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雨神報到!新北10縣市大雨特報 大雷雨轟「這2地」

重慶南路爆衝釀8傷!78歲老董未現身警局 律師說話了

黑熊開冰箱找食物!17歲老狗奮勇對峙畫面曝光 主人醒來見戰況嚇壞

壓力大就想吃?試試「減少傷害」的方法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作者:黃子銘(諮商心理師

生活壓力大的時候,你會做什麼來舒緩情緒呢?

有些人運動、有些人追劇,而有些人會不自覺地吃特別多,尤其是甜食或高熱量的食物。然而,暴飲暴食過後,心情往往很複雜的。一方面覺得有滿足感,彷彿被食物好好地慰藉了,但另一方面又會擔心這樣吃對身體不好,甚至產生罪惡感,自責自己為什麼沒能好好控制。你是否也曾經有這樣的經驗?

為什麼壓力大時特別想吃?

這其實是一種「情緒性進食」(emotional eating) 的行為,當我們感到壓力或焦慮時,大腦會渴望能迅速帶來愉悅感的食物,特別是高糖、高脂的食物。這些食物會促進多巴胺的分泌,讓我們短暫感覺好一些,但過後又可能會有罪惡感,陷入「壓力大→吃東西→罪惡感→壓力更大」的循環。

真的要「硬戒」嗎?

有些人對自己很狠,選擇直接「戒斷」,心一橫,告訴自己:「下次不准再這樣吃了!」但我發現,這種方式往往撐不久,反而像壓力鍋一樣,壓抑越久,最後反彈得更嚴重,甚至吃得更多。就很像有些人透過節食來減重一樣,往往一時有效,但很快就撐不住,迅速復胖。

試試「減少傷害」的原則

在協助物質成癮者時,常採用的核心原則是「減少傷害(harm reduction)」。

比起將成癮者直接送往勒戒所,或強硬要求他們立刻戒酒、戒菸,更可行的做法是先尋找能維持原有習慣、但對身心影響較小的替代方案。例如,先暫時維持相似的飲酒頻率與量,但改為酒精濃度較低的酒類。這樣一來,飲酒習慣不會突然改變,能有效避免嚴重的戒斷症狀;同時,酒精攝取總量降低,身體負擔也相對減輕,進而降低宿醉等副作用的風險。一旦適應這種轉變,便可逐步引入其他策略,例如調整飲酒時間,或進一步減少攝取量。

這種方法的核心概念並非強求「立即停止」,而是在現有習慣的基礎上,優先減少負面影響。因為要徹底戒除原本的因應方式往往極具挑戰,若過於急切,反而可能讓人在面對壓力時失去應對策略,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減少傷害」的原則也可以應用在情緒性進食上,與其用意志力克制自己,不要吃任何東西,不如用一些對身體沒那麼有負擔的策略。

如何應用「減少傷害」原則

如果你也有壓力時會吃東西的習慣,不妨試試以下方法,幫助自己慢慢改變:

1. 選擇較健康的替代食物

· 想要吃甜食一樣可以吃,但是可以選擇甜度「稍微」低一點的,例如本來想吃一大塊巧克力蛋糕,看能不能選擇一樣有甜味,但是含糖量沒有那麼高的輕乳酪蛋糕。

· 想吃薯片時,可以選擇烘烤薯片的來替代油炸的,而不是逼自己吃沒味道的蘇打餅乾。

不論怎麼替換,重點都是不求速成,以免一次性把甜食變成過於清淡的食物,吃了之後還是不滿足,造成報復性飲食。

2. 控制份量,先從小量開始

很餓的時候去吃吃到飽,第一盤食物總是拿特別多、什麼種類都想吃一遍。反而有時候,不太餓的時候,看什麼食物都沒什麼興趣。

我們很容易因為疲倦、飢餓、工時長等等原因想要在下班後好好犒賞自己。這時候買東西吃,一定會買很多。這時候我們可以先從少量開始,告訴自己,先吃這些,吃完還想吃沒關係,還可以再買。避免一下子就買太多。

· 先準備一小碗,而不是整包零食。這樣能先滿足口腹之慾,避免不小心吃過量。

· 如果真的還是很想吃,再補充,而不是一次買很多。

· 從容易有飽足感的食物開始吃。

3. 改變食物的呈現方式

· 用小碟子裝食物,而不是直接從包裝袋中拿取,這樣能減少無意識的過量攝取。

· 嘗試專注地享受食物,而不是邊滑手機邊吃,這能讓滿足感更明顯。

4. 嘗試其他舒壓方式

· 除了吃東西,還可以試試散步、聽音樂、打電動、與朋友聊天,用其他方式來撫慰心靈。

· 當我們有更多不同的選擇時,壓力來臨時就不會只依賴進食來舒緩情緒。

5. 就算失敗了,也不要自責

· 理解這只是自己在應對壓力的方法,我們只是試著用更溫和的方式來取代它。

· 不要因為一次暴飲暴食就全盤否定自己,改變是需要時間的。

自我寬容,才能真正改變

有時候,我們越想一次解決這個問題,反而容易被它反噬。與其嚴厲地逼迫自己不准吃,不如試著耐心調整,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式。當我們用更寬容的態度對待自己,而不是苛責自己,反而能更容易建立健康的習慣。

不管怎麼樣,原則都是不要「操之過急」。靠自己的意志力硬扛,往往會適得其反。對自己寬容一點,明白在壓力下,任何人都需要犒賞自己,只是我們可以透過漫長的時間,慢慢改變,而不是一下子要做到最好。

想一想,你還有什麼對抗壓力的好方法呢?

(本文經《看見心理諮商中心》授權,原文出處「壓力大就想吃?試試「減少傷害」的方法」,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睡不好…真的是床的錯嗎?其實是煩惱太多 醫教你「光明觀想」甜甜入睡

壓力大時,為何你總是感冒反覆,甚至連一夜好眠都變得遙不可及?有人靠酒精、安眠藥入睡,有人則無法戒掉睡前鹽酥雞這口癮。結果不是胃酸逆流打斷睡眠,就是體重直線上升。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在他的著作《不生病的藏傳紓壓術:療癒身心靈的預防醫學》(時報出版)中指出,真正該做的,不是追問小孩功課寫了沒,而是給自己三分鐘的「光明觀想」儀式。

你累…不是因為壓力太大 而是「不會放下」!醫揭「四不一沒有」重建內在韌性

即便活得像樹懶一樣慵懶、如水豚君那樣淡定,照樣會有不長眼的奇葩找上門。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啊,我又沒怎樣?」——沒事的,這些麻煩是隨機的,不必放在心上。因為愛亂發脾氣的人到處都有,真正的智慧不是反擊,而是學會「不被掃到颱風尾」。

生母直播開戰呂秋遠…家排師:孩子從來不是錯誤 而是家族系統的一部分

呂秋遠律師的新聞這兩天沸沸揚揚,爭議的焦點,不只是他有了非婚生子女,而是他過去長年塑造出「守護女性、守護家庭」的正義人設,如今卻與他的真實行為背道而馳。 許多追隨他多年的婦女讀者因此心碎、憤怒、

「要吃布丁,還是忍住不吃?」面對誘惑…如果迷惘了 該如何消除

他走進咖啡廳時,看到菜單上寫著「傳統布丁」。「口感較硬的傳統布丁,我最喜歡了。」最近的布丁大多是入口即化的類型,而喜歡偏硬口感的他,猶豫該不該點布丁。

話一出口就後悔?無意識做出惱人行為?問題可能不是從你開始的

有沒有曾經在一個瞬間說出了一句話後,驚覺自己怎麼會這樣說,或是在無意識地做出一些舉動後,懊悔怎麼會使用這樣的因應方式?

如果屈原活在現代 他會是…被罵的「爛草莓」?

端午節那天,兒子一邊吃粽子一邊問我:「媽,端午節不是紀念屈原投江嗎?可是如果他是現在的人,他會不會被說是爛草莓啊?說他抗壓性太低、心理素質太差?那我們就沒有端午節可以過了,也少放一天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