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明天就要死去…你絕對不想失去的人事物 前十名有哪些?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絕對不想失去的人事物,前十名有哪些?

你現在重視的人事物當中,請寫下絕對不想失去的前十名。像是家人、朋友、工作等,也試著寫下不想失去的理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全部寫完之前不要翻頁。

但是,你將失去你寫下的所有。

你死去的那天,都將失去這些人事物。我們將面臨放棄一切的那一天。這樣一想,你會了解人生並非獲取。在升天前盡情地生活。這就是人生。

試試看

請想像失去了所有「絕對不想失去的人事物前十名」。

只有成功想像的人才能往下讀。

如果失去所有……

你會覺得哀傷心痛,

但同時,難以取代的已在你眼前,

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非常值得感謝、惹人喜愛,

要好好珍惜才對。

珍惜的人就在身邊。

我們身邊已經圍繞著值得珍惜的一切。

不是要變得幸福,而是要察覺到幸福。

「人類之所以會不幸,

是因為不知道自己很幸福。

如此罷了。」

杜斯妥也夫斯基

圖為《即使明日死去也不後悔:38個提問,讓心靈重生的實作筆記》書封。方智出版社提供
圖為《即使明日死去也不後悔:38個提問,讓心靈重生的實作筆記》書封。方智出版社提供

※本文為方智出版社出版的《即使明日死去也不後悔:38個提問,讓心靈重生的實作筆記》,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相關新聞

心靈成長課程 與心理師的界線在「法律約束」:讓人掏出心事不難 難的是如何善後

專業的講師,本該在課程規劃前期,準確預判每個段落所產生的效果,仔細推敲語言帶來的影響,也就是說,講師必須保護學員的每一句話,而不是叫他對自己的話負責。倘若換作滑雪課,教練就得教導正確的滑行姿勢,應付各種突發狀況,並做好防護措施,而不是劈頭對成員說,怕受傷就別穿裝備,怕痛就不要下場,這怎麼聽都不對勁。

家寧陷邪教爭議…心理師揭「心理治療vs.心靈課程」最大差異:利用創傷牟利

過去五年,我的案主當中一共有六位參加過所謂的心靈課程。六個案主中,只有一位幸免於難,其他五位我不會說深受其害,但課後的狀態確實不甚理想,而我花了蠻長的時間才把他們拉回來。

心理晤談一開始只是收集資訊?談諮商關係中案主的責任

前陣子因為年輕人方案,掀起很多有關心理諮商的討論。我在其中幾篇論壇文章裡,看到有些人會認為前幾次晤談好像只是讓心理師了解自己跟收集資訊。但我不完全認同。

當家人出現幻聽、妄想「看似變了個人」該怎麼辦?心理師揭4狀況應對方式

當本來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出現了幻聽、妄想,或是身體功能上的變化,都可能讓我們所認識的他/她看似變了個人。此時,不論能不能理解背後的原因,身為照顧者的我們,多少會有些疲憊。以下提供幾個在這樣的變化下可行的應對方式,如果覺得要做的好多好有壓力,先看看文章最後一段也可以喔!

家寧疑捲邪教…心理師分析「諮商vs.邪教」5大不同點:一個提升內在力量、一個讓人形成依賴

心理諮商與邪教都有著「撫慰人心」的功用,然而在兩者的專業度與目的性上面卻存在著根本差異。我認為,了解這些差異,能幫助大家更明智地選擇自我照顧的方式,並在過程中保護自己。

自我價值感低落、緊握完美主義…你也「蛙化」了自己嗎?2方式讓內耗先止血

你一定也讀過《青蛙王子》吧!在故事裡,被施法的青蛙直到魔咒破除,才恢復人形成為風采翩翩的王子。當虛構童話代入現實生活,身處快速又競爭的社會中,你是否也曾自覺像隻青蛙踩在泥濘中,跳不高又掙不脫處境,感覺等不到存在價值和潛能發揮的一日,反覆深受社會標準和他人期望苦苦困擾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