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軍漢光演習登場!2艘陸海警船侵擾東沙海域...近海巡艦僅0.6浬 

114分科歷史/題幹短但「直球對決」具挑戰性 師:史料判讀、推理決勝負

館長化身「林口紅姐」膝碎西瓜 連房間都87%像網讚爆!

替人作保、開餐廳賠錢、外遇養女人…父母負債累累 到底要不要幫?

圖為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圖/Ingimage
圖為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圖/Ingimage

父母負債累累,倒底要不要幫?

先說結論,站在家族排列的角度,是「不幫」。原因容我後面陳述。

最近聽到太多這樣的家庭故事,包括周末剛舉行過的家族排列二日工作坊,也都觸碰到這個議題。

這裡有一個幫你審核的關鍵,就是救急vs.被拖住?是幫忙vs.救父母?倘若事情發生是個意外,而且在你的能力所及範圍,你出手時沒有被勒索、不甘願,那就是一個一次性事件。

但很多時候,我們生在一個父母親慣性把金錢淘空的家庭。他們或許在你出生前,就已經有這樣的紀錄,也或許一切發生在你出生後。如果你觀察到一個模式,他們總是有種種因素創造出金錢黑洞,一個填完又一個,那很可能他們不會停止,除非他們自己有覺知、有意識地去改變。

我最近一位學員就這樣告訴我,他的父親好幾次都有金錢空洞的事件:替人作保、開餐廳賠錢、外遇養女人……他曾經伸手一次救援,幫父親還了一百萬,無奈父親又來跟他與弟弟要錢,原因當然又不一樣。才剛剛把一百萬填完,開始可以賺點錢給自己,沒想到爸爸又出了狀況,像一個不定時炸彈,何時能停?

我可以想像這種憤怒、失望、無力甚至於恐懼,還有罪惡。在他的心裡,父親像一個不負責任的小男生,不管他人受苦,自己高興就好,他反而要當大人幫他擦屁股,甚至不願意看到媽媽痛苦,勉強幫了一次。可是這種不知道還有沒有下一次的恐懼不會停止,一種「無止盡」的無奈讓他覺得自己沒有未來。

我深信沒有一個父母生孩子出來是為了幫自己還債,也觀察到這些父母背後都有「不想好好活著」的動力,在把錢弄光光的那一刻,他們的心裡有個深層放鬆的聲音說:「喔,終於又沒錢了。」

只是身為孩子,我們真的無法拯救父母於生命困境。我們以為自己夠努力、夠好,可以改變他們的人生,但一次又一次發現這是無解的。到後來,我們的人生不開心,無法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對父母心懷怨恨,不想回家。

如果拒絕呢?那就得要背負巨大的罪惡感:「天啊,這是我的父母耶,怎麼能見死不救?」、「可是如果救了我一定好慘…」於是開始想要改變他們,或想控制他們的行為,如果父母好了,我們就不用受苦了。但我要告訴你,這是天真的想法。

一旦有了想要改變他們的企圖,你也開始走上與之糾結的不歸路,某個程度你也成了父母的父母。身為孩子,我們只能接受他們就是這樣的,這是唯一的一條路,也是最困難的成長之路。

我親愛的朋友,在這昏暗的時候,你只能好好照顧自己,把你的人生過好。倘若不小心又想要拯救,請反覆唸以下的家族排列「咒語」:

親愛的爸媽

你是大的,我是小的

你的事我幫不上忙,我只是你的孩子

謝謝你把我帶到世上

我會好好用這個生命做些好事來榮耀你們

這是我唯一可以為你們做的

如果我過的好,請你祝福我

(在心裡深深鞠躬)

(本文出自臉書粉專「彭德先 催眠身心靈&系統排列」,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金錢空洞 負債 父母 家族排列 外遇

相關新聞

「被愛」的孩子更會愛人!父母如何相愛 影響孩子未來如何對待自己的伴侶

你們覺得,孩子對於「愛」的認知基礎,是從哪來的呢?

《我,沒有極限》:別再讓「平凡」限制你!突破那條把「還行」跟「偉大」區分開來的界線

成為偉人並沒有先決條件。你可能是被一群狼養大,可能在三十歲時無家可歸、大字不識,可能在四十歲時從哈佛畢業;你可能是這個國家最有成就的大咖之一,但你試著征服一個新領域,依然比你認識的其他人還要飢渴又努力。這一切的起點,是「決心去看看自己已知世界的外頭」,超越你所在的街道、城鎮、州或國籍,超越文化和身分。只有這樣,真正的自我探索才能開始。

《我,沒有極限》:把內心的話錄下來 從創傷與恐懼中挖到「力量金礦」

許多人在日記中寫下最黑暗的時刻,希望能從倖存下來或正在努力克服的事情中獲得一些力量。我寫日記的習慣已經持續了多年,但這種事是有分等級的,「書面日記」只是入門款。「錄音日記」更具互動性和存取性,對心靈也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明明有實力 為何總在面試中被淘汰?演說教練揭破關鍵盲點:你沒說進HR心坎裡

「我已經面試了十家公司,可是依然無法獲得一個offer。」小張失落地說。他擁有完整的市場部主管資歷,履歷漂亮、經歷紮實,卻在面試關卡連連碰壁。演說與口語表達訓練師劉仕祥在著作《深度溝通力:最紛擾的時代,練就最會說話的自己》一書提到,問題不在經歷,而在於他沒能透過語言展現自己的價值。「無論你有多厲害,如果言語無法打動HR的心,你一樣會被淘汰。」

你的善良正在殺死你嗎?給高敏族情緒自救的四大練習:別讓慈悲成為負擔

「你真的在幫助別人,還是把別人的煩惱硬塞進自己心裡?」有些人天生感官敏銳、心思細膩,特別容易感受他人的痛苦。明明出發點是慈悲,卻常被情緒拖著走,心像被苦水泡過一樣,總是無法放鬆。

睡滿8小時還是累?從疲憊中解脫:掌握慢性疲勞症的成因與改善方法

「我睡足八個小時,但還是覺得好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這麼累,即使我什麼也沒做。」、「我的疲勞已經影響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品質,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長期疲勞可能是警訊,慢性疲勞症候群(CFS)是一種常被低估和忽視的疾病,其特徵之一是持續的疲勞,無法被休息緩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