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24日本年度漢字「金」!金錢焦慮、政治金權醜聞的一年

台中男酒駕高速猛撞「酒測值0.98」 老翁被撞飛死亡3人受傷

館長大嗑新品披薩、網喊「拒吃」! 達美樂小編嚇壞急澄清:沒有合作

家寧陷邪教爭議…心理師揭「心理治療vs.心靈課程」最大差異:對待創傷方式

臨床心理師劉仲彬指出,若真的要單刀直入,討論心理治療與心靈課程最大的不同,應該就在於兩個字「創傷」。 示意圖/Ingimage
臨床心理師劉仲彬指出,若真的要單刀直入,討論心理治療與心靈課程最大的不同,應該就在於兩個字「創傷」。 示意圖/Ingimage

過去五年,我的案主當中一共有六位參加過所謂的心靈課程。六個案主中,只有一位幸免於難,其他五位我不會說深受其害,但課後的狀態確實不甚理想,而我花了蠻長的時間才把他們拉回來。

對於心靈課程的相關見解,我已於去年十月發文統整。但若真的要單刀直入,討論心理治療與心靈課程最大的不同,應該就在於兩個字「創傷」。

心理治療,把「創傷」當成療癒目標;心靈課程,把「創傷」視為操弄工具。這是他們最直接的差異。

幸免於難的那位,叫她蒔蘿好了。蒔蘿是專業料理人,當初是為了陪同失婚的閨密進班,費用也是由對方支付。但沒想到,為期三天的初階班,她只待了兩天就被負責人一腳踢出課程,原因是「太有主見」。

根據蒔蘿的描述,課程學員一開始就被規定住在一起,而且要沒收手機。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建立「從眾感」最迅速的手法。但蒔蘿對這做法很有意見,她覺得這是人身限制,然而對一群悲傷的人來說,這是圍爐取暖,就算不這麼想,老師也會把他們塑造成比悲傷更悲傷的人,於是這地方不再是禁閉室,而是避風港。

既然要被塑造成最悲傷的人,該怎麼做呢,隔天的重頭戲來了。

老師規定每個人,要講出自己「最悲傷的經驗」,倘若不夠悲傷,老師還會幫你往下挖,從前任到原生家庭,從上司到學生時代,四大象限一起參賽。此時人生慘度成了某種較勁的工具,彷彿不夠慘,就不屬於這個團體,不配進入這個社會。因為你連賣慘都做不到。

於是現場血流成河,泡沫天花亂墜,大家競相比慘,那些哭點究竟是真實發生的經驗,還是被引導植入的語言,眾人已經分不清了。那是一個混亂的典禮,大家都想被加冕,哭泣的依舊哭泣,看戲的不明所以。創傷本該是十分私密,需要備好心態,經過專業人士審慎評估,再逐步引導出來的人生癥結,它是從迂迴的耳道中掏出的碎石,是沿著峭壁遞送的氧氣瓶。

然而在課程現場,它成了要挾忠誠度的工具,躍上舞台的證明。

你只有夠慘才夠格站在這裡,等到你夠格站在這裡,就必須認清,只有我們能拯救你。因為全世界都拋棄你,你是燙手山芋,只有我們會接納你。

等等!不對耶,我們不是來療傷的嗎?怎麼會被多尻了那麼多拳?沒處理舊傷卻製造新傷可以嗎?在老師眼中,這些問句讓蒔蘿看起來就像個臥底,身為現場唯一清醒的人,她就這樣被攆出去了。她覺得超瞎,但抱歉,課程套路就是這樣。

第一步,讓學員集眾成群。先截斷外界訊息干擾,同時剔除自我意識過強的成員,這是純化群體屬性,建立團體凝聚力最有效的方法。如此一來,老師的指令就會成為唯一的箭頭,所有異音都會被從眾效應弭平。

第二步,要求成員自揭傷疤。美其名是面對自我,實則弱化自尊,目的是植入「你很脆弱,但我們懂」的設定。這是操弄術中最關鍵的一步,因為被理解很重要,只要能被理解,就能產生信任。但實際上,這個脆弱是被製造出來的,因為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願意說出脆弱反而是療癒的起點,因為代表你夠堅強。但在心靈課程,創傷成了軟肋,分享創傷不再是勇敢的行徑,而是輸誠的途徑。於是看破的就抽身,執迷的就淪陷,礙於從眾壓力則會開始掙扎。

因為在這裡揭露傷口,不是因為放心,而是放棄保護自己。

最後一步,將創傷變造成直銷商品。這通常意味著,你必須將課程影響力向外擴散,報名進階課程,才能得到解方。但解方就像某種釣具,永遠在引誘下一組人進場,而你成了負責做口碑的宣傳,回頭想想,自己當初不是就是因為口碑才進來的嗎。這種循環,或許才是此類課程的最終目的,那就是營造「依賴感」。

一旦形成依賴,整個人就撩落去了。創傷懸而未解,依附組織卻成了正解,這通常是當局者的迷津。

對專業工作者來說,創傷是一個需要細膩執行的治療議題,為了這道議題,我們持續進修、參與研討會、進行個案討論,為的就是保護傷口。我們必須做好前置作業,耐心討論創傷現場,量身訂做治療步驟,因為這才是對待傷口的正確方式。

但對於急欲復原的人而言,他們沒有時間,他們想要馬上被理解,他們需要快速被指引,他們不想被當成病人,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群體支持。於是心靈課程,成了最合乎邏輯的選擇。

因為它只要三天,而不是三個月或三年。

因為它是課程,而不是療程,不會被當成病人。

因為它有口碑,而一般醫療院所的團體治療幾乎找不到評價。

因為它是團課,這代表我和其他人擁有類同的處境,能夠彼此理解照應。

展課迅速、去汙名化,加上群體進行,甚至企業推薦,看起來既安全又暖心,對受傷的人來說,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誘因。

畢竟心理治療曠日廢時,除了被當成病人,保險還會拒收,請個假也難以坦白。最麻煩的是,醫療機構的團體治療時而流標,遠水根本救不了近火。我們必須承認,心理治療對於很多急性困擾的患者而言,通常愛莫能助。

因此,對於受創的當事人,我們不該苛責,那些利用創傷牟利的非法管道,才是最該譴責的對象。我知道這種譴責非常蒼白,因為創傷與商機都無法被阻擋,而鑽漏洞的傢伙總是排山倒海。

我只能說,專業人員(身心科醫師、臨床/諮商心理師)一直都在,但真正影響療效的,始終是當事人的心態與姿態。如果報課進班,圖的是人脈,那就另當別論,倘若真心想療癒,那就必須明白,創傷照護沒有捷徑,因為創傷也是種累積,你的每一步,都會決定傷口的狀態。

不做心理治療,或許會原地踏步,但若走錯課程,可能就是終身修復。

(本文出自《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臉書粉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依賴感 創傷 原生家庭 家寧 從眾感 從眾效應 心靈課程 悲傷 拯救 邪教

延伸閱讀

心靈成長課程 與心理師的界線在「法律約束」:讓人掏出心事不難 難的是如何善後

百靈果訪問蔡康永遭炎上…心理師解析「3爭議問句」:最值得聽的一場

博愛座的初衷與「愛心」無關…從李昂公審學生不讓座爭議 看捷運車廂上「善與善的戰爭」

相關新聞

從一位公務員之死 看職場霸凌的黑暗真相!8種慣用手段大揭密

有一位以管理嚴格聞名的主管,經常對外強調:「我的手下誰敢混水摸魚,我一定讓他滿地找牙。」儘管並未有人目睹公司員工真有如此狼狽的場面,但從員工們的表情不難看出他們每天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幾乎能感受到內心的壓力如同腸子打結。在員工眼中,這位主管是缺乏同理心的,他每日早晨總要進行所謂的「精神訓話」,嘮嘮叨叨地逐一指導每個人的工作方式,要求員工百分之百遵從他的指示,不容許任何個人意見的加入。一旦員工稍有改變,他便會暴跳如雷,怒斥:「誰讓你自作主張?」

權力越高越可能外遇?研究:如果想要引誘其他人 「我很有信心我會成功」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一句話:「權力是終極的春藥(Power is the ultimate aphrodisiac)」。一般人對有權有勢的人的刻板印象是他們有許多花邊新聞或婚外情。而實際上,權力跟不忠行為真的有關係嗎?

人為什麼會生氣?因為在關係中無法守護發自內心「最深層的在乎」

有一天來訪者提到和家人的關係時,聲音愈來愈大聲、感覺上情緒愈來愈激動,然後說自己很生氣…,「你在氣什麼?」一段的對話之後,了解到讓來訪者感到生氣的緣由。

超越正念:每一個念頭和感受的湧現 無論多麼負面刺耳 都可以以它們的「本來面目」得到接納

常規的正念練習教你如何對待念頭、感受以及其他體驗,而不是認同它們,或將它們轉化成行為,透過培養一種不執著於客體,或體驗的寬廣的覺知力,讓你逐漸從頭腦的制約中擺脫出來,即使是習慣性的思維模式和感知模式不斷湧現,你也不一定會被它們誘惑。

孩子沉迷於上網或遊戲 如果成癮了該怎麼辦?

家中孩子每天沉迷於上網、玩遊戲,到底有沒有在認真念書?以後會不會只打遊戲不做正事?有這些擔心的家長們,讓我們花點時間了解,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已經網路成癮,想想如何協助孩子回到現實世界中,和父母、師長、同學建立有意義的關係,確保孩子們的身心能健康地成長。

憂鬱症、抑鬱症差在哪裡?成因、種類、治療方式一次看

抑鬱症是什麼?抑鬱症症狀有哪些?本文首先帶你認識抑鬱症的成因、抑鬱症與憂鬱症的差別,接著分享抑鬱症常見前兆、症狀,以及抑鬱症狀的自我檢測方式,最後更分享抑鬱症的治療方式與自救技巧,帶你找回生命的意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