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膨時代...錢越存越薄! 專家「一公式」:算出你的退休金額

「在高通膨時代,如何做退休金規劃」
昨天臨時收到新聞媒體記者的採訪邀請,想要詢問關於高通膨的退休金規劃,但後來又因故取消了,不過內容我已經大致準備好了,最後沒有用到,我就放上來分享吧。
記者朋友要採訪的主題內容如下,我再依序簡單解釋:
一、退休金規劃需考量哪些變數?
二、退休金存多少才夠?如何拿捏通貨膨脹率?
三、每年/每個月要存多少錢才能退休?怎麼存?
我想,長期追蹤我粉絲團,有認真在看文章的朋友,應該都有能力回答這三個問題了,所以我簡單的重點解說就好,對於細節想更了解的人再請提出,我可能再另外寫文章解釋。
一、退休金規劃需考量哪些變數?
首先,要先知道你的一年基本消費要多少錢,一個月的生活費3萬塊與8萬塊,需要準備的退休金就不同,而要確切知道實際消費金額,建議最好要做基礎記帳。
第二,距離你的退休年齡,或是想要退休的時間,離現在還有幾年,10年、20年、30年的準備方式皆不同,這會影響到你的投資方法、存款能力、與所需承受的風險高低。
第三,將通貨膨脹的影響計算在內,一般經濟已發展成熟的國家,會盡量將自然通貨膨脹控制在2%~3%之間,這是健康的通貨膨脹率,樂觀一點的人可以抓2%,想準備充裕的人最好抓3%。
如果你希望退休後有目前一年50萬的消費能力,要準備的是20年後的退休金,樂觀抓2%的人,應該要抓20年後的年被動收入是75萬,也就是加計20年的2%通貨膨脹後,金額應該要增加約1.5倍。
如果是30年後才要退休,怕未來又經歷幾次一年5%~8%的通貨膨脹,保守一點抓平均3%通膨率的人,應該要把30年後的消費金額增加2.4倍,等於大約120萬,絕對不是50萬。
第四,是比較難估的醫療費用。難估的原因是,到真正退休前,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會有甚麼新的疾病,我們在40歲前的壯年時期,很難想像60歲時的身體狀態,我們準備日常生活費外,最好還是要另外有大筆醫療費用的準備,部分可以透過保險來準備。
二、退休金存多少才夠?如何拿捏通貨膨脹率?
退休金存多少才夠並沒有一個數字金額,這取決於你的消費需求,但一個簡單的算法是,用你退休時需要的「年消費額 x 25」,這是以4%法則來回推的,以總投資額拿到4%~5%的股息/被動收入,足以負擔年退休消費即可。
別忘了計算通膨,以前面的例子為例,假設你在30年後想要每年有像現在50萬元的消費力金額,且保守採取平均通膨率3%的計算方式,我也建議你用3%來算會比較好,你在30年後實際需要拿到的被動收入金額是120萬,再乘以25倍即會得到3000萬這個數字。
三、每年/每個月要存多少錢才能退休?怎麼存?
30年後要準備到3000萬也太難了吧!這有可能辦到嗎?有難度,但也不是不可能。
第一筆投資本金先準備好50萬,每個月持續投入2萬元,30年的年化報酬率達到7.7%,就可以在30年後累積到3000萬的投資資產。
本文內容已獲 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