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沒有人能「治療」戰爭、虐待、強暴…創傷復原的重要途徑在於「自我可控感」

貝賽爾.范德寇:「沒有人能『治療』戰爭、虐待、強暴、猥褻或任何一種恐怖事件,#已經發生的事情都無法倒帶或取消,但你可以#處理創傷在身心靈留下來的印痕。」
不管是生理還是心靈,未知總是令人害怕,當不知道自己發生什麼事的時候,擁有自我掌控感是最重要的事,而在自我掌控之前,我們首先要先平靜下來。
還記得之前提過,創傷是杏仁核與前額葉的失衡嗎?
杏仁核就像情緒腦,前額葉則是理性腦,我們要做的就是恢復理性腦和情緒腦的平衡,理解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去體會創傷情緒。
而修復創傷、回到平靜的重點就在於「#重拾你對自己心智與身體的所有權」:
①找到讓自己鎮靜和專注的方法。
②面對你想起往事的影像、想法、聲音或身體感覺時,能夠學習維持那份鎮靜。
③讓自己全然地活在當下,並且跟身邊的人建立關係。
④探索心裡的秘密,包括你是如何倖存下來的。
我在治療創傷個案時常用的基本方向,就是在談論這些創傷經驗時,時不時地詢問「#你現在是什麼感覺?」並且帶領個案「#回到感受呼吸和身體的變化」,這可以協助建立情緒的感知,適時的感受、回應情緒,這點很重要,因為這樣才能讓腦袋和身體進行連結,進而產生自我的可控感。
對有些人來說,在人多或刺激源複雜的地方會感到焦慮,嚴重時甚至會有喘不過氣的恐慌,這邊分享生活中可以練習的小方法:
①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與身體開啟連結
②深呼吸
③感受呼吸→可控感的放鬆訓練
至少在此刻,呼吸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這些方法都很簡單但卻好用,希望未來遇到需要冷靜的時候,都能夠派上用場。
本文出自看見心理「創傷復原的重要途徑-自我可控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