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許宗力錯了!司法地貌早被蔡英文變動了

在立委的打呼聲中,立法院臨時會經33小時、346次表決後通過「國民法官法」,司法院長許宗力用「彷彿可以聽到轟隆轟隆的聲音」形容他的興奮;平心而論,國民象徵性的「參審」就讓許宗力如此興奮,但當總統喝斥大法官時,許卻選擇沉默,其實,司法地形地貌在當時即已發生通盤的變動。
採取起訴狀一本主義的國民法官法上路後,法官將直到上法庭後才會收到卷證和內容,許宗力認為「司法地形地貌將發生通盤的變動」,藉由國民法官和專業法官一起審理討論、做出決定,協助判決結果更「接地氣」,這個制度兼容不同制度優點,符合多數民眾期待,也最合乎國情及法制土壤的制度;民進黨發言人則說,國民法官法三讀通過是重要里程碑,民進黨實踐人民參與審判的承諾,司法體系與人民的距離不再遙遠。
司改談了多年,蔡政府在臨時會夜行軍通過國民法官法這套「參審」制度,不僅司改團體失望,在野黨憤怒,社會更將面臨一次結果難料的社會實驗;國民法官雖有人數優勢,但實質卻僅是象徵性的參與,不僅得擔心被專業法官開罰,還要背負「接地氣」、「洗脫恐龍法官」惡名的重責大任,民進黨說此法讓司法體系與人民的距離不再遙遠,但縮短距離後,國民法官卻被拉來當墊背,這樣拼裝出來的法庭,其實不值許宗力的歌頌,也非民進黨實踐人民參與審判的承諾。
要知道,司改團體之所以長年無怨無悔挺民進黨,就是民進黨寫入黨綱的推動陪審制,民進黨完全執政即完全失憶,不獨司改團體二十四天的靜坐抗議成了隱形畫面,司改團體退而求其次,訴求陪審參審雙軌試行也未被接納,如果國民法官法的制度「接地氣」,那司改團體多年的倡議並提出的折衷方案就不接地氣?難道一切都是民進黨說了算?
民進黨批在野黨、司改團體的版本像拼裝車,但三讀通過的國民法官法又何嘗不是,只是陪審、參審比例成份有異罷了,政治人物各取所需,但司改的重要元素還是司法獨立,當民進黨誇讚倉促通過的國民法官法是如何重大的里程碑,民眾卻不會忘記的是蔡總統在官邸接見公民團體時,竟將大法官叫來當眾「喝斥、訓誡」,蔡以膨脹的權力徹底毀司法獨立及憲政分際,趕夜工拼裝的國民法官法並不能為司改工程加分多少,反而增添社會幾分疑慮。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