人指2盲點狂嗆:活在平行時空?

近來全球通膨嚴重,許多民眾認為把錢放在定存只會愈存愈少,不過有一名網友對此反駁,他指出往年的通膨率其實並未高於定存利率。此言一出,立馬引來眾人抨擊他活在平行時空,只看到政府公佈的帳面數字,反而忽略了實際房價和物價,也沒考慮到薪水漲幅。
近日一名PTT網友發文表示,他一直對通膨下「定存會越存越少」的說法感到困惑,於是就試算了一下,假設存入50萬元本金,以1.3%利率計算,從2002年存到2022年,10年下來,最後會取回超過64.7萬元,「難道2000年初50萬的東西大部分都漲到超過64萬了嗎?我是覺得沒有吧」。
他接著說,根據政府公佈的數據,台灣過去10年的整體通膨率平均約為0.96%,只有2021飆升至1.98%,所以多數情形通膨率會低於定存利率,而且定存還有複利效果,所以他不認為定存會因通膨愈存愈少。
然而多數網友持相反看法,指出通膨率絕對不只0.96%,「政府通膨率你相信?便當年年漲耶」、「你應該知道政府那個統計不含房價吧」、「20年來,有的地方房價x2,有的地方x3,你就知定存很沒用」、「你去看看2000年的汽車跟現在的價差差多少,你2000年能買50萬的,存到現在也是只能買漲幅後64萬的,這樣是有存到什麼東西?」、「把薪水扣掉說成本沒變貴,哇!經濟學體育老師教的嗎?」
另有網友認為,定存至少不會虧損,「不能抗通膨,但能抗斷頭」、「害怕通貨膨脹,因此投入股市,結果一無所有」。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東吳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許嘉棟、台灣大學財金系教授劉憶如等學者均指出,中央銀行估算今、明年的台灣通膨率落在2.59%、1.88%,但實際上若扣除人為管制的油電價格,台灣真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應為4%~5%,直言官方通膨率已然失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