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的治療式介入:挑戰、面質、初步詮釋 相關語句一次看懂
治療式介入:「初步詮釋」
聆聽雖然是任何治療式會談的關鍵因素,但分析師通常不會太靜默或太被動。他的介入會從許多探問開始,特別是開放式的問題(「告訴我一些關於你家裡的狀況」),然後漸漸導入澄清(「你剛剛說,你的父母在你十一歲的時候分開來了,可否請你告訴我,當時你的情緒反應如何?」)。訪談者要詢問一些生動的細節,而不是模糊的籠統詞句(例如,患者:「我媽媽只是一個普通的媽媽」;分析師:「你可以說一些例子,讓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您的感受?」),並關注這種模糊性可能會有的防衛面向。
有時候,分析師可能會透過挑戰、面質和/或初步詮釋來探測患者被分析的潛能,這些是建基在心理動力學假設的系列介入方式,目的在於讓患者得以用不同的方式思考自己。這種介入的語調和時機很重要,且只有在合宜的治療關係建立後,才能嘗試使用。若太早使用,對患者可能沒有太大的幫助(只會輕輕飄過,影響不大);若使用不當,會引起患者的防衛反應而減弱治療關係;若太強調理性的內涵,則會失去引發患者情緒反應的機會。若要產生影響,介入應該是簡短而易懂的:
‧「你今天遲到,會不會因為你還在掙扎,不知道該不該來?」(面質)
‧「你父母分開的時候,你的年齡和你女兒現在一樣大,這會不會跟你當前的憂鬱有關?」
‧「我在猜,你如此憂鬱,卻不生氣,這個情況類似當年你媽媽突然有了一個小寶寶,而你不再是媽媽唯一的寵愛時的情緒反應?」(詮釋)
‧「也許你認為我就像你的繼父一樣,既冷漠又疏遠,一點都不關心你,只顧著挑你的毛病。」(詮釋移情)
做這些介入時,分析師要留心自己的語句不要太果斷,好讓患者有空間反對、修正及細說,或是用這些介入做為進一步闡述的跳板——亦即馬蘭(Malan, 1979)所謂的「跳蛙式遊戲」(leapfrogging)。
選擇、抉擇與合約
在訪談中期,分析師依據患者對介入的反應,尋找跟正向結果相關的三個關鍵「歷程」特徵:(一)跟治療師建立良好關係或治療關係的能力;(二)透過詮釋工作的能力;以及(三)在訪談過程中的情緒反應能力——允許自己呈現害怕、傷心或生氣等情緒。
在訪談結束時,分析師會就訪談內容做摘要,並跟患者一起反省整個訪談過程,然後做出一些結論:「時間快到了,我想我們可以用幾分鐘的時間來看看,我們下一步要怎麼進行。」;「你覺得我們這樣的合作關係對你有幫助嗎?」;「這是你所期待的嗎?」。當精神分析是心理治療的唯一方式時,結論會比較單純些——治療或不治療。但當今精神分析只是諸多心理治療的選項之一,且只有少數被評估者最終會選擇一週五次的分析。1980年代英國評估訪談的元老,寇爾塔特(Coltart, 1987)說,接受他諮詢的患者當中,只有5%會接受純粹的分析。許多分析師認為,好的治療應該是提供患者多樣治療選擇,跟患者一同討論不同治療法的優缺點。然後,分析師才清楚地表示,考量患者的個人和經濟資源,以及現實狀況的可行性,此刻對患者來說最好的選擇是什麼。當訪談分析師決定接受這個患者時,他必須在這個時候跟患者一起討論一些比較實際的問題:費用、一週見幾次、對於分析期限的一些可能想法、假期的安排等等。
一般而言,在訪談評估後留一些時間讓患者反省一下是不錯的作法:雙方也可以決定先不立刻做決定;患者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好好想一想,或是可能需要先和家人討論其決定;或者分析師和患者可能會決定需要再次會面以進行更長時間的評估,或是進行「試驗式治療」(trial of therapy)(Peterson, 2012)。如果訪談員自己不是患者將來的治療師,則需要幫忙尋問仍然有空缺的治療師同事。
※本文為心靈工坊出版的《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第二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