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夏天到!30多歲男「梅花鹿」上身 皮膚醫:天氣炎熱患者暴增

陳水扁喊「清算非對付在野最佳方式」 臉書湧網友論戰諷:該回去關了

已婚男導師伸狼爪!陸男研究生52分鐘舉報遭性侵 北京理工大學火速解聘

3種不同思維 造就「解決問題贏家」與「屈服命運輸家」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從問題中成長

曾有個女孩與她的好朋友—一位老水手—在堤岸上散步。她遇到了問題且相當煩惱。

水手問她:「如果我從堤岸上跳到水裡,一定會溺水而死嗎?」

女孩看了看不停拍打著堤壩牆壁的冰冷浪花,回答道:「你當然一定會淹死。」

水手反駁道:「我從沒見過有誰只是因掉進水裡就淹死的。只有『一直』待在水裡才會淹死。」

女孩沒有被說服:「但你至少會全身嚴重失溫,然後被送進醫院。」

水手重申道:「那也只有在水中停留過久才會發生這種情況。身為一個水手,我經常落水。一開始我當然非常害怕,但接著我發現,要是我能盡快爬上岸,根本就不會發生什麼事。而你的問題也是如此。與其不停煩惱,還不如好好想想該怎麼解決它。」

對多數問題而言:真正的問題不是困境本身有多不幸,而是我們看待這個問題的方式。

其中最大的危險,通常是伴隨問題而產生的沮喪。只要自己在精神及情緒上不深陷在問題中,就能減少問題對我們的影響。

我們要能區分發生在我們身外的事,以及我們內心對此的反應。既然我們無法控制所有的事,那麼我們一定會不停地「掉進水裡」。

我們無法避免沮喪,但可以學習縮短讓自己沮喪的時間。舉例來說,如果一場失敗或一次個人挫折,會讓我們癱在那並沮喪個三個禮拜的話,我們就必須學著將這段時間縮短成三天,再接著縮短為三個小時,最後縮減為三分鐘。贏家早已練就出這樣的能力。這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問題,除了少數命運的打擊,例如罹患危及性命的重病。

所有人都會遇到問題,但當許多人長時間沉浸在失落中時,贏家陷入沮喪的時間會非常短暫。很快地,贏家就會將挫折轉化為迷人的機會,積極找出解決辦法,並深深著迷於自己從問題中發現的可能性與機會。

一旦在情緒上被某個問題困住,我們就會失去行動的能力。我們不該忘記,採取行動的決定權完全取決於自己—而非問題本身。一旦不再專注於問題本身,而是開始尋找解決方法時,這個問題左右我們情緒的魔力就會消失。出現問題時,我們應該最多只花一○%的專注力在問題本身,將另外九○%的專注力集中在解決方法。

贏家面對問題的態度

為什麼贏家能以不同的方法處理問題?他們的力量究竟從何而來?其中的差異及獲得力量的關鍵,就在於贏家面對問題的態度。贏家對此的觀點完全不同,主要有三大差異:

1. 贏家幾乎不認為有任何問題是絕對的

贏家更相信「這是能改變的」,因此能給予自己尋找解決方法的力量。反之,相信所有問題都是絕對的人,最終就會屈服於「命運」。

2. 贏家不會讓單一問題影響到自己生活的所有領域

如果你在生活中某個領域出了問題,也不代表整個人生都毀了。那些將問題過度嚴重化的人,會認為自己無法再享受人生,因為他們所有人生的意義已經都毀了。因此,他們會很快地認為自己已經毫無價值,且已經無法再次回到正軌上了。

圖為《贏家心態:帶領一整代歐洲人走上成功與致富之道的經典》書封。方智出版社提供
圖為《贏家心態:帶領一整代歐洲人走上成功與致富之道的經典》書封。方智出版社提供

3. 贏家不會將問題個人化

贏家更傾向於將問題視為挑戰與成長的機會。反之,一個人若將問題視為是個人人格缺陷的證據,就會感到相當無助。如此一來,又該如何快速翻轉整個人生呢?

※本文為方智出版社出版的《贏家心態:帶領一整代歐洲人走上成功與致富之道的經典》,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相關新聞

大小S姐妹情深 心理師從「依附理論」分析:我也想要大S這樣的姐姐

就在剛剛,傳出大S過世的消息,相信你和我同樣震驚。我對大S的印象,最早來自《流星花園》,那時的杉菜勇敢又倔強,陪伴了許多人的青春。

半伴依戀/他對你那麼糟 為何離不開有毒關係?那些在伴侶、家人間 你所不知道的「創傷束縛」

當我們知道有人明明被他的伴侶或家人傷害得很深,就理智上來說,我們會認為他應該想盡辦法趕快逃離,怎麼還留在這段不健康的關係裡?有些人可能會感到不明白、甚至會對受害者生氣,認為他們是不是太笨了?還是本身有什麼問題,怎麼還繼續待在那個傷害他的人身邊?難道他是被虐狂,一切都是自找的嗎?

過年長輩狂問工作…心理師曝3種說話技巧 1招先發制人避免被過度關心

過年聚會最怕什麼?不是桌上的菜少了一道,而是長輩的經典靈魂拷問!

過年大掃除想「斷捨離」卻捨不得?心理師傳授4秘訣 勇敢與過去分手

不知您是否有這種經驗,在整理舊物品時,本想很阿莎力地除舊佈新。但是一拿起物品卻陷入了時光回憶,「這是第一次約會的電影票、媽媽給我生日卡片…」,每個物品都負載著珍貴回憶,捨不得丟棄,不知不覺地又把物品留下來。然後年復一年地留著,就再留下來,如此的生命愈來愈沈重肥胖,失去輕盈靈動的活力。

誰說只有成功人士值得借鏡?跟著《費解的顯然》引導 透過覺察動作 把選擇的自由「學」回來

我因為「功能整合」和「動中覺察」的良好效果而知名。我在這兩種技巧中,運用所學的一切來改善求助者的健康、心情、克服困難的能力、疼痛與焦慮。

任何人都可以禪修!「正念」為你按下暫停鍵 找回立地幸福的秘訣

這個問題我經常被問到,我懷疑人們這樣問時,其實是認為:誰都可以禪修,唯獨自己不行。他們需要再一次確定,他們並不孤單,還有別人也跟他們一樣,有些倒楣鬼天生就沒法兒禪修。但,事情可沒那麼簡單,也根本不是那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