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桃警員抖音稱我是中國人我愛祖國 桃警回應這樣處置

別當玻璃心!醫傳授3大心靈處方 化解職場壓力有撇步

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圖/Ingimage
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圖/Ingimage

當洛桑加參醫師還在台灣的醫學院求學時,有一次他去身心科見習,一位病患稱呼他為「蒙古大夫、蒙古大夫」,護理長擔心這樣的稱呼會讓他受傷,便急忙制止。然而,洛桑加參醫師在他的新書《不生病的藏傳紓壓術:療癒身心靈的預防醫學》(時報出版)中回憶道,他當時笑著解釋:「不是蒙古,是西藏。」對他來說,病患的言語並非嘲笑,而是帶有一點搞笑意味,所以他絲毫不受影響。

洛桑加參醫師還提到,在他服兵役的時候,班長曾經從頭頂罵到腳底,然而他並沒有感到不快,反而心裡暗自讚賞:「這位班長的口才真是了得!罵了這麼久,竟然沒有一句重複,真厲害。」這種幽默的心態正是他在書中所強調的,如何在生活中拿回人生的詮釋權,從有趣的角度解讀他人的惡語。

洛桑加參醫師認為,當有人叫你「豬」時,也許他只是喜歡豬,覺得你可愛;當有人形容你狡猾,這未必不是在稱讚你的聰明和靈巧。行走於人世間,若能在理解實相的同時,穿插一些幽默感和俏皮的解讀,那麼生活將變得更加輕鬆愉快。正如他所說:「人間可愛,人間值得愛。」這是他對人間的詮釋,希望每個人都能在這些平凡而溫暖的瞬間中,找到足夠的美麗與溫暖,讓生活充滿愛。

面對坑疤泥濘的道路,你需要的不是一條比萬里長城還長的紅地毯,又不是在走星光大道。一雙高筒護腳踝的防水登山鞋穿上去,即便遍地碎石,那也用不著擔心。過度在意安全感、舒適圈、抗過敏、抗創傷、抗這抗那......,把自己「保護」得太好,風雪不沾,日子反而更難過。一點小小的衝突、突發狀況出現,經驗不足自然手忙腳亂。幾句嘲諷、辱罵的難聽話進到耳裡,玻璃心馬上碎了一地。

髒養風時行,跟微生物交個朋友

西方學界針對過敏兒進行研究後發現,越是保護孩子,越是避免讓嬰兒從小接觸任何「髒東西」,結果反而是在過分純淨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更容易過敏。這背後的道理並不難理解:在孩童免疫力最完善的時期,如果身體沒有趁機認識各種微生物,沒有建立起免疫系統的識別資料庫,長大後只要遇到「不認識」的物質,即使這些物質完全無害,身體也會立刻出現防禦反應,導致各式各樣的過敏症狀。

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大部分的醫生,包括他本人在內,都認為適度接觸大自然、走進森林、親近土地,能夠顯著提升身體的健康狀態,無需對孩子進行過度保護。

洛桑加參醫師還強調,人類天生擁有許多了不起的「功能」,不應輕易放棄使用。例如「反脆弱」(Antifragile)便是其中之一。他解釋道,當人們在健身房進行重量訓練時,肌肉並不會因為負重而受損,反而會變得更強壯。同樣的道理,我們的頭腦也是越用越靈光,而對於壓力的承受力,則是在一次次的面對中不斷增強。為了幫助大家提升抗壓能力,洛桑加參醫師特別準備了三種「心靈能量補充包」,幫助大家賦能、充實內在力量。

心靈處方箋一號:瞭解因果,遠比爆怒掀桌更重要

遇上討厭鬼找碴,一般人通常有兩種反應,第一種,考慮到之後還要領他薪水,只好忍了,但是吞忍得好不甘願,都快要內傷了啊。第二種,管他媽媽嫁給誰,怒氣怎麼射過來我就怎麼噴回去,要戰是嗎?來啊來啊,我才沒在怕。

而有第三種反應的,我都說他是高人。怎樣反應呢?不管任何情緒上來,都不被情緒左右,還會趁機去考察運作運行的原理,去思量前因和後果。去拆解自己今天會怒、會哭、會憂慮,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而真正應該處理的又是什麼。如果你認為找到原因們(會造成一個事件的原因通常不只有一個)比掀桌更重要,恭喜你,你真正是你自心的主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奴你虐你或煽動你。

心靈處方箋二號:你的寶貴價值不在他人身上或嘴裡

別老是從他人口中認識自己。當然從別人口中,我們可以獲得一些客觀資訊,比方說看上去變年輕了,或是最近吃比較好胖了。稍微參考一下就好,若懶得聽、想完全不予理會,那也是可以的喔。別人的觀點、判斷,不比真正的現實重要。比方說,某人說你胖了,其實是他眼瞎,你一量體重,根本已經瘦了十公斤。他口中的胖,跟體重計,誰更準一些?你的生命是珍貴的!是很有價值的!!

我希望你能看見你內心閃亮亮的善良和智慧。一個人若只能從他人嘴裡知道自己的近況、過得如何、混得怎樣,那麼我會說,他跟他自己不熟。就好像一頭大象想知道自己生成什麼模樣,卻找了一群盲人來摸,有人說長長的、有人說平平的、有人說細細的,全都不是真相。

自己了不起的地方,自己要會欣賞。從你開始當自己頭號粉絲那一刻起,全世界的花朵將為你綻放?當然不會!又不是在演迪士尼動畫片。但起碼,你自己的生命之花肯定會美美地盛放。

心靈處方箋三號:戴上感激眼鏡,回眸再看一眼人生

焦慮不安是人的本能,連害怕都不會的遠古祖先,早就不知道跑到哪被野獸吃掉了。連擔憂都不懂的,也可能因為沒有存糧早就沒戲唱。我們的基因之所以得以延續,是因為我們都懂得未雨綢繆和規避危險。

圖為《不生氣的藏傳養生術:身心靈全面呵護的預防醫學》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圖為《不生氣的藏傳養生術:身心靈全面呵護的預防醫學》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當你自覺焦慮太多、對未來不安,恐懼太過、對某事或某人厭惡感直直飆升的時候,答應我,你一定要為自己做一個動作:戴上感激眼鏡。細數你擁有的,仔細看看那些早已將你包圍你卻視而不見的幸福。算著算著,你會發現,雖然沒有幾個億,但有幾隻可愛的小狗對著自己搖尾巴,真好!多多算擁有的,少看兩眼沒有的。其實世界從沒有虧待你,只願你更珍惜你自己!

※本文節錄自《不生氣的藏傳養生術:身心靈全面呵護的預防醫學》一書,時報出版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相關新聞

大小S姐妹情深 心理師從「依附理論」分析:我也想要大S這樣的姐姐

就在剛剛,傳出大S過世的消息,相信你和我同樣震驚。我對大S的印象,最早來自《流星花園》,那時的杉菜勇敢又倔強,陪伴了許多人的青春。

半伴依戀/他對你那麼糟 為何離不開有毒關係?那些在伴侶、家人間 你所不知道的「創傷束縛」

當我們知道有人明明被他的伴侶或家人傷害得很深,就理智上來說,我們會認為他應該想盡辦法趕快逃離,怎麼還留在這段不健康的關係裡?有些人可能會感到不明白、甚至會對受害者生氣,認為他們是不是太笨了?還是本身有什麼問題,怎麼還繼續待在那個傷害他的人身邊?難道他是被虐狂,一切都是自找的嗎?

過年長輩狂問工作…心理師曝3種說話技巧 1招先發制人避免被過度關心

過年聚會最怕什麼?不是桌上的菜少了一道,而是長輩的經典靈魂拷問!

過年大掃除想「斷捨離」卻捨不得?心理師傳授4秘訣 勇敢與過去分手

不知您是否有這種經驗,在整理舊物品時,本想很阿莎力地除舊佈新。但是一拿起物品卻陷入了時光回憶,「這是第一次約會的電影票、媽媽給我生日卡片…」,每個物品都負載著珍貴回憶,捨不得丟棄,不知不覺地又把物品留下來。然後年復一年地留著,就再留下來,如此的生命愈來愈沈重肥胖,失去輕盈靈動的活力。

28歲男走出公司大門突倒下 送醫檢查卻沒大礙…醫:職業過勞引發

二十八歲的秋天,還是上班族的我,某天下班走出公司竟在大門口暈倒。完全不知道原因,送到急診室後醫師也說沒有大礙,休息一會兒就好了,但事實並非如此。週末過去了,我還特地請了特休,情況卻沒有好轉——總是頭暈、常常放空,有時會突然呼吸急促。我覺得很害怕,跑了好幾家醫院進行檢查,但所有醫師都說我血壓偏低,其他沒有特別異常。在最後一間醫院,醫師對我說:「要不要去身心科看看?說不定是壓力或其他因素。」

半伴依戀/親密關係中當男人脆弱時 可以溫柔又美麗

過去的經驗裡,常常聽到的是「男兒有淚不輕彈」、「一個男生的在掉眼淚,這像什麼樣?」…對男性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在這個時候無形中對於情感表露的這個部分成了一種束縛,而這樣的束縛,並非步入婚姻家庭而產生,而是早在我們的童年經驗裡就已經開始被灌輸、內化,形塑了一個男性該有的樣子經歷了青少年,來到了成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