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理財迷思!有錢人開二手車...而你買新車?

圖為開車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圖為開車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迷思:你可以用零利率的方式拿到一筆不錯的新車交易。

真相:新車在前四年會折損六○%的價值,那樣的利率可不是零。

我們在前面章節討論過多種形式的新車購買方式。然後,喔不,你無法負擔新車,除非你是百萬富翁,才有能力為了新車的氣味虛擲幾千美元的損失。一輛好的、車齡小於三年的二手車,跟新車一樣可靠,甚至更可靠。一輛兩萬八千美元的新車會在前四年減損一萬七千美元的價值,幾乎是每週貶值一百美元。如果你不清楚我的意思,就每週在上班的路上,搖下車窗,扔一張百元美金大鈔出去看看。

通常百萬富翁開的都是車齡兩年的車,且沒有分期付款。

通常百萬富翁開的都是車齡兩年的車,且沒有分期付款,一次買斷。普遍而論,百萬富翁都不願意承擔新車所帶來的損失;他們就是這樣成為百萬富翁的。我並不是說你完全沒有機會開新車,而是等到你非常有錢,連損失一大筆錢都沒感覺的時候,你就可以負擔得起這種奢侈品。汽車經銷商會說買二手車是在「買其他人的麻煩」。那他們幹嘛賣二手車?這樣不是很不道德嗎?事實上,大多數九成新的二手車的問題都被修好了,會被賣掉並不是因為那些車很爛。大約八○%的新車都會被拿去出租,所以,你買到的很有可能是一輛之前被用來出租的車。我最近買過的兩輛車是車齡分別為一年和兩年、里程數很低的前出租用車。

如果你理解我所說的大幅貶值是什麼意思,你現在就會意識到那個「零利率」並非真的「零成本」。雖然借來的錢在技術上對你來說沒有成本,但是你得承擔價值上的折損。零利率常常被人用來合理化他們對於新的代步工具的「需求」。因此即便利率相當吸引人,也不要考慮那麼做,整筆交易仍舊代表著每週把一張百元美金大鈔丟出車窗外一樣。

有些人會因為保固的理由而買新車。如果價值在四年內就會折損一萬七千美元,平均下來,你在保固上的花費也太高了。一萬七千美元的話,都可以把車徹底翻新兩次了!同時也要記得,當你買的是九成新的二手車時,同樣享有製造商的保固期。當你開始進行你的金錢大翻身,可能開著一部小破車,而你的目標是抗拒零利率迷思的誘惑並去買高品質的二手車。(還是想買一部新車嗎?不可否認新車看起來很漂亮、聞起來很香、開起來非常順手—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被貸款追著跑,感覺會很糟。)

迷思:你應該弄張信用卡來累積你的信用。

真相:金錢大翻身之後你就用不到信用了,房貸倒是有可能,但如果是這個原因,你並不需要信用卡。

《躺著就有錢的自由人生》。圖/時報出版提供
《躺著就有錢的自由人生》。圖/時報出版提供

最厲害的迷思就是這個「建立信用」的迷思。銀行家、汽車經銷商以及缺乏見識的借貸業者,多年來都在鼓吹大眾「建立信用」。這則迷思意味著我們需要讓自己背債,獲得更多的債務,因為我們就是靠債務買東西的。我們這些經歷過金錢大翻身的人發現到,用現金買東西比用債務買東西更好。但如果我在兜售債務,像是銀行家那樣,我也會告訴你去利用債務。然而,這是一個迷思。

(本文摘錄自《躺著就有錢的自由人生》,時報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理財 信用卡 債務

延伸閱讀

該借錢給親友?3血淚故事告訴你:別讓好心毀掉這段關係

今天不想再加班了?一張圖幫你看懂職場時間分配

打破雞同鴨講?職場溝通要先搞清楚「這件事」

存股族必看!30分鐘看懂財報 掃除「絕不能買」地雷股

相關新聞

先買車或趁早理財?她舉「80萬車價」為例:5年後差距超過百萬

用「先買車或先理財」,讓你們更清楚「資源配置」對未來的影響。

遺產大部分都給孝順的兒子…其他繼承人提訴訟一樣敗訴! 律師:還好有遺囑

日本有一地主去世後留下了價值2億多日圓的遺產,生前立下遺囑,將大部分的錢財給孝順的次子夫婦,而不常回家的長子、三子只能獲得少量現金。長子和三子不服,以爸爸晚年老年癡呆為由,提出遺囑無效的訴訟,最終法院以爸爸的遺囑和立遺囑時的錄影判定長子、三子敗訴...

勞保選「月領」一定比較好? 專家提四件事必知:用悲觀情況存預備金

勞保月領金額幾乎不可能超越原薪資,甚至多數情況不到退休前月薪的一半...

儲蓄險有6%報酬率且只需存六年? 他1圖看懂:是銀行理專的話術

前幾天去處理事情,發現某位專員已經不在位置上,想起了,三年前她帶來的一段故事。

遺產就是不想留給配偶!律師曝光如何「對抗特留分」:方法多但風險也高

遺產可以不給配偶嗎?很多人因為受到配偶的不尊重、甚至是虐待,所以往後自己的遺產不想給對方。 也有些人是小孩要結婚,對於結婚對象有疑慮,想保護自己一生打拼下來的家產,那麼遺產可以不給配偶嗎?法律上還能怎麼做呢?

勞退少領2百多萬…因「舊制一規則」!專家:他晚半年退休還以為爽領50萬

一位勞工原本預計跟隨公司政策,放半年帶薪長假加年終獎金總計「不工作可爽領50萬元」,且放完假之後就申請退休。看似一切完美,但卻會讓他少領了200多萬的勞退金?問題原來是出在舊制的計算方式...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