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元跌破32元 朱立倫:若貶破30元「台灣經濟大風暴將來臨」

獨/西班牙探親遇上大停電…生活交通大亂 她:台灣人能否淡定?

王世堅:陳亭妃受的委屈 是掛在胸前的勳章

當對方不是Mr. Right或Miss Right…分手是一種選擇 還是一個失敗?

許多人對分手這件事都有所謂的「失敗」感,認為分手代表著愛情失敗、人生失敗、自己失敗。然而,分手其實不是一個失敗,而是一個選擇。 示意圖/Ingimage
許多人對分手這件事都有所謂的「失敗」感,認為分手代表著愛情失敗、人生失敗、自己失敗。然而,分手其實不是一個失敗,而是一個選擇。 示意圖/Ingimage

作者:陳惠婷(諮商心理師

分手快樂,祝你快樂,你可以找到更好的……」

許多人對分手這件事都有所謂的「失敗」感,認為分手代表著愛情失敗、人生失敗、自己失敗。然而,分手其實不是一個失敗,而是一個選擇。

在愛情裡,我們總是期待可以找到一個長久的伴侶,但有時候這個期望可能不符合現實,並不是每一對伴侶都可以成為對方的Mr. RightMiss Right

當你們發現大部份的相處時間裡,痛苦大過於快樂,互相攻擊的話語已經多過於甜言蜜語,彼此間愛的存款已被無數的猜疑給取代。或許分手是一個選項。它可以讓彼此有機會去尋找適合自己的伴侶和生活方式,而不是繼續留在一段不幸的關係中。

不論你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而決定要結束一段感情,它都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過程,需要很大的勇氣來面對。對許多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情感上的創傷,需要時間來恢復。但這並沒有所謂的對錯,也不代表是一個失敗,相反的,它或許是一個機會,一個學習、成長和重新發現自己的機會。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嘗試去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從而更好地探索未來的道路。

在面對分不分手的抉擇時,或許你會出現很多矛盾和掙扎的情緒和感覺。比如,害怕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擔心自己會遇到更差的人;同時也會因為失去曾經深愛的人而感到痛苦和失落。此外,還可能會出現焦慮、恐懼、沮喪、憂鬱等負面情緒,以及身體上的疲備和不適。這些情緒和感覺是正常的,但需要適當的應對方法來度過這個難關。

1. 給自己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來面對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可以通過向朋友傾訴、寫日記、運動等方式來紓解壓力和情緒。

2. 探索新的興趣和愛好,將重心回到自己的身上,重新找到自我,以建立自信心和價值感。

3. 重新建立社交生活,花些時間去結交新的朋友,並參加一些社交活動以克服孤獨感,並擴展社交圈子。

4.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情感創傷過於嚴重,可以考慮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的專業幫助,以更好地處理情感問題,並走出陰霾。

最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即使是分手,也不代表你們之間的愛情沒有意義。你們曾經一起經歷了許多美好的時光,這些回憶永遠都會是你們心中的珍寶。這這些回憶成為你們在未來走向幸褔的力量,也讓它成為你們兩人之間永恆的紀念。

(本文經《擁抱心理心理諮商所》授權,原文出處「分手是一種選擇,還是一個失敗?」,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iss Right Mr. Right 伴侶 分手 失敗

延伸閱讀

原本忠誠的另一半忽然劈腿…「認知失調」會讓人以為:可能是我哪裡不好

逾8成女性受過職場性騷擾…如何判斷?心理師:請相信「自己的直覺」

什麼是性外遇?有性別上的差異嗎?心理師:修復從誠實開始

新的一年如何與過去道別?從《葬送的芙莉蓮》看跨年的告別與期待

相關新聞

情緒不是敵人:學會跟它當朋友才是王道

每天醒來,我們都在跟「情緒」打交道,有時像中了樂透一樣開心到要飛起來、有時氣到快要火山噴發、有時卻莫名沮喪低落,整個世界好像灰濛濛的。這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緒,它就像人內心的小天氣,平日晴時多雲偶陣雨、偶爾還會來場突如其來的閃電暴雨,但這些,都是身而為人再正常不過的生活經驗了。

ChatGPT vs. 心理師:你的心事該告訴AI 還是專業人士?

有時候,我們會在深夜感到孤單、焦慮,或者只是想找個人聊聊。這時,打開ChatGPT,輸入幾個字,它就能立即回應,讓你覺得有人「聽見」了你的心聲。

心想事成總差一步? 吸引力法則欠缺的「重要拼圖」首次公開

在追求夢想與實現渴望的路上,許多人聽過吸引力法則,但其實,那只是宇宙智慧中的其中之一。罕為人知的顯化大師阿布杜拉——同時也是啟發《祕密》、露易絲賀、內維爾、約瑟夫墨菲……等無數靈性導師的源頭之師,他透過系統化講解完整的「生命法則」,帶領渴望心想事成的旅人們,穿越吸引力的表層,深入「信念」與「假設」,補足吸引力法則缺失的重要拼圖。

向宇宙下訂單總是失敗?靈性導師帶你走進「我就在巴貝多」的顯化魔法

正在嘗試顯化的朋友,一定都聽過「你所相信的,就會成為現實」——但你是否真的知道,如何讓自己達到「活在結果之中」的狀態裡?也許過去你閱讀過很多心想事成的書籍、嘗試過各式各樣的顯化法,但向宇宙下的訂單卻遲遲沒有到貨,那麼你可能忽略了顯化中最關鍵的「假設法則」。

從《媽媽得了癌症》談年輕照顧者的處境:家人生病打亂我原本的生活,該怎麼辦?

《媽媽得了癌症》是來自人氣影片創作者Eric Duan的創作影片(相信大家對於這位創作者的另一部作品《山道猴子的一生》並不陌生),本片講述年輕男子突然接收媽媽被宣判罹患四期大腸癌的噩耗,在陪伴母親投入治療的過程裡,年輕男子疲於奔命,不僅在兼顧工作、人際關係、疾病照顧上,感受到「蠟燭多頭燒」的為難,更經歷到自身需求、價值觀與家人之間的磨合。本片寓意甚深,透過親民而深刻的故事,使觀眾意識到「生命無常就發生在你我身邊」,進而反思如何看待死亡以及家人之間的情感。

從《媽媽得了癌症》談年輕照顧者的處境:相愛難,相處更難!談疾病照顧的情感磨合與自我寬容

照顧親人過程中,年輕照顧者可能會經歷到與親人的價值觀、需求、照顧方式等等面向的磨合,因著這些衝突也容易產生疲憊感受,而有苦難言。除了表面事件引起的不愉快,這些衝突也可能與家庭關係、權力、責任等有關,究竟這些衝突內涵是什麼?有哪些因應與調適方式?本篇持續透過影片<媽媽得了癌症>為例,與大家聊聊疾病照顧下的衝突磨合與自我照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