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放下「不忠」的警鈴…開放式關係 一種更需要成熟心智的關係模式
「從此以後,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樣的故事結尾,曾在多數人心中迴盪,希望終有一天,能跟自己的唯一真愛相守到老。為了這樣的理想結局,伴侶們無不盡力溝通與磨合,堅信著只要這麼做,終將成就一段令人滿足的親密關係。然而,經過無數次磨合、調整與退讓,會不會曾有一絲懷疑:放下自己許多想望的人生,真的會讓人覺得滿足嗎?
與眼前的伴侶進行親密互動,腦海中卻浮現女體交纏、眾星拱月的畫面?或是安穩於伴侶的可靠踏實,但望向機智風趣的他者,意外感受到戀愛般的悸動?這些都可能是我們生活中,埋在心底,卻真實存在的需求與渴望。
暫時放下「不忠」的警鈴,把法律與道德枷鎖放在自己身上前,先一步想想有沒有一種可能:讓人覺得滿足的關係型態,並不一定是一對一的?
「開放式關係」,在強調個人的自由和自主,及多元文化與價值的現代社會,成為一個可思考的選項。解構傳統對親密關係的定義,試著從關係本質中,探索不同的愛與連結形式,並根據每對伴侶的獨特需求和價值觀調整相處方式,為伴侶們再建構更個別化、更接近讓彼此滿意的關係型態。
開放式關係看似充滿希望,卻是一條不容易的實踐之路,需要關係參與者相對成熟的心理素質,以建立和維持關係的健康。以下是經營開放式關係的幾項關鍵要素:
一、誠實與透明
在開放式關係中,誠實是關鍵要素。這不僅包括對伴侶誠實,也包括對自己誠實,承認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透明度是建立信任的關鍵,保持資訊的開放和共享,讓自己的思考脈絡可以被伴侶理解,減少誤解和猜疑。
二、信任與安全感
信任是開放式關係的基石,這需要時間和個人生命經歷來建立和維護。透過誠實溝通和言行一致,確保伴侶感到安全和被愛,是維持開放式關係穩定的重要因素。
三、情緒管理與同理
具備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尤其是在面對嫉妒、不安或不確定感時。理解和體會伴侶的感受和需求,並在情感上給予支持和安慰,可以為變化中的關係型態帶來安定。
四、自我認知與自信
了解自己的需求、情感和身心界限,是實踐開放式關係的基礎。這包括了解自己的優點、缺點、價值觀以及對嫉妒和不安的敏感程度。擁有足夠的自我效能與價值感,有助於應對嫉妒與不安。
五、有效溝通技巧
開放式關係中的溝通需要明確、直率和尊重。伴侶能夠盡可能不具攻擊性坦誠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表達對其感受的理解和關注,並能夠傾聽和同理對方的觀點。
六、開放與包容
願意思考和探索不同的關係形式和生活方式,包容不同的情感和需求,尊重伴侶與自己的選擇和自由。
七、界限設置與遵守
明確和伴侶協商並設置雙方可接受的界限,確保彼此都感到舒適和安全。遵守設定的界限,體現信任和尊重,亦維持關係的可控感和安全感。
八、自我反思與成長
從實踐中學習,定期進行自我反思,評估自己的行為和情感反應,並與伴侶互相交流,尋找改進和成長的機會。
開放式關係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關係型態,伴侶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成長,使關係隨之變化。而藉由心理諮商專業的支持和指導,將協助伴侶更有技巧地建立和維持健康、穩定及滿意的關係。除了滿足需求之外,透過不斷地探問、感受與調整,伴侶們對自己、他人乃至生命的體驗與連結將更加深刻。無論這段關係最終是否達到理想中的模樣,有一個或一些人陪伴自己經歷這一切,已是人生中彌足珍貴的際遇。
本文出自看見心理「開放式關係,一種更需要成熟心智的關係模式」,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