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對加課高關稅 道瓊下跌280點 史指本周走低

國中漠視好友遭排擠 她「1舉動」網淚目:妳很棒

一名女網友講述國中疏遠朋友後道歉的故事,網友淚目。 示意圖/ingimage
一名女網友講述國中疏遠朋友後道歉的故事,網友淚目。 示意圖/ingimage

求學期間有留下遺憾嗎?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透露「國中的時候,我曾經也做了一件很壞的事情」。表示原本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因為對方被班上大姐頭盯上,年幼害怕的自己選擇疏遠,這舉動卻像尖刺一樣扎在心裡,好在有老師的輔助,畢業前原PO鼓起勇氣道歉獲得原諒,國中生涯才沒留下遺憾。

原PO回憶,國一兩人馬上變得形影不離,朋友卻因性格古怪,成為班上大姐頭的眼中釘,處於青春期社交敏感的她很害怕被牽連,所以跟著疏遠對方。朋友就這樣陷入被班上的孤立的情況,而她也清楚是自己的冷漠將朋友推入深淵,直至畢旅朋友都沒有組別。三年來原PO都一直帶著愧疚,畢業前夕,導師指派作業「說出你這三年以來有什麼想感謝的人、想說的話或者想要罵的人」。

被愧疚壓得窒息的她把這件事情寫進了聯絡簿,導師私底問她要不要和同學道歉,面對猶豫的原PO也鼓勵「妳再這樣子拖下去就沒有機會了,妳要不要試試看」。就這樣一邊道歉一邊哭,哽咽地說出「對不起」,相擁後得到原諒,心中的大石頭才終於放下。原PO感嘆「謝謝這位女同學願意寬宏大量的原諒我,也很謝謝這位導師堅持的鼓勵我說出心裡話」。表示道歉讓她學會面對,也真正知道誠實和勇氣,從來都不簡單卻永遠值得。

貼文下方網友淚目「妳這個人也太棒了吧,妳的班導也很棒」、「意識到自己的課題就很不容易,願意說出來更需要勇氣」、「妳的班導很好,妳很有勇氣 也十分不容易」、「妳成功為妳同學補上了一小塊缺失的拼圖」、「那位願意原諒的同學真的很棒」、「很感動妳們兩位的勇敢跟寬容」、「我沒有道歉而我會記得一輩子,我的愧疚是對我自己懲罰」。

霸凌 國中生

延伸閱讀

嫌台灣市容醜環境差 旅日後想到去工作 網勸退:兩者差超多

新屋裝潢 鄰居阿姨們想闖進且問東問西 網安慰:沒有惡意

她疑惑為何男生不願表達負面情緒 網嘆:從小被教的生存方式

女同學胸部貼背、要求載回家!他愣「這樣正常嗎」 網猜測:想釣你

相關新聞

「被愛」的孩子更會愛人!父母如何相愛 影響孩子未來如何對待自己的伴侶

你們覺得,孩子對於「愛」的認知基礎,是從哪來的呢?

《我,沒有極限》:別再讓「平凡」限制你!突破那條把「還行」跟「偉大」區分開來的界線

成為偉人並沒有先決條件。你可能是被一群狼養大,可能在三十歲時無家可歸、大字不識,可能在四十歲時從哈佛畢業;你可能是這個國家最有成就的大咖之一,但你試著征服一個新領域,依然比你認識的其他人還要飢渴又努力。這一切的起點,是「決心去看看自己已知世界的外頭」,超越你所在的街道、城鎮、州或國籍,超越文化和身分。只有這樣,真正的自我探索才能開始。

《我,沒有極限》:把內心的話錄下來 從創傷與恐懼中挖到「力量金礦」

許多人在日記中寫下最黑暗的時刻,希望能從倖存下來或正在努力克服的事情中獲得一些力量。我寫日記的習慣已經持續了多年,但這種事是有分等級的,「書面日記」只是入門款。「錄音日記」更具互動性和存取性,對心靈也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明明有實力 為何總在面試中被淘汰?演說教練揭破關鍵盲點:你沒說進HR心坎裡

「我已經面試了十家公司,可是依然無法獲得一個offer。」小張失落地說。他擁有完整的市場部主管資歷,履歷漂亮、經歷紮實,卻在面試關卡連連碰壁。演說與口語表達訓練師劉仕祥在著作《深度溝通力:最紛擾的時代,練就最會說話的自己》一書提到,問題不在經歷,而在於他沒能透過語言展現自己的價值。「無論你有多厲害,如果言語無法打動HR的心,你一樣會被淘汰。」

你的善良正在殺死你嗎?給高敏族情緒自救的四大練習:別讓慈悲成為負擔

「你真的在幫助別人,還是把別人的煩惱硬塞進自己心裡?」有些人天生感官敏銳、心思細膩,特別容易感受他人的痛苦。明明出發點是慈悲,卻常被情緒拖著走,心像被苦水泡過一樣,總是無法放鬆。

睡滿8小時還是累?從疲憊中解脫:掌握慢性疲勞症的成因與改善方法

「我睡足八個小時,但還是覺得好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這麼累,即使我什麼也沒做。」、「我的疲勞已經影響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品質,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長期疲勞可能是警訊,慢性疲勞症候群(CFS)是一種常被低估和忽視的疾病,其特徵之一是持續的疲勞,無法被休息緩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