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周日2地整天有雨!下周持續受低壓帶影響 全台降雨情形一次看

一人一碑好過癮?大媽占烈士陵墓跳廣場舞 陸網怒批:把養老金都取消

如何聽懂對方沒有說出口的話?對話時請謹記這兩個心法

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圖/Ingimage
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圖/Ingimage

「我只是簡單講了幾句話,你如何能聽見這麼多事情?」

答案一:因為我有大耳朵(✖)

答案二:因為我有養小鬼(✖)

答案三:用不同於以往的態度傾聽(⭕)

人際互動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聽懂隱藏在對方語言中的訊息,例如:情緒、期待、價值、挫折、堅持……等等。聽懂這些訊息,有助於貼近對方、加速關係建立。

好消息是,想要讀懂對方話語中沒有說出口的內容,你不需要大費周章養小鬼、也不需要學通靈。與各位分享,我在對話時謹記的二個心法:

心法一:暫時把是非對錯擺一邊

不要急著稱讚,不要急著否定,更不要急著想要給建議。

這麼做,不是要你放棄既有的價值觀。而是因為,我們賴以為生的價值觀往往也是了解對方、貼近對方的阻礙。所以如果你想理解對方,就得先把自己的價值觀放到一旁,試著進入對方的世界、以他的觀點來看事情。

心法二:不問為什麼

當你問「為什麼」時,往往帶有一些責備、不諒解,覺得對方不應該這樣。這時候的你會被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內心充滿批評,缺少理解的空間。

現實生活中,就是有人會用你意想不到的方式說話、行動。而且你問他為什麼?他也回答不出所以然。

因此,這種問話方式無助於理解對方。你可以這樣問:是什麼讓你這樣行動?從這個角度切入,你將會帶著想要了解對方的好奇心、以不帶批評或讚美的中性立場貼近對方。而且,理解不代表認同,理解幫助你學會接納事實

回到關係當中,理解了對方的行為,你會減少不必要的負面情緒、減少想要花力氣與他辯駁的行為,因為對方「就是如此」。

正因為你知道他改變不了,所以,你會願意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調整自己、或改變自己在這段關係的位置,讓自己好過一些。

本文出自愛心理「如何聽懂對方沒有說出口的話?對話時請謹記這兩個心法」,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找不到人生目標…不知道是買車買房 還是不斷自我實現感到開心成長?

四十歲很害怕一個人 想要有另一半卻不想太快進入關係怎麼辦?

越到晚上越焦慮、還帶點害怕…導致睡不著 是因為一天的生產力沒有達標嗎?

從「孫安佐事件」看親子關係的糾結:父母在等孩子道謝 孩子在等父母道歉

相關新聞

半伴依戀/擁抱伴侶關係中的不安 《腦筋急轉彎2》教我們愛回真實的自己

在皮克斯動畫《腦筋急轉彎2》中,進入青春期風暴的萊莉,迎來了許多新的情緒角色,這些情緒都跟「關係」有關,分別為阿焦、阿慕、阿廢與阿羞;隨著這些情緒的到來,他們以不同的外貌與形象在萊莉的內在主控台上各司其職,影響著萊莉在關係中的每一個反應與行為,也在無形中撼動著萊莉的內在信念與自我認同。

總是害怕犯錯、認為自己不夠好?建立情緒界限 把父母的課題還回去

如果,你曾經在成長經驗中,面對著許多否定與期待;也為了追求「好孩子」的認同,因而遍體鱗傷,甚至失去感覺;那麼,請開始練習跟自己說:「現在的我,就是夠好的」。

當孩子說要跟朋友出遊就會生氣? 周慕姿:問問自己「真正的恐懼是什麼」

很多時候,促使我們行動的,並非我們的思考,而是我們的不安全感。這些不安全感一湧上來,很容易就讓我們感覺到恐懼、害怕,因此會讓我們習慣性地希望控制一些事情。

為何隱蔽人格會吸引人?「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真有科學依據?

在短期擇偶關係中,或者在關係建立初期,人們往往展現出隱蔽人格中頗具吸引力的一面,給人留下「有能力、有魅力、好交際」的良好印象。只有當人際互動加深時,他們行為中的缺陷才會逐漸展現出來。

被孩子惹惱時 問問自己「這是誰的感覺?」 4步驟緩和惡劣情緒

每天早上送孩子出門上學,都是一場混戰。某天早上,眼看一切順利,就要成功把女兒帶出門了。正等著女兒穿上襪子時,她突然盯著門上被磁鐵吸著的照片,開始一張一張地拿下來。我見她慢條斯理地整理那些照片,想用她的方式重新擺放上去。我心裡有些不耐,頻頻催促著:「快點放回去,穿好襪子和鞋子,我們要出門了!」

遺產稅vs.贈與稅如何節稅?2案例評估該生前移轉或死後繼承

當你盤點資產後,發現自己扣除接下來的20年生活所需還有餘裕,甚至更多,那麼如何預為傳承規畫就很重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