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不讓聽者有多重解釋的機會 溝通時核心訊息一定要「簡單扼要」

「不讓」聽者有多重解釋的機會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核心訊息,整段談話會變得支離破碎,有時候連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要講什麼,聽者當然也無法理解談話的主旨。聽者可能會逕自理解談話的意思。
前面的壞範例中,每句話都讓聽者可以對說話者的意圖做各種解讀:「組織有問題嗎?」「是叫我們接受新的挑戰嗎?」「是要我們照現在的步調往前吧?」
優秀的電影或小說會開放讓讀者自由解釋,然而,有目的的談話卻要完全相反。
要知道,說出口的話會隨著時間一同消逝。因此,想要傳達的事,必須確實傳達給聽者,並留在他們的記憶裡,所以一定要以「核心訊息」的形式明確地表示。
二○二三年世界棒球經典賽,日本對美國的決賽中,大谷翔平在賽前的簡短談話,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我要說的只有一件事。不要崇拜。一壘有高施密特,中間有麥克.楚奧特,外野還有穆奇.貝茲。這些打棒球的人都耳熟能詳的選手都在這裡。只有今天,光是崇拜是無法超越的。我們今天是為了超越對手、成為頂尖而來,所以只有今天一天,放下對他們的崇拜,只想著勝利。走,上場吧!
「不要崇拜」這個核心訊息,就是這段談話的總結。
在即將與全是明星球員的美國隊決戰之際,這個訊息是在向隊友強調:眼前的對手不是你要崇拜的對象,而是要戰勝的對象。
核心訊息一定要「簡單扼要」
接下來,將具體說明將談話目的轉化成語言,打造核心訊息的方法。
在打造核心訊息時,首先要注意的是「精簡文字」。核心訊息越短,越容易留在記憶裡。
BAD:
現在我們需要的是「藉由互相幫助,讓彼此保有持續下去的力量」。
GOOD:
現在我們需要的是「持續下去的力量」。
第一句雖然比第二句詳細,卻不容易立刻抓住重點,留下印象。第二句更簡單扼要,聽者更容易記住。那麼,句子的長度該如何拿捏呢?
以我從事撰稿人及說話講師的經驗,一句話大約三秒以內可以說完的長度,聽者容易聽到重點,也才容易留在記憶裡。因此,核心訊息一定要「簡單扼要」。這是打造核心訊息的大前提。
(本文出自《說話的戰略:一生受用的思考與技術》,先覺出版社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