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咳嗽救星?「無糖綠+半糖紅」偏方熱議 醫證實:有科學依據

不支持以武力改變台灣現狀 魯比歐:這是川普的政策

勞工有「隱藏版退休金」!無年齡上限多領6.6萬 資格條件曝光

希望對方實際行動 還是獲得啟發?制定核心訊息的三步驟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希望對方實際行動,還是獲得啟發?

核心訊息,要用什麼樣的詞彙比較適合呢?核心訊息有兩種模式──「行動委託」模式與「價值觀提供」模式。

① 行動委託

如字面,就是請求聽者「實際行動」。

在工作場合鼓舞團隊:「勇敢接受挑戰。」拜託客戶:「請積極考慮購買我們的商品。」勉勵社團的學弟妹們:「一起拚命練習吧!」這種明示具體行動的核心訊息,都屬於行動委託。

句子中有「請~」「一起~吧」之類向對方喊話的語氣,就是行動委託。先前舉例大谷翔平所說的「不要崇拜」,「不要」也是請求對方實際行動,所以是行動委託。一般商務場合的談話大多都是這種模式。

② 價值觀提供

這是希望聽者在某些事情上能夠「獲得啟發」。例如,KAEKA的講座每次都會強調:「改變說話方式,人生也會不同。」婚禮上,來賓致詞:「對彼此的想像力是很重要的。」這些都屬於價值觀提供。

句子中有「要懂得~」「要重視~」,或是加上「~很重要」,傳達思想、價值觀,都屬於價值觀提供。儀式上的致詞或企業高層的談話,經常能看到這種模式。

換句話說,「去挑戰吧」是「行動委託」,「挑戰很重要」則是「價值觀提供」。先想想自己要向對方傳達的訊息是「行動委託」,還是「價值觀提供」。

有時候,心裡有想說的話,卻不知道怎樣才是合適的核心訊息。下一節,我將解說「制定核心訊息」的三步驟。已經抓到要領的讀者,可以跳過下一節,直接看應用篇「打磨核心訊息」。

制定核心訊息的三步驟

無法決定「行動委託」或「價值觀提供」時,可以參考以下三步驟。

制定核心訊息的三步驟:

① 設定目的.分析對象

② 寫出要傳達的事

行動委託:

價值觀提供:

③ 選擇一個最想傳達的核心訊息

① 設定目的.分析對象

「制定核心訊息」,不可能無中生有。必須先回到說話戰略的三原則,其中的「明確說話目的」和「分析說話對象」。

先釐清說話的目的:我說話是為了什麼,說完後,希望對方做什麼、得到什麼。必須先想好目的。

「說話」是一種溝通,因此,必須清楚知道我們是對誰說話、聽者是什麼樣的人。有時候是特定對某一個人,有時候一對多,有數個對象。

大部分的商務場合,比較不會有不知道說話對象是誰的情況。無法判斷的話,從說話的「場合」思考,也是一個辦法。例如,「股東大會」,說話對象是投資人、股東。「新書發表會」,就是對媒體。「部門會議」,則是對部門成員。釐清說話的對象,核心訊息就可以更明確了。

② 寫出要傳達的事

想像著對方,寫出要傳達的事。不必想得太難,或是太講究用詞。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也可以引用社會上普遍認識的名言,例如「持續就是力量」「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將想說的話,盡可能凝縮成短句,這點很重要。在這個階段,不管是行動委託或價值觀提供,想到多少就寫多少。先寫下來,再慢慢整理,漸漸就能夠定出方向。

設定目的,分析對象,讓腦中的點子盡情擴散,寫下各種想說的話。進展到這邊,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歸納」核心訊息。

大膽歸納,選出「最想傳達的話」

③ 選擇一個最想傳達的核心訊息

寫出多個核心訊息後,接著要從中選出一個來。想要傳達的念頭越強烈,就會越想要強調所有的核心訊息。但是,其中一定有一項是「最想說的事」,將它定為核心訊息,再娓娓道來,就是讓聽者最容易留下記憶的安排。

舉例來說,以學長姊的身分,勉勵社團學弟妹的場合。身為學長姊,一定有很多話想對學弟妹們說:「希望大家勤奮練習,全力表現」「多觀摩別人的表現,從中學習」「藉由這次機會,讓團隊變得更加緊密」……

如果不歸納核心訊息,就會變成以下這樣:

BAD:

下個月的比賽,大家一定要加油,也希望你們可以多與其他學校的參賽者交流。只要盡最大的努力練習,一定會有回報。還要多觀摩別人認真的表現,從中學習。

內容的確是很正面積極,「要多與人交流」「要努力練習」「要多觀摩別人的表現」等,但「要求」太多,聽著無法判斷哪一項才是最想傳達的。

假設選擇「練習」這一項,以「累積練習量」這句話為核心訊息,聽起來就會很不一樣:

GOOD:

下個月就要比賽了。為了跨越這一關,我只說一件事來勉勵大家:累積練習量。累積足夠的練習量,無論遇到什麼狀況都能順利因應,正式比賽也能放心面對。不必害怕,只要累績練習量。未來的你們會更強大,相信自己,盡力去做。

將原先的幾個要點歸納為「累積練習量」,有了明確的核心訊息,整段談話也變得更好理解。

雖然刪減了「要多與人交流」「要多觀摩別人的表現」這些訊息,但只要聽者能夠體會到「你最想傳達的事」,就不是問題。比起什麼都沒聽進去,這樣的結果要好多了。請大家一定要大膽歸納核心訊息。

「我要說的有三點」這種說法潛藏大風險

無法歸納出核心訊息,常常是因為談話的「目的」不明確。回頭想想「最想達成的是什麼」,核心訊息應該自然而然就能定下來了。

有些時候,除了最重要的核心訊息之外,還會增添一個子訊息作為補充。

下個月就要比賽了。為了跨越這一關,我只說一件事來勉勵大家:累積練習量。累積足夠的練習量,無論遇到什麼狀況都能順利因應,正式比賽也能放心面對。不必害怕,只要累績練習量。未來的你們會更強大,相信自己,盡力去做。祝福你們在這次比賽中,不僅自己有所成長,也能好好把握這個寶貴機會,多與人交流,向別人學習。今天的練習,大家辛苦了!

圖為《說話的戰略:一生受用的思考與技術》書封。先覺出版社提供
圖為《說話的戰略:一生受用的思考與技術》書封。先覺出版社提供

雖然多了「要多與人交流」「向別人學習」,但談話的主軸還是「累積練習量」這件事。即使重點有數個,仍必須確立最重要的訊息,區分輕重緩急。

只強調一個訊息實在不夠時,也有人會採取「我要說的有三點」這種說法。

一般認為,這種說法清楚明瞭。然而,這種說法潛藏大風險。等你說完這三點時,對於最初聽到的內容,聽者可能已經記憶模糊。我們不應該認為「我要說的有三點,第一點是……」這樣的表達方式,能讓聽者記住所有項目。如果希望聽者留下記憶,最好還是歸納成一項。

(本文出自《說話的戰略:一生受用的思考與技術》,先覺出版社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自我責備」的聲音導致拖延 「罪惡感」是關鍵

我好爛哦……時間都快來不及了,卻還一直停在同一頁,昨天就應該多寫一點的……好後悔,我昨天到底在幹嘛啊,有人都已經要寫完了,就我一個人還在拖拖拉拉。也是啦,能力比其他人差的話,就應該要多花一點時間……每次都這樣,我沒救了吧,一定不會有人想跟我這種又懶又廢的人共事吧,我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過去真的不能改變了嗎?其實你是放不下那個舊的自己

過去的自己習慣緊緊的抓著那些痛苦與記憶,因為那是讓我們感到熟悉的,甚至成為我們身份認同的一部分,即使那讓我們感到不舒服。就像即使原本舊的衣服已經不合身了,但是因為種種因素,我們仍捨不得把它丟掉。這也就是俗稱的「不舒服的舒適圈」。

關上心門的獨行者:解讀逃避依戀者的心理歷程、風格形成

依戀(Attachment),有習慣在接觸心理學的讀者們可能對這個概念並不陌生,這個概念近幾年來被廣泛的用來解釋親密關係的互動,今天我們要來談談不安全依戀中的「逃避依戀」(Avoidant Attachment)。

爆炸邊緣該如何自處?談情緒混亂時的自我照顧六撇步

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呢?在忙碌、勞累的生活中,一整天下來心裡堆積了好多事情,不同事情帶來的感覺交織成一團混亂;雖然有些悶悶的,卻又不太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更不知道怎麼抒發這樣的感受!

原來憂鬱也是一種收穫 治療過程中需要哪些資源與心態準備?

我很喜歡之前在網路上看到的一段話,這句話是這樣的:「憂鬱症是一個你的人生體驗,也是很棒的工具與契機,幫助自己看到自己的傷口,然後好好地安撫、修復、照顧自己,給予自己的傷口一個新的意義與治療」。這句話,以一個嶄新的視角看憂鬱,如果你現在正處在憂鬱情緒中,你可以試著告訴自己,憂鬱是一個人生體驗、是一個可以看見自己故事的契機、代表你有機會更好的照顧自己;同時請別忘了過去努力奮鬥打拼的自己,這些都是你的力量與優勢。

希望對方實際行動 還是獲得啟發?制定核心訊息的三步驟

核心訊息,要用什麼樣的詞彙比較適合呢?核心訊息有兩種模式──「行動委託」模式與「價值觀提供」模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