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緊張了?疑憂關稅戰釀供應鏈危機 擬找這些人救火

疼痛指數13級 新北男不小心挖鄰居雙眼?高大成曝關鍵打臉:很殘忍

半伴依戀/我是高敏感情人或我的伴侶有高敏感特質 我們該怎麼相處?

高敏感人因為如此與眾不同,放到關係中,因為高度敏感與同理心,很容易傾聽對方的心事或傷痛,因而有著許多不錯的人際關係,同時無形中也給自己增添許多內在壓力。圖片來源/ingimage
高敏感人因為如此與眾不同,放到關係中,因為高度敏感與同理心,很容易傾聽對方的心事或傷痛,因而有著許多不錯的人際關係,同時無形中也給自己增添許多內在壓力。圖片來源/ingimage

文:張甯(伴侶心理師/一肩伴侶心理諮商所所長)

「小敏與阿超結婚多年,兩人雖不能說如膠似漆,但感情好時確實非常的契合。結婚將近八年,最近兩、三年來爭吵越來越兇,從家居生活的小事衝突開始,一路吵架價值觀的爭奪,然後不免到了人格的貶抑與摧毀,兩個人很容易知道對方那條線然後就用力踩下去,誰都不願意先退一步,明明對彼此都還有愛,卻總是會吵起來,兩人都感到心很累的地步。

小敏覺得自己是個高度敏感的人,很敏銳地感覺到情緒些微的變化,因此對於阿超當下心情不好時容易開始的說話大聲,甚至到了沒有開心的表現,小敏就受到影響,覺得阿超怎麼了,怎麼可以這樣對自己,然後小敏整個人也就當了機,沒辦法回應阿超當下的需要,阿超沒有得到小敏的回應,聲音就更大聲,更大聲後小敏就會更退,退到最後,兩人便進入互相攻擊的爭吵……」

你是高敏感人嗎?你的伴侶是高敏感特質的人嗎?

美國心理學家伊蓮.艾融博士(Elaine Aron)於上世紀90年代提出高敏感族(Highly Sensitive People,簡稱「HSP」)一詞,來指稱天生氣質中,對外界刺激有著高度敏銳且感知力很強的人,因為對外界共感能力強,超乎一般人,因此也容易帶來想像的焦慮,甚至引發憂鬱與「人際過敏」的狀態。

艾融博士(Elaine Aron)表示將近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比例可能被視為高敏感人,女性多於男性,而高敏感人的特質,其存在會有以下四項條件:

一、深度處理訊息(Depth):

高敏感人處理資訊是十分深入,更是一位深度的思考者,因為這個條件,他們很細膩,對很小的地方不自覺會有警戒的反應。因此,每當有了新刺激,高敏感人會需要一些時間仔細觀察後,才有辦法採取行動。

二、過度接受刺激(Overstimulation):

因為前項的深度處理,高敏感人只要一點點刺激,就會有所反應,很容易覺得受不了,因此感到緊張、焦慮,或是過度興奮,最終會不知所措。

三、感知細膩情緒,具備高度同理心(Emotional & Empathy):

高敏感人具有強大的同理心能力,他們超容易感受到細微的情感,也容易了解別人的情續,因此會讓人覺得超有同理心,卻也因此承載過多別人的情緒,引發自身內在的壓力。

四、感官敏感(Subtlety):

高敏感人對於氣味、味道、光亮、響亮聲音或觸覺特別敏感,注意小細節,會特別注意到自己討厭的地方,容易成為潔癖性格,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對他人或環境完全無視。

高敏感人因為如此與眾不同,放到關係中,因為高度敏感與同理心,很容易傾聽對方的心事或傷痛,因而有著許多不錯的人際關係,同時無形中也給自己增添許多內在壓力。但是進入親密關係中,因為彼此太過親密了,也伴隨許多的依戀需求,無論是高敏感人或其伴侶通常就會傷痕累累,這也是高敏感伴侶最無力之處,也最難跨越的地方。

面對伴侶是高敏感人,或是自己就是高敏感人進入親密關係,是不是就很困難相處?或者是很難溝通?

確實,與高敏感人進入親密時,當撥開層層外衣後,在享受那一份親密所帶來的幸福之際,同時也得接受高敏感人所有藏在內心的一切,唯有懂得了高敏感人的特質與反應,學習合宜的應對,才有可能讓這份親密關係發展順遂,否則就容易因為高敏感所帶來的一切挑戰,更多的時候,會是對彼此的折磨。

那麼,高敏感人的親密關係要怎麼進行?該注意什麼?該怎麼做?才能讓彼此享受高敏感的敏銳細膩與富有同理心,但同時可以回應高敏感的感官敏銳與過度反應,讓彼此關係升溫,感受到高敏感的愛。以下,我們從高敏感人自身與身為高敏感伴侶兩方面來說明高敏感伴侶的相處之道:

我是高敏感人,在伴侶關係中我要做些什麼?

一、看見自己高敏感的「好」,妥善運用於伴侶:

對自己的高敏感,能知道這份特質優勢的地方,並妥善用在值得的人身上,同時建立起健康的界線,避免過度共情後帶來的負面狀況加諸在伴侶身上。

二、接納自己、理解自己,同時「放過」自己:

理解自己是如何處理資訊,如何消化外界的刺激,當敏感時又會有怎樣的情緒與引發的痛苦,能夠理解這些後,進一步接納自己所有的一切,不評價不自責也不怨天尤人,就是如實的接納,如此,才能夠放過自己,而不被自己的高敏感所傷。

三、接受伴侶與自己的不同,同時練習表達合宜的親密需求:

確實,別人與自己不同,所以伴侶不可能有跟自己一樣的高敏感,伴侶可能不太能回應自己在高敏感時所需要的陪伴與關懷,不是伴侶不能,很多時候可能是不懂或是不會,所以要協助伴侶對自己了解,同時自己主動對伴侶示範,進行合宜的親密需求表達,建立屬於彼此之間的溝通模式,這過程需要不斷的練習,非一蹴可幾,經由彼此的努力,達到契合。

四、設立健康的界線,規避容易引發高敏危機的因子:

注意到有哪些事情會讓自己不舒服,如伴侶說話沒有表情會讓自己覺得對方是否生氣或自己哪裡做不好了,這些會引發不快的因子,透過相處之中每一次發現,都需要細緻的紀錄,然後分辨出應對的模式,進而建立起健康的界線,區分那是你的不是我的,有了界限才能提醒自己,不需要自己不斷拿刀砍向自己又波及回伴侶身上,帶來不可收拾的爭吵。

五、給自己一個獨處的體驗,讓關係很黏又不會太緊:

高敏感人非常需要給自己一個空間讓自己獨處,這個空間同時是有形的,也是內心裡無形的。在這個空間中,懂得也學習照顧自己的高敏感,因為伴侶不一定都能關照到,照顧不到的部分就要自己來接手,而不要成為彼此爭吵與怨懟的材料,這樣的伴侶關係才能又黏又蜜又不會過於緊繃。

我的伴侶是高敏感人,我得努力什麼才能與他共築親密?

一、請記得伴侶高敏感的優點,與可愛之處:

高敏感人是有許多優點的,他們的同理心表現在傾聽與關懷,他們的細膩讓很多事情準備完美,同時他們觀看世界有不同的角度會帶來許多樂趣。因此跟高敏感人在一起,要好好記得他們的優點,從優點中感覺他們是非常可愛的,這是跟高敏感人談感情最根本的基石。

二、懂得高敏感人的獨特特質,與他們的地雷:

確實要更認真的認識與了解高敏感伴侶的各種高敏感特質,可能有對聲音大聲的敏感、有對臉色一青的敏感、有對家居擺放乾淨整齊的敏感等等,這些都可能是高敏感伴侶不舒服的來源,能及時覺察並接納這些高敏感特質,就能避免其對關係造成破壞性的影響。

三、避免踩雷,有些話是不能說,有些過激情緒不能發:

熟悉高敏感伴侶後,就能知道對方易觸發敏感的地方,因此有些話、有些事,特別是激動情緒部分,就得避免踩雷或明知對方的點就踩上去,比如「何必想那麼多」或「放鬆一點就好了啊」這樣的話。當你踩雷後,對彼此的關係絕對是沒有好處的。

四、給彼此一個平穩、溫柔且放心的時空,善待彼此:

高敏感伴侶相較於一般伴侶,更需要一個當爭執時,兩個人協議出來的一個讓彼此都感到平穩且放心的時空。兩人有默契地知道爭吵時需要緩一下,讓彼此的情緒有冷靜的機會,因為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可以緩解高敏感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面對爭執的交談更需要輕柔的溝通方式,用感謝和讚美來善待彼此。

五、尊重高敏感伴侶的獨處體驗,共築很黏又不會太緊的親密關係:

對於高敏感伴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給他空間」,兩人對此有共識,同時也讓他知道需要空間時可以直接說出不用隱晦,以及他需要獨處不代表不理會自己,這對待高敏感伴侶當他容量超載時,給他的最穩定力量,也是最溫柔的陪伴。

其實伴侶間的相處之道,並沒有太多的差異,陪伴、傾聽、理解、接納、親密與包容,高敏感伴侶也是如此,只是因為多了高敏感特質,敏感度高於他人,但容錯率卻低於他人許多,因此需要伴侶有正確的認識,然後用對的方式扶持出用心的陪伴,讓高敏感不會是爭執的爆點,而會是情感甜蜜的加溫器。

(本文經《一肩伴侶心理諮商所》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HSP 伴侶 半伴依戀 情人 結婚 高敏感人

延伸閱讀

半伴依戀/精神操縱?PUA?「愛情轟炸」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還是裹著糖衣的炸彈?

半伴依戀/《不夠善良的我們》剖析婚姻難解課題…先愛自己才能被愛 論婚前預備的重要性

半伴依戀/對愛的渴望比一般人晚熟…從日劇「愛麗絲的廚房」 認識ASD自閉症光譜的愛情

半伴依戀/從「葬送的芙莉蓮」 看人的緣分與關係裡的愛及羈絆

相關新聞

大小S姐妹情深 心理師從「依附理論」分析:我也想要大S這樣的姐姐

就在剛剛,傳出大S過世的消息,相信你和我同樣震驚。我對大S的印象,最早來自《流星花園》,那時的杉菜勇敢又倔強,陪伴了許多人的青春。

半伴依戀/他對你那麼糟 為何離不開有毒關係?那些在伴侶、家人間 你所不知道的「創傷束縛」

當我們知道有人明明被他的伴侶或家人傷害得很深,就理智上來說,我們會認為他應該想盡辦法趕快逃離,怎麼還留在這段不健康的關係裡?有些人可能會感到不明白、甚至會對受害者生氣,認為他們是不是太笨了?還是本身有什麼問題,怎麼還繼續待在那個傷害他的人身邊?難道他是被虐狂,一切都是自找的嗎?

過年長輩狂問工作…心理師曝3種說話技巧 1招先發制人避免被過度關心

過年聚會最怕什麼?不是桌上的菜少了一道,而是長輩的經典靈魂拷問!

過年大掃除想「斷捨離」卻捨不得?心理師傳授4秘訣 勇敢與過去分手

不知您是否有這種經驗,在整理舊物品時,本想很阿莎力地除舊佈新。但是一拿起物品卻陷入了時光回憶,「這是第一次約會的電影票、媽媽給我生日卡片…」,每個物品都負載著珍貴回憶,捨不得丟棄,不知不覺地又把物品留下來。然後年復一年地留著,就再留下來,如此的生命愈來愈沈重肥胖,失去輕盈靈動的活力。

28歲男走出公司大門突倒下 送醫檢查卻沒大礙…醫:職業過勞引發

二十八歲的秋天,還是上班族的我,某天下班走出公司竟在大門口暈倒。完全不知道原因,送到急診室後醫師也說沒有大礙,休息一會兒就好了,但事實並非如此。週末過去了,我還特地請了特休,情況卻沒有好轉——總是頭暈、常常放空,有時會突然呼吸急促。我覺得很害怕,跑了好幾家醫院進行檢查,但所有醫師都說我血壓偏低,其他沒有特別異常。在最後一間醫院,醫師對我說:「要不要去身心科看看?說不定是壓力或其他因素。」

半伴依戀/親密關係中當男人脆弱時 可以溫柔又美麗

過去的經驗裡,常常聽到的是「男兒有淚不輕彈」、「一個男生的在掉眼淚,這像什麼樣?」…對男性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在這個時候無形中對於情感表露的這個部分成了一種束縛,而這樣的束縛,並非步入婚姻家庭而產生,而是早在我們的童年經驗裡就已經開始被灌輸、內化,形塑了一個男性該有的樣子經歷了青少年,來到了成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