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列車大誤點!台鐵潮州站控制盤面故障 月台擠滿人潮

下任Fed主席戰役開打?尋找鮑爾繼任者 美財長證實程序已開始

最貴午餐?台中男遇演習等17分鐘突騎車離去 最高挨罰15萬

ChatGPT vs. 心理師:你的心事該告訴AI 還是專業人士?

ChatGPT。路透
ChatGPT。路透

作者:陳惠婷(諮商心理師

有時候,我們會在深夜感到孤單、焦慮,或者只是想找個人聊聊。這時,打開ChatGPT,輸入幾個字,它就能立即回應,讓你覺得有人「聽見」了你的心聲。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把ChatGPT當作情感支持的工具,甚至詢問心理相關問題。但這也帶出了一個關鍵問題——AI真的能理解你的情緒嗎?它能幫助你走出困境嗎?

ChatGPT確實有它的優勢,但也有無法取代心理師的地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各自適合什麼樣的情境?

💡ChatGPT的優勢與侷限

✅ ChatGPT適合的時候

🔹 隨時可用:24小時在線,想聊就聊。

🔹 無壓力的對話:不用擔心被評價,隨意表達。

🔹 提供初步方向:能快速解釋心理學概念,幫助你整理思緒。

🔹 幫助表達與溝通:有時候不知道怎麼說出口,AI可以幫你理清句子。

❌ ChatGPT的侷限

🚫 缺乏真正的理解與情感共鳴:AI可以「模擬」共情,但它不會真的感受到你的痛苦。

🚫 無法處理深層心理問題:焦慮、憂鬱、創傷等問題,需要更專業的介入。

🚫 心理危機時無法提供安全支持:當你有自傷、自殺的念頭,AI可能無法給出正確的協助。

🧑‍⚕️心理師的優勢與可能讓人卻步的地方

✅ 心理師可以提供的支持

🔹 深度理解與專業判斷:透過對話,釐清你的問題,給出適合你的建議。

🔹 真正的陪伴與安全感:心理師受過專業訓練,可以在你最脆弱的時候提供穩定支持。

🔹 協助情緒調適與行為改變:不只是「談心」,而是幫助你找到長遠的解決之道。

🔹 倫理與隱私保障:你的談話內容受到保密,不用擔心被AI訓練或外洩。

❌ 心理師可能讓人卻步的地方

💰 需要付費:心理諮商有費用,對部分人來說可能是一個考量。

⏳ 時間安排:不像AI隨時可聊,需要提前預約。

💬 需要勇氣與耐心:與真人討論內心世界,可能比和AI對話更困難,但也更有價值。

📍什麼時候可以用ChatGPT?什麼時候該找心理師?

✅ 適合用ChatGPT的時候

🔹 想了解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例如「焦慮」、「依附理論」、「內在小孩」。

🔹 想初步釐清自己的情緒:「我最近總是提不起勁,這算憂鬱嗎?」

🔹 想發洩心情,但不想讓身邊的人知道。

🔹 想尋求社交或溝通技巧,例如「如何拒絕別人而不感到內疚?」

⚠️ 應該找心理師的時候

🚨 當你的情緒已經影響到生活(睡不好、工作出問題、人際關係惡化)。

🚨 當你有長期的焦慮、憂鬱、強迫思考,或是陷入相同的困境無法突破。

🚨 當你經歷創傷、失落、重大變故,不知道如何調適。

🚨 當你有自傷、自殺的念頭,或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AI不是壞事,但真正的心理支持更重要

很多人覺得:「我只是想聊聊,還沒嚴重到要找心理師。」

但心理健康並不是非黑即白,不是等到「撐不住」才尋求幫助。

ChatGPT可以是一個工具,一個初步的參考。

但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問題沒有因為AI的回答而真正改善,或者你開始覺得「沒有人能真正理解我」,那麼,也許這就是一個訊號——是時候讓自己試著尋求更深層的支持了。

心理師不是來「解決你的問題」,而是陪你一起找出答案。

願你在需要的時候,勇敢地踏出尋求幫助的那一步。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本文經《擁抱心理心理諮商所》授權,原文出處「ChatGPT vs. 心理師:你的心事該告訴AI,還是專業人士?」,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心理師 ChatGPT AI

延伸閱讀

最容易榨乾高敏感人能量的三種人!關鍵特徵、應對方式一次看

伴侶間不做愛會死嗎?性的拒絕跟對關係的不滿是否有關?

霸凌是什麼?被霸凌怎麼辦?一文看6大霸凌種類、有哪些後遺症?

當生活圍繞在螢幕之前 為什麼我們會對手機如此依賴?

相關新聞

心理師到底會不會被ChatGPT取代?業內人士提4原因:樂見個案嘗試

最近諮商時常聽到個案與我分享他跟AI對話的經驗,通常我是樂見個案這樣的嘗試,有幾個原因:

「被愛」的孩子更會愛人!父母如何相愛 影響孩子未來如何對待自己的伴侶

你們覺得,孩子對於「愛」的認知基礎,是從哪來的呢?

《我,沒有極限》:別再讓「平凡」限制你!突破那條把「還行」跟「偉大」區分開來的界線

成為偉人並沒有先決條件。你可能是被一群狼養大,可能在三十歲時無家可歸、大字不識,可能在四十歲時從哈佛畢業;你可能是這個國家最有成就的大咖之一,但你試著征服一個新領域,依然比你認識的其他人還要飢渴又努力。這一切的起點,是「決心去看看自己已知世界的外頭」,超越你所在的街道、城鎮、州或國籍,超越文化和身分。只有這樣,真正的自我探索才能開始。

《我,沒有極限》:把內心的話錄下來 從創傷與恐懼中挖到「力量金礦」

許多人在日記中寫下最黑暗的時刻,希望能從倖存下來或正在努力克服的事情中獲得一些力量。我寫日記的習慣已經持續了多年,但這種事是有分等級的,「書面日記」只是入門款。「錄音日記」更具互動性和存取性,對心靈也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明明有實力 為何總在面試中被淘汰?演說教練揭破關鍵盲點:你沒說進HR心坎裡

「我已經面試了十家公司,可是依然無法獲得一個offer。」小張失落地說。他擁有完整的市場部主管資歷,履歷漂亮、經歷紮實,卻在面試關卡連連碰壁。演說與口語表達訓練師劉仕祥在著作《深度溝通力:最紛擾的時代,練就最會說話的自己》一書提到,問題不在經歷,而在於他沒能透過語言展現自己的價值。「無論你有多厲害,如果言語無法打動HR的心,你一樣會被淘汰。」

你的善良正在殺死你嗎?給高敏族情緒自救的四大練習:別讓慈悲成為負擔

「你真的在幫助別人,還是把別人的煩惱硬塞進自己心裡?」有些人天生感官敏銳、心思細膩,特別容易感受他人的痛苦。明明出發點是慈悲,卻常被情緒拖著走,心像被苦水泡過一樣,總是無法放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