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假自製真委外?藍委批文化部涉包庇華視

公視爭議延燒,國民黨立委林奕華、李德維昨天再揭露,華視去年拿了文化部九千六百萬元補助,未經公開招標即私下委製節目,經費高達八千七百萬元。立委並指文化部曾發函要求華視補正說明,後又態度大轉彎,同意半年後才通過新增的政府採購法相關規定,涉包庇之嫌。
林奕華指出,隸屬公廣集團的華視,拿文化部「一○八年度台語頻道製作節目」的九千六百萬元經費,卻未依政府採購法及「法人或團體接受機關補助辦理藝文採購監督管理辦法」,將動輒千萬元的補助經費,直接私授予五家公司,等於近九成節目內容都非華視製作。
林奕華說,政府採購法第四條修正後,雖放寬藝文活動相關採購標準,仍需制定相關採購流程。因此,文化部去年發布相關監督管理辦法,但華視直到五月才頒布內部藝文採購管理規則,還自創「自製協拍」當作解套手法,迴避委製節目應受的採購監督。
李德維說,文化部五月曾發函質疑,節目是否為華視「自製」,要求補正說明;之後態度又大轉彎,同意兩造在二○一八年底簽訂的補助契約,可以適用近半年後才通過的新增政府採購法。
針對立委質疑華視接受文化部九千六百萬元補助一事,華視昨發出聲明澄清,表明過程符合「政府採購法」修正案精神與華視內控制度,一切合法。
華視表示,「與文化部簽訂補助案合約後,秉持自製精神自行開發創意、發想節目內容,隨即對外邀案,最後經由諮詢委員與內部委員討論後由五家優秀提案作品出線。而由三名外部委員及兩名內部委員組成的諮詢委員,更針對提案召開多次會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