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等了10年終於現身 陸戰隊首度曝光肩射刺針飛彈

被問「有沒有穿過比基尼」…高雄空大生控遭師性騷 畢典下跪向副市長陳情

要求幫修電桿 嘉義男阻台電施工…警協調非施工範圍「屬私人設置」

女大當家時代來臨!擺脫父權體制 家務勞動也該被換算成工資

圖為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圖/Ingimage
圖為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圖/Ingimage

不准免費享受福熙的服務

看到一早就開始認真徒手訓練的女兒,福熙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公公。公公也是這樣開始一天的早晨。

公公是福熙以前侍奉的家長,雖然離開那個家很久了,但福熙的青春年華都在這位家長掌管的家中流逝了。他是位勤奮又做事仔細的家長,仔細的程度令人感到疲憊。福熙在家長的指揮下做飯、洗碗、洗衣、打掃,一天就這樣結束了。祭祀也是每季都舉行,在媳婦們準備的祭祀桌上,男女還不能同桌吃飯。結婚後福熙就這樣度過了十年的光陰。

二○○○年福熙才從公婆家獨立出來。她環顧周遭的情況發現,隨著大家庭的解體,四人規模的核心家庭變得越來越常見,電視劇中出現三代同堂大家庭的頻率也逐漸減少。公公一直想讓全家聚在一起生活,以致分家的可能看起來很渺茫,但福熙很渴望自由並成功說服了阿雄。雖然獨立出來生活就無法從公公那裡得到經濟方面的幫助,不過一定會過得更幸福。

在福熙夫婦和他們的子女收拾好所有行李準備離開的前一天,這個家的大家長公公自己乾掉了六瓶啤酒。一想到不能天天見到像小兔子一樣可愛的孫兒孫女,他的心都要碎了。他把孫女叫過來,囑咐她道:「小丫頭,不要忘記我啊……」

九歲的瑟娥一愣一愣地望著爺爺,圓圓的額頭、單眼皮的眼睛、薄薄的嘴唇……瑟娥老早就知道自己和爺爺的相似之處。

而在當天夜裡,福熙在夢中乘著鍋蓋飛了起來,潛意識中她料到自己的命運會從明天開始變得更好。

分家後,福熙擺脫了十一人份的家務勞動,現在她只需負責四人份的家務活,而廚房的主人就是她。一拿到主導權,她才意識到自己很喜歡廚房的工作,相較於幫十一人準備一日三餐,餵飽老公和兩名年幼子女的工作簡直易如反掌。孩子去上課時,福熙輕鬆俐落地洗好碗,然後趁這些個空檔考到了駕照。她開始開車,還去社區學了有氧健身操,交到了朋友,甚至跑去酒吧裡喝酒。這些都是在公公家連想都不敢想的事,她很驚訝自己竟然是如此活力充沛的人。

擺脫以公公為中心的父權體制後,這家人各自的特性就更加凸顯了。阿雄雖是家中的男性長輩,但他完全不像典型的父權形象人物,事實上,這個家的一切都是由夫妻倆共同商量決定,而且他們都去工作,成了雙薪家庭。同為大學沒畢業的家長,他們做了很多危險的工作,同時也認識到自身的強大。為了生計阿雄連海都能跳下去,而福熙則是連垃圾山都可以爬上去。

見證著母父艱辛的勞動史,瑟娥一日日逐漸長大成人。對她來說所謂的大人就是承擔勞動的人,只不過有些大人是做得多卻賺得少,比如福熙和阿雄。於是渴望興家立業的想法在瑟娥的心中蠢蠢欲動。

二十二歲的瑟娥以作家身分出道時,爺爺打了通電話給她,他很開心經商的家族裡出了一位作家。

「妳當上女作家了啊。」

在爺爺的觀念裡作家基本都是男的。不過,瑟娥只是平淡地回答:「現在才剛起步呢。」

瑟娥的夢想是老鴰窩裡出鳳凰。

此後,八年過去了,這個家庭的制度重新分配成以瑟娥為中心的家女長制。如今福熙和阿雄在瑟娥手下工作,他們不僅分擔了出版社的工作,連家務也是夫妻兩人的份內之事。阿雄主要負責打掃洗衣,福熙負責廚房工作,而福熙的工資還是阿雄的兩倍。

「因為媽媽的勞力比爸爸的勞力更不可取代。」

當家的女兒這麼說。對此,阿雄沒有任何不滿。

無論是三十年前還是現在,福熙付出的勞動都不曾改變。她天天做飯、洗碗,她會買菜、管理冰箱、整理食材,和公公同住時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那麼是哪裡改變了呢?

在所謂家父長制的父權體制下,媳婦的家務勞動並不能換算成金錢。瑟娥是第一位把福熙的家務勞動換算成工資的家長。只有親自做過家務活的家長才會這樣算錢,因為只有親身體驗後才能了解,光做家事就能耗掉整天時間,她知道這些時間省下來能做多少事,因此不得不正式僱用福熙。福熙是料理方面的天才,瑟娥是花錢來享受福熙的才能,而福熙則是靠她的拿手活來賺錢。

圖為《女大當家》書封,寂寞出版社提供
圖為《女大當家》書封,寂寞出版社提供

每當福熙快忘掉公公時,就會打電話去問候一下公公。一晃眼公公也老了很多,但儘管如此,他每天早上還是會去運動。福熙身邊只有兩個人會這樣,她覺得女兒擁有自己和老公都沒有的氣質。女兒有主人的意識,活得不像個客人,她承擔起家裡的大小事,還會嚴格管控自己的身體,這點也是公公的優點。瑟娥只有優點的部分像到公公,福熙覺得這真的很神奇,她心想:「人類應該會隨著世代演進而不斷變得更優秀吧。」

「iPhone也越來越厲害了啊。」

家女長說完,福熙也點了點頭。

他們只想複製美好的事物,而且他們也有力量不去複製那些不想複製的事物。

(本文出自《女大當家》,圓神出版社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心理師到底會不會被ChatGPT取代?業內人士提4原因:樂見個案嘗試

最近諮商時常聽到個案與我分享他跟AI對話的經驗,通常我是樂見個案這樣的嘗試,有幾個原因:

「被愛」的孩子更會愛人!父母如何相愛 影響孩子未來如何對待自己的伴侶

你們覺得,孩子對於「愛」的認知基礎,是從哪來的呢?

《我,沒有極限》:別再讓「平凡」限制你!突破那條把「還行」跟「偉大」區分開來的界線

成為偉人並沒有先決條件。你可能是被一群狼養大,可能在三十歲時無家可歸、大字不識,可能在四十歲時從哈佛畢業;你可能是這個國家最有成就的大咖之一,但你試著征服一個新領域,依然比你認識的其他人還要飢渴又努力。這一切的起點,是「決心去看看自己已知世界的外頭」,超越你所在的街道、城鎮、州或國籍,超越文化和身分。只有這樣,真正的自我探索才能開始。

《我,沒有極限》:把內心的話錄下來 從創傷與恐懼中挖到「力量金礦」

許多人在日記中寫下最黑暗的時刻,希望能從倖存下來或正在努力克服的事情中獲得一些力量。我寫日記的習慣已經持續了多年,但這種事是有分等級的,「書面日記」只是入門款。「錄音日記」更具互動性和存取性,對心靈也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明明有實力 為何總在面試中被淘汰?演說教練揭破關鍵盲點:你沒說進HR心坎裡

「我已經面試了十家公司,可是依然無法獲得一個offer。」小張失落地說。他擁有完整的市場部主管資歷,履歷漂亮、經歷紮實,卻在面試關卡連連碰壁。演說與口語表達訓練師劉仕祥在著作《深度溝通力:最紛擾的時代,練就最會說話的自己》一書提到,問題不在經歷,而在於他沒能透過語言展現自己的價值。「無論你有多厲害,如果言語無法打動HR的心,你一樣會被淘汰。」

你的善良正在殺死你嗎?給高敏族情緒自救的四大練習:別讓慈悲成為負擔

「你真的在幫助別人,還是把別人的煩惱硬塞進自己心裡?」有些人天生感官敏銳、心思細膩,特別容易感受他人的痛苦。明明出發點是慈悲,卻常被情緒拖著走,心像被苦水泡過一樣,總是無法放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