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夫妻「談情」更要「談錢」!一起累積財富才容易

│舊的法則│先生負責賺錢,太太要按照先生設定的預算消費。
│泡沫經濟法則│
不值得為錢吵架,只要每個月都有收入,船到橋頭自然直。
│新的法則│
配偶其中一人要負責日常的財務管理,但兩人都要同意目標並維持預算。
婚姻讓人更富足。當然不是所有婚姻皆然,「富足」也是相對的。但整體而言,結了婚且維持婚姻的人,累積的財富會比單身者多出很多。
●在一項美國普查局的財富研究中,已婚兩人的家庭淨值中位數為101,975美元;單身男性則為23,700美元,單身女性則為20,217美元。
●一項對9000人進行15年的研究發現,這段期間結婚且維持婚姻的人,所累積的淨值是維持單身者的兩倍。這項由俄亥俄州立大學人力資源研究中心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即使在所有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例如,所得和教育等變數),光是已婚這件事,每年就能對兩人的財富貢獻4%的成長。
●離婚會摧毀財富。俄亥俄州的調查發現,在離婚完成前4年,人們的淨值就會開始下降,而且相較於同年齡的單身者,離婚會大幅減少一般人的財富。
當然,大部分的人結婚不是為了錢,而且我們會用難聽的話,來形容那些為了錢結婚的人(像是「拜金女」、「黑寡婦」、「小狼狗」)。但結婚絕對不只是為了愛情,婚姻是有法律和財務影響的。而且根據離婚的統計數據,忽略婚姻中有關的財務部分,你就得自負後果。
如果人們在一開始,就能對財務和處理財務的方式更客觀,也許離婚的人就會少一點。任何結婚很久的人都會告訴你,愛真的無法克服一切。順利的時候,你可能願意忽略彼此的不同;不順的時候,你們真的要想辦法合作。這表示應該把婚姻當成事業來對待。
你們不必浪漫,但應該善用這個事業的制度,以確保進展及降低衝突。例如:
計畫。成功的事業通常會有事業計畫,內容包括未來幾年的目標,以及打算如何實現目標。已婚的兩人也需要同意一些目標,並且規劃實現的方法。
選擇一位財務長(chief financial officer, CFO)。聰明的企業主會學著交辦事務和發展專長,這通常表示僱用一位財務長。讓一個人負責日常財務細節,例如,支付帳單和監管帳戶,也能幫助你們的婚姻財務不會出差錯。
定期向股東報告。上市公司依法必須每3個月公布一次財務狀況,還有完整的年報,已婚者也應該要一起定期檢視財務。有道德的企業不會用細則,來模糊或隱瞞令人不愉快的細節,誠實的面對財務狀況,對婚姻來說也很重要。
我不只是以撰寫已婚者及其金錢資訊的作家身分這麼說的,我自己也已經結婚十幾年。我發現,兩人不一定要對金錢的看法完全一致(我傾向存錢,外子則傾向花錢),但你們必須願意傾聽彼此、妥協,並將計畫付諸行動。
外子很喜歡告訴別人,甚至是告訴陌生人,他有一筆「微薄的津貼」。這是他用來形容,每個星期從我們的共同帳戶,自動轉帳到他另外的支票帳戶中的錢。我自己也會提領差不多的金額,這是我們每週的零用金,可以自己花用,不必擔心對方過問。
我們剛開始也不太順利,甚至情況有點緊張,然後才找到這個方法。但是說到婚後把錢放在一起,許多財務規劃師會說,反覆試驗並修正,這是最好的方法。加州洛斯艾拉米托斯市為許多已婚者提供理財建議的理財規劃師蒂莉亞.費南德茲(Delia Fernandez)說:「這種事沒有法則可循。婚姻的好處是,你們要邊做邊學。」
因為愛、情緒和實際情況,使得婚姻和金錢的挑戰變得非常複雜。每個人的家庭背景、脾氣和性格,以及對金錢的生活經驗,全都會影響我們如何看待和處理錢。我們對於錢的態度,差異通常很大,所以不應該認為一切會順其自然。已婚者若想成功的合併彼此的財務,需要誠實、溝通、彈性和信任。
如果你們無法達成共識,或不知道正確的道路,就慢慢來。華盛頓特區的精神科醫師奧莉維雅.梅蘭(Olivia Mellan)說,已婚的兩人,應該在瞭解彼此並建立信任的過程中,考慮慢慢合併雙方的財務。如果雙方對金錢的看法差異很大,更應該慢慢來。
不論你們只是在考慮結婚、正在浪漫的蜜月期,或是經過了幾年的衝突,仍在磨合對金錢的態度,以下是你們該討論的議題:
基本銀行帳戶和帳單支付。說到處理金錢和帳單,兩人的風格會很不同。可能是像室友一樣,每個人管理自己獨立的帳戶,並分開繳帳單,或是有共同和獨立的帳戶,或是兩人的帳戶完全合併,每一本支票簿、每一張信用卡、每一張對帳單,都是登記在兩人名下。我要再次強調,這種事沒有正確解答。但是已婚的兩人需要想清楚怎麼做才對,你們可以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我們應該開共同帳戶嗎?大部分已婚的兩人,至少有一些共同的帳戶,而有一半已婚者只有共同帳戶。分開的帳戶可以讓每一位配偶得到一點自由和自主權,但是有些人覺得,這些私人帳戶可能會破壞兩人對婚姻的看法。
我們的薪水要存在哪個帳戶?有些已婚的兩人有共同的帳戶和獨立的帳戶,他們將薪水存在共同帳戶中,以支付帳單,並將自己要花的錢轉帳至獨立帳戶中。有些人則正好相反,把薪水存入自己的帳戶,然後把足夠的錢轉帳到共同帳戶,用來繳帳單。
我們該如何決定支出?大部分已婚的兩人,不想要為了區區5美元的消費而爭吵。另一方面,你也許不會想看到家中車庫多了一輛新車,但另一半卻沒有事先和你討論(順帶一提,我們的確有朋友發生過這種事。那輛新車是Jaguar,而且他們已經離婚了)。
許多人一開始設定一個可以隨意花用、無需和配偶討論的金額:50、100、500美元,視他們的財務狀況而定。和對方討論每個月該花多少錢買雜貨、衣服、家庭用品和其他東西,可以避免因此而吵架。
當然,零用金是另一個選擇。我們家則是因為原子筆而決定嘗試零用金制度。外子是藝術家,他非常喜歡各種超貴的筆。因為我看不出來要價175美元的鋼筆,和只要幾塊錢的原子筆有什麼不同,所以,我們的簽帳卡動不動就出現買筆的錢,讓我非常抓狂。
同時,外子覺得這樣非常沒有隱私。使用共同帳戶和共同信用卡的狀態下,如果他買禮物送我,我一定會知道他在哪裡買、花多少錢,有時他消費後只要幾個小時,我就會知道了,因為我們的個人理財軟體追蹤交易的功能非常有效率。現在我們有了這個零用金制度,在金錢方面就和諧多了。我會收到意外的貼心禮物,而他也可以買自己想要的筆,不會被太座大人臭罵一頓。
我們該如何支付帳單?如果你們有獨立的帳戶並分開繳帳單,你們需要決定,要平均分攤支出,還是按收入比例支付。同樣的,沒有一個適用所有人的方式,只要你們都對採取的方法高興就好。如果你們家的主要帳戶是共同帳戶,那你們可能要指定一個人負責大部分的金錢事務。這通常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但是不負責處理日常金錢的人,也不應該什麼都不知道。理財規劃師說,定期開會討論財務是必要的。費南德茲說:「你應該要知道狀況。如果(財務長)出了事,你就必須接手財務管理。」
(本文摘錄自《富有的祕訣-我對金錢必做的10件事》,樂金文化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