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40歲以上國人沒1300萬不敢退休 ?! 專家這樣建議

超高齡社會2025年來臨,台灣人退休後的「第三人生」不能只有健康管理,最新一份調查指出,台灣退休年齡比日本美國提早3-9年,七成40歲以上國人計畫65歲退休,退休金至少要1298萬元,才能滿足未來22年的樂活安排,每個月存5萬元的目標如何達陣好擔心?理財專家提醒,勞退勞保已有基本盤,存款不該放定存,透過股票長期投資金融相關高股息族群,才不會被通膨吃掉退休金。
由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高發會)與56789年齡實驗室共同針對全台40歲以上、1078位民眾進行「台灣退休經濟安頓感大調查」,結果發現,尚未退休的人,有七成已開始規畫退休金,平均年齡42.8歲,他們希望至少要存夠1298萬元,才能在64.8歲退休,超前部署的22年,等於每個月平均要存到5萬元才行。
高發會執行長陳雪慧表示,台灣看待人口老化比較偏重社會層面,事實上,「金融老年學」在不少先進國家早已發展,透過調查,可以讓民眾了解迎接壯世代除了身體健康,還有退休理財的想法。
56789年齡實驗室執行長莊雅萌表表示,此次調查最高年齡上看70歲,發現已退休族群的退休年齡平均57歲,他們認為只要967萬元就能度過24.4年,達到國人平均壽命的81歲,相較於未退休者族群認為65歲前,沒有1300萬元不敢退的念頭,顯示台灣人對退休安頓是有危機感。
調查發現,高達42.9%的人是以定存作為退休金規劃方式,理財名人施昇輝提醒,台灣定存不到2%,與其被通膨吃掉退休金,不如在股市長期投資高股息如金融股,「金融業不會倒,股息報酬率遠比定存好」。他也建議退休前,最好要有足夠保險因應老後的急難救助,若可以,擁有自己的房子能以房養老,除了生活緊急預備金外,其他資產都不要放定存,
理財名人夏韻芬則表示,不少人對退休後的經濟相當擔心,卻常常忘了勞保、勞退已經幫你做好一半打底,勞退除了雇主幫你提6%,自己也可以額外提撥。
夏韻芬說,退休金規畫可以想成抽屜組合,勞退勞保已經有兩層,另外一層就是理財,建議以股票為主,若有300萬元可投資的民眾,可設定4%報酬率的長期組合,每個月就有一萬元的報酬,若有600萬就有兩萬,以此加總,應該可以達到每個月存五萬目標。
施昇輝與夏韻芬更一致提醒民眾,不要低估長壽風險、不要高估自己的財務智商,穩健至上,切忌負債退休,沒事不要幫小孩子買房買保險,最後變成自己扛房貸、繳保險,既然退休,就該花錢好好享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