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起晴冷至周四…早晚探7度 周五起逐日回暖

新的一年如何與過去道別?從《葬送的芙莉蓮》看跨年的告別與期待

跨年晚會示意圖。聯合報系記者黃仲裕/攝影
跨年晚會示意圖。聯合報系記者黃仲裕/攝影

作者:陳惠婷(諮商心理師

從《葬送的芙莉蓮》看跨年的告別與期待

隨著2024「龍」去了,2025慢慢的「蛇」出來。全世界陸陸續續迎接著2025年的到來,五彩繽紛的煙火點亮黑暗的天空,也照亮了地面上無數仰望的人們。隨著舊歲漸行漸遠,新的一年正在悄悄啟程。

回首2024,我看了許多動漫,其中最讓我感動、也最能代表此刻心情的,就是《葬送的芙莉蓮》這部作品。主角芙莉蓮的心路歷程,竟與跨年夜的告別過去與對未來的期待不謀而合。

與過去道別:學會珍惜與釋放

《葬送的芙莉蓮》中,芙莉蓮是一位長壽的精靈,對她來說,人類的生命如同過眼雲煙。她最初對於身邊人的離去並未深刻感受,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她漸漸理解了失去的意義,也學會珍惜眼前的一切。

2024對我們每個人而言,或許也留下了一些難忘的時刻——有歡笑、有眼淚、有成就感,也有遺憾。此時此刻,我們不妨靜下心,問問自己:哪些是我想留下的?哪些是我需要放下的?

展望未來:像芙莉蓮一樣勇敢前行

芙莉蓮的旅程,不僅是對已故同伴的追憶,更是一次尋找自己生命意義的旅途。她用耐心與溫柔的姿態,走向未知的未來。

2025的我們,或許也會面對未知的挑戰,但過去的經驗正是我們前行的基石。問問自己:新的一年,我希望成為怎樣的自己?我是否準備好擁抱那些不完美的可能性?

跨年練習:一個簡單的儀式

不妨拿出兩張紙:

1. 釋放過去:寫下那些想要告別的情感或經歷,把紙張撕碎或丟進垃圾桶,象徵選擇與過去和解。

2. 迎接未來:寫下新的一年你的期待與目標,貼在日常看得到的地方,作為對未來的承諾。

隨著煙火的燦爛消散,過去的一年也將塵埃落定,而新的一年正帶著無限可能到來。像芙莉蓮一樣,懷著對過去的感恩,帶著對未來的希望,一步步走向更完整的自己吧!

(本文經《擁抱心理心理諮商所》授權,原文出處「從《葬送的芙莉蓮》看跨年的告別與期待」,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葬送的芙莉蓮 跨年

延伸閱讀

朋友漸行漸遠好難過…心理師「1段話」籲省思:關係的改變是必然

愛恨交織的戲劇型婚姻:風雨同舟,如何在濃烈中攜手前行?

你也遇到了嗎?出現這18項徵兆 代表你可能正在經歷職場霸凌

憂鬱症是什麼?症狀有哪些?成因、種類、治療方式一次看

相關新聞

大小S姐妹情深 心理師從「依附理論」分析:我也想要大S這樣的姐姐

就在剛剛,傳出大S過世的消息,相信你和我同樣震驚。我對大S的印象,最早來自《流星花園》,那時的杉菜勇敢又倔強,陪伴了許多人的青春。

半伴依戀/他對你那麼糟 為何離不開有毒關係?那些在伴侶、家人間 你所不知道的「創傷束縛」

當我們知道有人明明被他的伴侶或家人傷害得很深,就理智上來說,我們會認為他應該想盡辦法趕快逃離,怎麼還留在這段不健康的關係裡?有些人可能會感到不明白、甚至會對受害者生氣,認為他們是不是太笨了?還是本身有什麼問題,怎麼還繼續待在那個傷害他的人身邊?難道他是被虐狂,一切都是自找的嗎?

過年長輩狂問工作…心理師曝3種說話技巧 1招先發制人避免被過度關心

過年聚會最怕什麼?不是桌上的菜少了一道,而是長輩的經典靈魂拷問!

過年大掃除想「斷捨離」卻捨不得?心理師傳授4秘訣 勇敢與過去分手

不知您是否有這種經驗,在整理舊物品時,本想很阿莎力地除舊佈新。但是一拿起物品卻陷入了時光回憶,「這是第一次約會的電影票、媽媽給我生日卡片…」,每個物品都負載著珍貴回憶,捨不得丟棄,不知不覺地又把物品留下來。然後年復一年地留著,就再留下來,如此的生命愈來愈沈重肥胖,失去輕盈靈動的活力。

關上心門的獨行者:解讀逃避依戀者的心理歷程、風格形成

依戀(Attachment),有習慣在接觸心理學的讀者們可能對這個概念並不陌生,這個概念近幾年來被廣泛的用來解釋親密關係的互動,今天我們要來談談不安全依戀中的「逃避依戀」(Avoidant Attachment)。

爆炸邊緣該如何自處?談情緒混亂時的自我照顧六撇步

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呢?在忙碌、勞累的生活中,一整天下來心裡堆積了好多事情,不同事情帶來的感覺交織成一團混亂;雖然有些悶悶的,卻又不太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更不知道怎麼抒發這樣的感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