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強漲416點收22377點 台積電漲33元收985元

南港LaLaport開幕首日民眾塞爆美食街 預估逾3萬人逛店

現價破4億!舊電腦挖出150顆比特幣 一原因讓他從天堂掉地獄

原來憂鬱也是一種收穫 治療過程中需要哪些資源與心態準備?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作者:丁嘉莉(諮商心理師

過去兩年,我在診所接觸了許多因為身心失調而接受治療的來談者,我還記得小柏在完成治療後告訴我的話:「我因為憂鬱症開始吃藥、做rTMS治療的時候,其實心態上很討厭自己,我覺得自己怎麼這麼糟糕、為什麼會被情緒打敗,明明之前都可以把生活經營的很好、有穩定的伴侶跟工作,為什麼好像一夕之間我就不是我了。但是現在,雖然不喜歡憂鬱的狀態,但坦白說憂鬱也讓我看到不同面向的自己,我也才意外的發現,原來那些曾經受的傷,仍很大程度的影響我,現在回頭看,我覺得或許一切的經歷、安排都是有意義的。」

在說出這句話的背後,小柏經歷了什麼?

1. 覺察情緒與困境: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作息、心情出現異常,例如睡眠品質降低、難入睡,或是對於原先很有興趣的事情提不起勁,這些都是憂鬱出現時會有的狀態。

2. 思考改善困境可能的方法:小柏在看診前經歷了一段不短的「獨自奮鬥期」,他嘗試了各種可以讓自己放鬆、心情變好的方法,也找了很多朋友分享心事、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在嘗試的半年中,困境都沒有解決,甚至晚上出現被惡夢驚醒、難以再次入睡,甚至有一天他被驚醒後,一路到起床上班的時間都沒有再睡著。這也讓小柏開始意識到事情好像並不單純。

3. 尋求醫療資源的協助:在與醫師的診療過程中,小柏才發現,原來自己這段時間的狀態,已經符合憂鬱症的診斷,所以在醫師的建議與說明下,開始進行藥物、rTMS治療,希望盡快幫助自己恢復到平常的狀態。

4. 感受到藥物、rTMS生理治療的限制:在開始治療一陣子後,小柏發現藥物的效果很快很直接,通常吃下去沒多久,就會有感覺;而rTMS治療也在情緒、睡眠上帶來很大的進步。但小柏發現,雖然症狀改善了、人比較舒服了,但是在碰到一些人際互動的情境時,他緊張、焦慮、緊繃、擔心自己犯錯,還有災難化的想像,往往都會導致事情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因此,小柏主動詢問醫師有沒有其他可以嘗試的方式與建議。

5. 在諮商中從思考的方式、人際模式,還有過去的創傷回憶下手,找到內心真正的安穩與平靜,同時也在諮商結束後,重新回顧了一路走來的自己,看見經驗帶給自己的意義、看見自己過程中的付出與努力。

在治療歷程中,你需要的資源與夥伴:

1. 醫療資源+醫師:現在身心困擾的治療,除了傳統上的藥物,近年也多了許多非藥物治療的方法,你可以依照你對於自己的治療的期待、你目前掌握的資源、身體對於治療的反應,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向。更重要的是,進行治療的醫師需要對於治療的方法以及症狀的發展有清晰的認識與掌握,讓你可以安心地走上復原的路。

2. 心理資源+心理師:除了生理層面的治療,思考事情的方式、因應身心困擾的心態,往往也是復原路上的重要關鍵,在諮商中,心理師會陪伴你檢視你思考事情的邏輯與假設,發現這當中可能會帶來困擾或是強化困擾的地方,協助你了解這些邏輯生成的脈絡,了解過去的經驗以及未被照顧的心理需求,並在療癒後,以更具適應性的信念繼續生活。此外,身心困擾的治療有時是一個反覆的歷程,有時症狀加重,並不代表你不夠努力,所以在治療中面對起伏的情緒,也是諮商過程中很重要的、需要被療癒安撫的部分。

治療過程中的心態準備:

我很喜歡之前在網路上看到的一段話,這句話是這樣的:「憂鬱症是一個你的人生體驗,也是很棒的工具與契機,幫助自己看到自己的傷口,然後好好地安撫、修復、照顧自己,給予自己的傷口一個新的意義與治療」。

這句話,以一個嶄新的視角看憂鬱,如果你現在正處在憂鬱情緒中,你可以試著告訴自己,憂鬱是一個人生體驗、是一個可以看見自己故事的契機、代表你有機會更好的照顧自己;同時請別忘了過去努力奮鬥打拼的自己,這些都是你的力量與優勢。

(本文經《看見心理諮商中心》授權,原文出處「原來憂鬱也是一種收穫」,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憂鬱症

相關新聞

「自我責備」的聲音導致拖延 「罪惡感」是關鍵

我好爛哦……時間都快來不及了,卻還一直停在同一頁,昨天就應該多寫一點的……好後悔,我昨天到底在幹嘛啊,有人都已經要寫完了,就我一個人還在拖拖拉拉。也是啦,能力比其他人差的話,就應該要多花一點時間……每次都這樣,我沒救了吧,一定不會有人想跟我這種又懶又廢的人共事吧,我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過去真的不能改變了嗎?其實你是放不下那個舊的自己

過去的自己習慣緊緊的抓著那些痛苦與記憶,因為那是讓我們感到熟悉的,甚至成為我們身份認同的一部分,即使那讓我們感到不舒服。就像即使原本舊的衣服已經不合身了,但是因為種種因素,我們仍捨不得把它丟掉。這也就是俗稱的「不舒服的舒適圈」。

關上心門的獨行者:解讀逃避依戀者的心理歷程、風格形成

依戀(Attachment),有習慣在接觸心理學的讀者們可能對這個概念並不陌生,這個概念近幾年來被廣泛的用來解釋親密關係的互動,今天我們要來談談不安全依戀中的「逃避依戀」(Avoidant Attachment)。

爆炸邊緣該如何自處?談情緒混亂時的自我照顧六撇步

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呢?在忙碌、勞累的生活中,一整天下來心裡堆積了好多事情,不同事情帶來的感覺交織成一團混亂;雖然有些悶悶的,卻又不太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更不知道怎麼抒發這樣的感受!

原來憂鬱也是一種收穫 治療過程中需要哪些資源與心態準備?

我很喜歡之前在網路上看到的一段話,這句話是這樣的:「憂鬱症是一個你的人生體驗,也是很棒的工具與契機,幫助自己看到自己的傷口,然後好好地安撫、修復、照顧自己,給予自己的傷口一個新的意義與治療」。這句話,以一個嶄新的視角看憂鬱,如果你現在正處在憂鬱情緒中,你可以試著告訴自己,憂鬱是一個人生體驗、是一個可以看見自己故事的契機、代表你有機會更好的照顧自己;同時請別忘了過去努力奮鬥打拼的自己,這些都是你的力量與優勢。

「等我成功後再快樂」? 研究:最幸福的人不會做這7件事

史蒂芬妮·哈里森(Stephanie Harrison)花了十年時間探索「幸福科學」的奧秘,並將研究成果發表在著作《新幸福》(New Happy)中。結合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