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利桑那州長快閃來台拜訪台積電總部 公司回應了

遺物找到更多證據 金賽綸昔遭威脅:賠償金秀賢《淚之女王》損失

傳「富察」遭祕密起訴 陸國台辦證實:已一審公開宣判

野生變色龍教你如何「不浪費能量」…最愛牠的,就是自己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高次元因子② ─絕不浪費能量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接下來為各位介紹我實際觀察、接觸野生變色龍時,所感受到的高次元因子。

這邊之所以強調野生變色龍,是因為被當作寵物飼養、對人類很熟悉的變色龍,有些地方跟野生變色龍不太一樣。

談論變色龍的原有姿態時,還是要以野生變色龍為主。當然不只是變色龍,其他動物的野生樣態,才是其物種最原始的生態。

那麼,就讓我來解說變色龍的第二個高次元因子吧。

變色龍第二個高次元因子,就是「不浪費不必要的能量」。

變色龍這個特質也很讓我吃驚,我們從車上發現野生變色龍的蹤跡,下車走到牠身旁,牠卻一點都沒受到驚嚇。

雖然我們的動作不大,不至於帶給野生動物太大的驚嚇,但人類戰戰兢兢地接近,牠卻臨危不亂,連動都不動。

換做是蜥蜴、綠鬣蜥等其他爬蟲類動物,恐怕早就逃得遠遠了吧。其他種類的動物應該也是如此。然而,變色龍卻聞風不動,靜靜地待在原本的地方。

牠當然知道自己被人類包圍,但是只有眼睛骨碌碌地轉啊轉,身體還是一動也不動。也就是說,變色龍不會浪費能量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我遇到的變色龍,可能知道我們不會對牠有所危害,因此沒有任何不安和恐懼,一動也不動。唯一動的,只有牠的眼珠子而已。

就像這樣,變色龍用全身去感受對方為何方神聖。停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並不是消除自身的存在,而是泰然自若地佇立在當下所在之處。

變色龍那聞風不動的姿態,彷彿在說:「你來看我啊!」如同王者般的風範。沒必要移動時,變色龍就會像這樣靜止不動,但是當牠們發現食物時,就會以非常快的速度伸長舌頭(甚至是身長的兩倍)來捕食。

變色龍只把精力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不浪費能量在不必要的事情上。變色龍活在當下,不浪費精力在不必要的思考和行動之上。

換個角度想,人類無法像變色龍那樣。我們隨時都在思考過去和未來,因此無法活在當下,腦袋裡總是思考著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情。對過去的懊悔和愧疚,以及對未來的不安和恐懼,讓我們時常過度思考,採取不必要的行動。

正因為如此,我們不僅錯過了「現在正是決勝負!」的時刻,還浪費了寶貴的能量,使得真正需要的時候,沒有足夠的能量可以使用。我們體內的能量來源「ATP」(三磷酸腺苷),也會因為不必要的行為而消耗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面對重要的挑戰時常常失敗,事後只能不斷地感到後悔、不安和恐懼,因而苛責自己。

變色龍之所以活在當下,是因為牠們對自己充滿信心,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無論發生什麼事,一定沒問題的。」牠們隨時處於安心和平靜的狀態之中。

圖為《喚醒松果體【1書+1著色本】:向變色龍學習,自由化身為理想的自己》書封,方智出版社提供
圖為《喚醒松果體【1書+1著色本】:向變色龍學習,自由化身為理想的自己》書封,方智出版社提供

除了深信自己的存在價值之外,牠們也愛自己,因此不奢求別人的愛。因為牠們知道「我很棒」「我現在這樣就很幸福了」「我這個樣子就很完美了」。

成為人類寵物的動物,例如狗和貓,都渴望著「想被愛!」「希望獲得寵愛!」但變色龍沒有這類渴望。變色龍不求任何回報。因為變色龍認為「最愛牠的,就是自己」。

(本文出自《喚醒松果體【1書+1著色本】:向變色龍學習,自由化身為理想的自己》,方智出版社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能量 變色龍 高次元因子

延伸閱讀

躲天敵、求偶、調節體溫…變色龍換裝也看心情 皮膚原是透明

相關新聞

大小S姐妹情深 心理師從「依附理論」分析:我也想要大S這樣的姐姐

就在剛剛,傳出大S過世的消息,相信你和我同樣震驚。我對大S的印象,最早來自《流星花園》,那時的杉菜勇敢又倔強,陪伴了許多人的青春。

半伴依戀/他對你那麼糟 為何離不開有毒關係?那些在伴侶、家人間 你所不知道的「創傷束縛」

當我們知道有人明明被他的伴侶或家人傷害得很深,就理智上來說,我們會認為他應該想盡辦法趕快逃離,怎麼還留在這段不健康的關係裡?有些人可能會感到不明白、甚至會對受害者生氣,認為他們是不是太笨了?還是本身有什麼問題,怎麼還繼續待在那個傷害他的人身邊?難道他是被虐狂,一切都是自找的嗎?

過年長輩狂問工作…心理師曝3種說話技巧 1招先發制人避免被過度關心

過年聚會最怕什麼?不是桌上的菜少了一道,而是長輩的經典靈魂拷問!

過年大掃除想「斷捨離」卻捨不得?心理師傳授4秘訣 勇敢與過去分手

不知您是否有這種經驗,在整理舊物品時,本想很阿莎力地除舊佈新。但是一拿起物品卻陷入了時光回憶,「這是第一次約會的電影票、媽媽給我生日卡片…」,每個物品都負載著珍貴回憶,捨不得丟棄,不知不覺地又把物品留下來。然後年復一年地留著,就再留下來,如此的生命愈來愈沈重肥胖,失去輕盈靈動的活力。

關上心門的獨行者:解讀逃避依戀者的心理歷程、風格形成

依戀(Attachment),有習慣在接觸心理學的讀者們可能對這個概念並不陌生,這個概念近幾年來被廣泛的用來解釋親密關係的互動,今天我們要來談談不安全依戀中的「逃避依戀」(Avoidant Attachment)。

爆炸邊緣該如何自處?談情緒混亂時的自我照顧六撇步

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呢?在忙碌、勞累的生活中,一整天下來心裡堆積了好多事情,不同事情帶來的感覺交織成一團混亂;雖然有些悶悶的,卻又不太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更不知道怎麼抒發這樣的感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