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女神李珠珢正式加盟悍將!第一位全經紀約啦啦隊員

海軍安江艦上士墜海亡 遺體蘇澳港內今早被發現

經典賽/台灣區資格賽門票23日起開賣 全日票一天看兩場

憂鬱症是什麼?症狀有哪些?成因、種類、治療方式一次看

憂鬱症是情緒障礙的一種,會出現嚴重的情緒低落,並且對生活中各方面事物感到沒興趣;而這種情緒低落往往超出了正常的情感波動範圍,進而影響到個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際關係等。 示意圖/Ingimage
憂鬱症是情緒障礙的一種,會出現嚴重的情緒低落,並且對生活中各方面事物感到沒興趣;而這種情緒低落往往超出了正常的情感波動範圍,進而影響到個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際關係等。 示意圖/Ingimage

抑鬱症是什麼?抑鬱症症狀有哪些?本文首先帶你認識抑鬱症的成因、抑鬱症與憂鬱症的差別,接著分享抑鬱症常見前兆、症狀,以及抑鬱症狀的自我檢測方式,最後更分享抑鬱症的治療方式與自救技巧,帶你找回生命的意義!

抑鬱症是什麼?憂鬱症、抑鬱症差在哪裡?

演藝圈相繼傳出藝人患上憂鬱症的消息,主要原因大多是高壓的生態環境、競爭壓力大、媒體輿論、網路霸凌等,包括韓國偶像金鐘鉉、雪莉與華語樂壇歌后Coco李玟等人,最終都因為不敵心理問題而離世。

憂鬱症是我們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之一,許多人因為害怕丟臉所以不敢去面對自己有精神疾病這件事;或是當身邊親朋好友患上憂鬱症時,卻不知道該如何給予幫助與陪伴。底下我們將從憂鬱症/抑鬱症是什麼開始,帶你了解憂鬱症、抑鬱症、躁鬱症常聽到的3種精神疾病差別是什麼,並說明常見的憂鬱症/抑鬱症種類有哪些。

(一)憂鬱症/抑鬱症是什麼?憂鬱症、抑鬱症、躁鬱症差在哪裡?

台灣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數每年逐漸增加中,依全民健保申報資料分析,2019年台灣民眾因精神疾患就醫人數約280萬,其中又以女性居多(約158萬人),相較2018年增加3.6%,約10萬人,其中當然也存在著不少黑數,是不知道自己生病,或是知道自己生病但不願意就診的民眾。

其實憂鬱症是情緒障礙的一種,會出現嚴重的情緒低落,並且對生活中各方面事物感到沒興趣;而這種情緒低落往往超出了正常的情感波動範圍,進而影響到個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際關係等。「抑鬱成疾」是對於上述狀態的形容詞,所以在罹患憂鬱症時也有人會形容自己很「抑鬱」。在台灣「憂鬱症」是醫學診斷專有名詞,而抑鬱症則被使用在其他國家。

抑鬱症是台灣醫學診斷上說的憂鬱症,抑鬱是憂鬱症中最典型的狀態,所謂的抑代表「壓抑」、鬱則是代表不開心、不快樂。

那麼除了憂鬱症、抑鬱症之外,另一個常聽到的「躁鬱症」又是什麼呢?躁鬱症也稱為「雙極性情感疾患」,同樣是一種情緒障礙疾病,不過與憂鬱症的差別在於,躁鬱症會出現情緒的極端波動,分別是「躁症」跟「鬱症」兩種。

躁鬱症患者在「躁症」期間,表現為躁動、極度興奮、多話、活力過度、情緒高昂,並可能伴隨著冒險行為、睡眠減少以及思維和語言的快速流動,甚至會出現過度自大、亂花錢、慷慨等情況;在「鬱症」期間,患者可能感到極度沮喪、失去興趣、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自我價值感下降,甚至可能有自殺念頭或企圖,與憂鬱症相似。

(二)憂鬱症/抑鬱症相關其他診斷

⬩持續性憂鬱症(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PDD):

持續性憂鬱症又稱為輕鬱症,通常持續兩年以上,症狀可能落在輕微至中度,但會持續存在,包括悲傷、失去興趣、自我價值感下降、睡眠和食慾變化等。

⬩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

重鬱症屬於症狀較嚴重的憂鬱症,表現為嚴重的悲傷和失去興趣,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功能障礙,如無法正常工作、學習或與人社交等。診斷標準通常要求在同一段時間內出現多種症狀,並持續至少兩週。

⬩精神病性憂鬱症(Psychotic Depression):

這種憂鬱症會與其他精神病症狀合併出現,患者可能出現幻覺、妄想或嚴重的妄想等。

⬩適應障礙症(Adjustment Disorders):

適應障礙症通常會因應特定壓力事件而引起的情緒障礙,通常在壓力事件發生後的三個月內出現。症狀包括悲傷、焦慮、失眠、行為改變等,並且可能會影響日常功能;不過隨著壓力事件消失之後,憂鬱症狀也會為隨之好起。

⬩季節性憂鬱症(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這是一種與季節變化有關的憂鬱症,通常在秋季、冬季時出現,可能與「光照不足」有關,不過症狀會隨著季節結束而逐漸康復。

⬩經期前情緒障礙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

經期前情緒障礙症與女性經期週期性息息相關,通常在月經前一週出現身心不適的狀況,症狀包括情緒波動、焦慮、疲勞、睡眠問題等。

⬩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

產後憂鬱症是一種在女性產後出現的精神疾病,一般會在生產後的幾個星期內出現,並可能會持續幾週到幾個月的時間不等,通常是因為體內賀爾蒙的變化、角色適應問題、照顧孩子的壓力與心理壓力等綜合因素所導致。常見的症狀包括情緒低落、焦慮、失眠、對嬰兒照顧的負面感受等。

憂鬱症/抑鬱症症狀有哪些?抑鬱如何自我檢測?

只要心情低落就算是憂鬱症嗎?憂鬱症/抑鬱症發作症狀有哪些?憂鬱症的症狀有許多,包含生理、心理與行為等,以下我們整理出常見的憂鬱症前兆與症狀,如果發現這一段時間以來,自己出現許多相符的症狀,那麼下面我們也有提供憂鬱症相關的檢測表,千萬別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

(一)常見的憂鬱症/抑鬱症前兆與症狀

情緒方面

⬩持續沮喪與悲傷

⬩對生活失去興趣,原本喜歡的事物也不感樂趣

⬩感到無望、無助和自卑

⬩情緒波動,例如易怒、煩躁等

心理方面

⬩注意力和集中力下降

⬩思考速度變慢

⬩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感到懷疑

行為方面

⬩睡眠障礙,可能是失眠或過度睡眠

⬩食慾變化,可能是暴飲暴食或完全沒胃口

⬩不想與人接觸與相處

⬩日常活動減少,不喜歡出門

身體方面

⬩容易疲勞或體力下降

⬩身體不適,可能包括頭痛、肌肉疼痛等

⬩性慾下降

自殺念頭

⬩精神狀況不穩定,導致出現不想活下去的念頭

(二)抑鬱症狀判斷:憂鬱症/抑鬱症檢測表

簡式健康量表(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簡稱BSRS-5)

分數計算:

⬩前五題總分:

⬩*有自殺的想法:有自殺想法評分為2分(中度等級)以上時,建議尋求精神醫療專業諮詢

PHQ-9

分數計算:

⬩10~14分:輕度憂鬱

⬩15~19分:中度憂鬱

⬩20分以上:重度憂鬱

若是測驗結果為輕度憂鬱傾向的患者,也千萬別大意,雖然目前症狀不明顯、不嚴重,但可能會隨著壓力累積,導致憂鬱狀況逐漸嚴重,因此建議可以適當地向身邊的親友聊聊、抒發情緒;中度憂鬱傾向的患者建議尋求心理治療,再評估是否需要加入藥物雙向治療;重度憂鬱傾向的患者務必立刻就醫尋求專業精神醫療單位的協助,一拖再拖可能導致病情更加嚴重。

其他種類憂鬱症檢測表

愛丁堡產後憂鬱症評估量表

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

老年憂鬱症量表(GDS-15)

為什麼會憂鬱/抑鬱?解密常見的憂鬱/抑鬱症原因

那麼為什麼憂鬱症/抑鬱症會突然找上門?其實罹患精神疾病並非一時所造成,可能是長期壓力、種種因素累積下來,當心理無法在負荷身體承受的壓力時,就會出現憂鬱症狀,以下整理出3大常見的憂鬱症/抑鬱症成因。

(一)遺傳因素

憂鬱症有一定程度的遺傳風險。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患有憂鬱症的成員,則其他家庭成員患上憂鬱症的風險會增加,但是這並不代表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其他人也會患上,只是罹患的風險相比一般人來說可能機率更高。

不過,在《美國精神醫學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對於具有高遺傳風險的憂鬱症患者來說,擁有一定的社會支持,是有機會降低降低風險的。也就是說,有家族遺傳精神疾病的人,其實是可以透過保持好的社會連結來維持自身的身心健康。

(二)生物學因素:神經傳導物質、內分泌異常

部分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在調節情緒和情緒穩定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被認為是影響憂鬱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異常水平可能導致情緒問題。此外,像是女性在月經前、產後體內賀爾蒙的改變也會導致憂鬱症狀出現。

(三)心理因素

童年經歷:早年的創傷性經歷,如家庭暴力、單親、父母過世、同儕霸凌或其他壓力事件,都可能會增加患上憂鬱症的風險。這些經歷可能對個人的情感和行為模式產生長期影響,增加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

個性:某些個性特徵可能使某些人更容易受到憂鬱症的影響,例如情感不穩定、負向思維模式、自我價值感低下等。

重大事件:突發性或重大的生活事件,如失業、喪失親人、離婚等,都可能成為觸發憂鬱症的因素。這些事件可能造成情緒和心理壓力,影響個人的情緒穩定性和心理健康。

憂鬱症/抑鬱症如何治療?

理解憂鬱症是什麼以及成因之後,不少人會問到,那麼憂鬱症/抑鬱症治療方法有哪些?多數人在發現自己可能患上憂鬱症之後,都會害怕自己被別人貼上負面的標籤,甚至不敢告訴身邊的親友,也不願意就醫治療,久而久之便導致症狀加重,還可能會出現想輕生的念頭。

患上憂鬱症並不可怕,只是我們的情緒沒有得到一個正確抒發的管道,這時候就應該交給專業的精神科醫師、心理諮商師來幫助我們度過難關、解決問題。

憂鬱症/抑鬱症心理治療:心理諮商、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是透過專業醫療人員針對「病患」的心理問題進行藥物或行為上的「治療」。

心理諮商:心理諮商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讓患者能完全地表達情感、擔憂和恐懼等,並得到理解和支持;同時透過心理諮商師的幫助,患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想法、信念和價值觀,並且可以學習到如何應對憂鬱症的技巧,包括情緒調節、壓力管理、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藥物治療:憂鬱症通常與大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有關,尤其是血清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等物質水平可能降低,透過抗憂鬱的藥物可以幫助調節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水平,從而改善憂鬱症的症狀。需要注意的是,憂鬱症藥物必須由醫師開處方籤來領藥,並根據指示用藥,目前皆無法自行到藥局購買。

憂鬱症/抑鬱症發作別害怕!教你抑鬱症自救技巧

面對憂鬱症/抑鬱症的發作,我們一定要有基礎的應對與處理能力,以下是幾個自救的小技巧,可以幫助疾病發作時減輕症狀和提升心情:

保持日常活動:憂鬱症患者一定要多到戶外走動、保持好心情,如果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可以選擇爬山、騎腳踏車等,盡量維持自己日常生活的正常活動,包括作息時間、飲食、運動等,規律的生活方式有助於維持身體的生理平衡,以及穩定情緒。

學習應對技能:學習一些基礎的應對技能,如深呼吸、漸進性肌肉鬆弛、冥想、做瑜伽等,在症狀發作時便能助於應對情緒的波動,降低自我傷害的可能性。

穩定的社交維繫:憂鬱症患者一定要盡量保持穩定的社交關係與聯繫,像是與親朋好友分享生活趣事、心裡感受等。良好的社交關係對於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重要性,可以提供你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為自己設定目標:在日常生活中為自己設定幾個小目標,當你完成一個小目標後,可以為你帶來一些成就感,有助於提升正向的情緒,以及自我肯定。

提醒你:若是憂鬱症發作情況嚴重,出現想傷害自己的念頭時,務必請求身邊親友的協助,並立即就醫治療。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本文經《擁抱心理心理諮商所》授權,原文出處「抑鬱症/憂鬱症不可忽視!認識憂鬱症成因、種類、治療方式」,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情緒低落 憂鬱症 抑鬱症 躁鬱症

延伸閱讀

當家人出現幻聽、妄想「看似變了個人」該怎麼辦?心理師揭4狀況應對方式

從《影后》看婚姻危機: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關係的裂縫 多數時候是陰影的累積

權力越高越可能外遇?研究:如果想要引誘其他人 「我很有信心我會成功」

人為什麼會生氣?因為在關係中無法守護發自內心「最深層的在乎」

相關新聞

28歲男走出公司大門突倒下 送醫檢查卻沒大礙…醫:職業過勞引發

二十八歲的秋天,還是上班族的我,某天下班走出公司竟在大門口暈倒。完全不知道原因,送到急診室後醫師也說沒有大礙,休息一會兒就好了,但事實並非如此。週末過去了,我還特地請了特休,情況卻沒有好轉——總是頭暈、常常放空,有時會突然呼吸急促。我覺得很害怕,跑了好幾家醫院進行檢查,但所有醫師都說我血壓偏低,其他沒有特別異常。在最後一間醫院,醫師對我說:「要不要去身心科看看?說不定是壓力或其他因素。」

半伴依戀/親密關係中當男人脆弱時 可以溫柔又美麗

過去的經驗裡,常常聽到的是「男兒有淚不輕彈」、「一個男生的在掉眼淚,這像什麼樣?」…對男性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在這個時候無形中對於情感表露的這個部分成了一種束縛,而這樣的束縛,並非步入婚姻家庭而產生,而是早在我們的童年經驗裡就已經開始被灌輸、內化,形塑了一個男性該有的樣子經歷了青少年,來到了成年。

逾8成女性受過職場性騷擾…如何判斷?心理師:請相信「自己的直覺」

性騷擾其實很常發生在職場上,數據顯示至少有81%的女性受過職場性騷擾,其中71%受過口語性騷擾,超過50%受過肢體性騷擾,且至少60%女性曾遇到討人厭的性關注和脅迫!

什麼是性外遇?有性別上的差異嗎?心理師:修復從誠實開始

性外遇的修復,不只是要修復感情上的受傷,重新建立信任關係,另一個重點是要去理解「性」對於關係的意義,以及「性」為何成為一種逃避關係的出口。最後,當然改善性生活,將性生活好好愛回來,也是在諮商中我們最後的目標。

為什麼不會享受 就不會工作?心理諮商師給答案

外婆有個習慣,天冷了就立刻要添衣。聽起來好簡單的一件事,我卻做不到,總是給自己找藉口:就在樓下散步,算了;手頭上的事正好做了一半,再忍一忍;走幾步路就到室內了,又穿又脫好麻煩,別穿了……

同學在她的作業本上抹鼻涕 告訴老師卻被說「心眼小」…遇到霸凌該如何保護自己?

外婆身高一百五十公分,體重只有四十公斤,到老年後,她的身高、體重縮水更嚴重,但依然是他人不敢怠慢的角色,可見外婆絕不是靠體力取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