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蛇麼都有!台彩推春節限定5款新刮刮樂 總獎金逾98億元

中職/樂天女孩8位重量級成員離隊 籃籃最新動向曝光

股匯雙殺…新台幣貶破33元改寫近9年新低 匯銀人士:預料中

博愛座的初衷與「愛心」無關…從李昂公審學生不讓座爭議 看捷運車廂上「善與善的戰爭」

作家李昂日前搭乘台北捷運遇年輕人不禮讓,博愛座的存廢再度引起討論。 聯合報系記者曾學仁/攝影
作家李昂日前搭乘台北捷運遇年輕人不禮讓,博愛座的存廢再度引起討論。 聯合報系記者曾學仁/攝影

應該也是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了。

捷運上有個女子正在發飆,她一進車廂,就對著坐在博愛座上的國中生開噴,男孩被噴體無完膚,連頭都抬不起來。你四肢健全,不可能懷孕,身上也沒抱小孩,憑什麼坐博愛座!這邊有個老人你沒看到嗎?我告訴你,學校我記下來了,學號我也抄下來了,你就等著被訓導主任叫去問話。

女子非常有科學精神,還把博愛座告示牌上的四種身分一一和男孩比對,證明沒有一樣符合。此刻老人已被其他人讓座,但男孩依舊被女子教做人,這一教就是十五分鐘,期間已過了四站。如果這件事延後二十年發生,國中生應該就等著被直播公審,家長一夜被肉搜,接著學校被打一顆星。至於女子則會被叫正義姐,然後在臉書發表一篇長文:我知道我的口氣不好,我先向小弟弟道歉,但他的行為真的不對....接著IG會多出兩萬人追蹤。

但這一切都沒發生,二十年前沒有那麼多通道,可以讓故事溜出去,讓與論跑進來。大家只是默默地看著這一幕,看著國中生的一下步。

男孩什麼都沒說,他坐在原位,不打算起身,也不打算道歉,從頭到尾都維持同一種姿態。如果女子射的是箭,那他就是用來借箭的稻草人,如果扔的是炮,那他就是用來贖罪的寒單爺。

終於,男孩的目的地到了,女子的攻勢也告一段落。這時候,國中生從書包拿出一疊工具,細看是一組摺疊拐杖。但那不是一般拐杖,而是小兒麻痺的專用臂拐,用來撐在腋下的那種。他熟練地將枴杖組合好,輕輕把書包背回身上,朝對方點點頭,然後吃力地起身,以歪歪斜斜的步伐,一拐一拐地走出車門,把那群人留在身後。

沒有人犯錯,都是善與善的戰爭。

這則故事,後來被我放進北醫醫學系的普心課程,拿來談人的「歸因偏誤」與「批判性思考」。也就是說,當一個陌生人出現了與常規不符的負面行為時,我們會比較傾向歸咎於他個人的內在因素(性格、價值觀),而非外在因素(身體傷痛、情境意外)。至於批判性思考,談的是我們應該去想「他為什麼要這樣?」,而不是多踩他一腳,脈絡多於責難。批判性思考,是避免歸因偏誤的工具,也是成為心理師的條件之一。

現在看來,這故事已是尋常的老哏。我記得它大約是出現在2001年,當時各大電子佈告欄與轉寄信都能看到類似的情節。以現在的說法,這或許是一篇幻想文,但它讓我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年,都不敢隨便叫人從博愛座起身,因為你根本無從判斷對方的狀況,或是會不會再有另一組拐杖,從對方的背包拿出來。

博愛座的初衷,我認為與「愛心」無關,它的初衷是確保社會福利正在進行,而那項福利要保障的,是當一個人「無法久站」時,能夠屈膝就坐的需求。既然攸關社福,自然會從寬認定,因此年齡、病痛、孕體、肢障都會被納入考量,這是身份辨識的準則,但是否有需求,端視個人決定。因此對我而言,我比較傾向它是「需求」導向,而非「身分」導向。

類似的觀念,我認為日本的告示牌就做得很到位。因為它寫的是「優先席」,而非博愛座。畢竟它的原廠設定,是讓有實際需求的優先入席,當中需要的不是愛心,而是同理心與社會認知。換句話說,倘若現場有人符合身分,卻無人入坐,就表示車廂內無此需求,優先與否已不存在,因此就理論上,去坐優先席沒有問題,這不需要與道德或愛心綁在一起。

博愛座是一種界線,優先席是一種順序,而座位本來就是給人坐的。

然而它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當下一批乘客進門時,優先席已有人就坐,坐在上頭的人並不符合身分,而有需求的乘客也不敢開口,聲氣無法相通,矛盾順勢而起。

我在日本看過的情況,是每次到站時,優先席上的乘客都會自動起身,待所有乘客上車後,確認無就坐需求,優先席才會繼續坐人。當然,這只是我在日本經歷的片段,並非全貌。而這種默契要成為台灣的全民共識,大概也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很多人會覺得,與其這樣玩蘿蔔蹲,還不如保持站立,讓有需要的人去坐。

這樣的想法,我認為都比「因博愛座有身分限制,而不敢去坐」來得好。起碼座位空在那裡,不是被道德或人情驅離,而是意識到的他人需求不能被無故佔用。

此外,日本告示牌還有第二個設計值得借鏡,那就是在身份辨識上,它多了第五種類型,叫做「內在障礙」。牌面上的例子是心臟疾病,但我想也包含了生理痛、暈眩、恐慌症、小兒麻痺等症狀。總的來說,它代表的是「難以對外人說出口的症狀」,由於這些症狀難以從外觀辨識,可能會造成他人的歸因偏誤,導致有需求的人不敢入坐,或擔心入座後遭人非議。因此這個類別,是很合理的解套方案,它直接排除了歸因偏誤可能帶來的影響。。

至於會不會招來像生理假或心理假一樣的風波,很有可能,而這種事總是寧可錯放,也不要縮限。

但我認為,能夠讓座的人,不會只有那兩席。博愛座始終是個示範,每個座位都應該是優先席,先坐上去沒問題,然而能觀察到他人的不適,意識到他人的需求多於自身需求,才是起身讓座的精神,同理心的貫徹。

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不一定要昭告天下,繼續坐著,不該被任意批判,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對方的狀況,人有很多內在狀態難以言明,真正的善意是做更寬容的理解,但不強迫。

就算讓座,也要心甘情願才有意義,不是嗎。

(本文出自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博愛座是一種界線,優先席是一種順序》,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博愛座 小兒麻痺 懷孕 捷運 日本 車廂

延伸閱讀

搭車遇到什麼情況一定讓座? 網齊點名「1類人」:其餘都看態度

6天前才掛急診!李昂爆身體不舒服「來更大的醫院」做檢查

李昂坦言拍博愛座女乘客「沒周全認知」 但媒體誤報1事「太惡劣」

博愛座之亂 李昂刪照、諷懷孕留言消失 女乘客回應了

相關新聞

28歲男走出公司大門突倒下 送醫檢查卻沒大礙…醫:職業過勞引發

二十八歲的秋天,還是上班族的我,某天下班走出公司竟在大門口暈倒。完全不知道原因,送到急診室後醫師也說沒有大礙,休息一會兒就好了,但事實並非如此。週末過去了,我還特地請了特休,情況卻沒有好轉——總是頭暈、常常放空,有時會突然呼吸急促。我覺得很害怕,跑了好幾家醫院進行檢查,但所有醫師都說我血壓偏低,其他沒有特別異常。在最後一間醫院,醫師對我說:「要不要去身心科看看?說不定是壓力或其他因素。」

半伴依戀/親密關係中當男人脆弱時 可以溫柔又美麗

過去的經驗裡,常常聽到的是「男兒有淚不輕彈」、「一個男生的在掉眼淚,這像什麼樣?」…對男性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在這個時候無形中對於情感表露的這個部分成了一種束縛,而這樣的束縛,並非步入婚姻家庭而產生,而是早在我們的童年經驗裡就已經開始被灌輸、內化,形塑了一個男性該有的樣子經歷了青少年,來到了成年。

從一位公務員之死 看職場霸凌的黑暗真相!8種慣用手段大揭密

有一位以管理嚴格聞名的主管,經常對外強調:「我的手下誰敢混水摸魚,我一定讓他滿地找牙。」儘管並未有人目睹公司員工真有如此狼狽的場面,但從員工們的表情不難看出他們每天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幾乎能感受到內心的壓力如同腸子打結。在員工眼中,這位主管是缺乏同理心的,他每日早晨總要進行所謂的「精神訓話」,嘮嘮叨叨地逐一指導每個人的工作方式,要求員工百分之百遵從他的指示,不容許任何個人意見的加入。一旦員工稍有改變,他便會暴跳如雷,怒斥:「誰讓你自作主張?」

權力越高越可能外遇?研究:如果想要引誘其他人 「我很有信心我會成功」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一句話:「權力是終極的春藥(Power is the ultimate aphrodisiac)」。一般人對有權有勢的人的刻板印象是他們有許多花邊新聞或婚外情。而實際上,權力跟不忠行為真的有關係嗎?

人為什麼會生氣?因為在關係中無法守護發自內心「最深層的在乎」

有一天來訪者提到和家人的關係時,聲音愈來愈大聲、感覺上情緒愈來愈激動,然後說自己很生氣…,「你在氣什麼?」一段的對話之後,了解到讓來訪者感到生氣的緣由。

超越正念:每一個念頭和感受的湧現 無論多麼負面刺耳 都可以以它們的「本來面目」得到接納

常規的正念練習教你如何對待念頭、感受以及其他體驗,而不是認同它們,或將它們轉化成行為,透過培養一種不執著於客體,或體驗的寬廣的覺知力,讓你逐漸從頭腦的制約中擺脫出來,即使是習慣性的思維模式和感知模式不斷湧現,你也不一定會被它們誘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