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他以為晚半年退休可爽領50萬 因勞退「舊制1規則」差點少領2百多萬

本週「血型+生肖」財運最旺TOP5!B型這生肖「機會不斷」荷包裝滿滿

評/性騷受害者為何噤聲?關鍵原因是這一問題

台灣首位日本認證送行者:號召大家看怎麼死 不如見證怎麼活

許伊妃不到30歲,擁有10餘年殯葬業的服務經歷,更是台灣第一位通過日本納棺學院認證的「送行者」,圖擷自許伊妃IG
許伊妃不到30歲,擁有10餘年殯葬業的服務經歷,更是台灣第一位通過日本納棺學院認證的「送行者」,圖擷自許伊妃IG

「比起號召大家來看一個人怎麼死,不如共同見證這個人是怎麼活。」許伊妃,是台灣首位日本官方認證的「送行者」,不僅為亡者處理後事,更提倡生前體驗與記憶保存——是什麼樣的機緣,讓她選擇踏入攸關生死的行業?

你看過韓劇《德魯納酒店》嗎?

劇中由歌手IU飾演的酒店社長「張滿月」,負責為停泊在社內的亡者,實現生前未了的心願,可能是來不及說出口的道歉,或是從沒好好表達的愛;願望完成後,再送他們踏上往天堂的最後一程。

在台灣,也有一位像張滿月一樣的女孩,除了充滿靈氣的外貌,更有一顆懂得共情同理的心——她是「和光里HEKALI」的「里長」,許伊妃。

不到30歲,擁有10餘年殯葬業的服務經歷,更是台灣第一位通過日本納棺學院認證的「送行者」,不免讓人好奇,是什麼樣的機緣,讓她選擇踏入攸關生死的行業?

奉獻近1/3的人生為人們服務,她在看待生命時,又有什麼新的見解?

少女初入黑色產業,立志打破前人陋習

許伊妃回憶,入行前上課在遺體洗穿的實習現場,伊妃卻看見令人瞠目結舌的畫面。圖擷自許伊妃IG
許伊妃回憶,入行前上課在遺體洗穿的實習現場,伊妃卻看見令人瞠目結舌的畫面。圖擷自許伊妃IG

高一那年,就讀夜校的伊妃,看著身邊的同學們一個個加入八大行業,她沒有受同儕的絲毫影響,反而往截然不同的方向走去。她知道自己想做更有挑戰性的事。

「『冒險』兩個字對我來說,還是太保守了,我根本就是個不受控的人,有著不能被綑綁的靈魂!」性格活潑的伊妃,露出甜美而燦爛的笑容。

殯葬業入行前要先上課,老師教導大家,在為亡者做任何的服務前,都必須90度鞠躬、畢恭畢敬的告訴他接下來的一舉一動。然而,在遺體洗穿的實習現場,伊妃卻看見令人瞠目結舌的畫面。

負責實作的前輩叼著菸、嚼著檳榔,像是在洗地板一樣漫不經心。男性前輩不但沒有為女性亡者做好私密處的遮蓋與保護,他們還穿著亡者的衣服嘻笑拍照,最後用極為粗魯的方式,將遺體摔入棺木。

「蹦」的一聲巨響,震驚了站在停屍間門口的伊妃,也像一記覺醒之鐘,敲進少女的心裡,「原來人們對殯葬業的刻板印象,就在現實上演!」

更令伊妃絕望的是,這樣的情況在十幾年前不是少數,幾乎是全部。沮喪的她捫心自問:「妳要為了生存妥協、順應當下的作法,還是願意為了守護為亡者服務的初心,承擔未來可能遭受的批評與嘲笑?」

不出兩秒鐘,一個明確的答案浮上心頭,而她對亡者以禮相待的志願也化為實際行動,「我很驕傲,那記鐘響的餘音,迴盪在耳邊12年,過去產業中的那些陋習,至今在我協助的上千具遺體時,一次也沒發生過。」

送無數亡者回家,卻沒吃一口年夜飯

進入殯葬業多年,伊妃面臨重重挑戰,旁人的冷言冷語也從未停歇。

19歲的寒流冬夜,在殯儀館和亡者家往返、三天三夜沒闔眼的她,工作結束後,歸心似箭地趕回家吃年夜飯,連身上的黑色制服都忘了換,沒想到一開家門,卻被親友們潑了一盆冷水。

「你怎麼不先回去換衣服再來?」

「對啊,這樣帶衰我家小孩怎麼辦?」

「你一個女孩子人好好的,為什麼要去做這個?」

那一天,伊妃協助了許多亡者回家,卻沒能吃上一口年夜飯,淚眼婆娑地開著車,她質問自己,到底是選錯工作還是投錯胎?

「哭完之後,我告訴自己一定要闖出一番成績,讓大家知道我的選擇沒有錯,這個工作也可以讓家人為我感到驕傲。」憑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伊妃充滿鬥志地發下宏願。

自我實現之外,她也渴望為台灣殯葬業帶來新的氣象,「要完成我想要做的事,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同行,是宗教和民間信仰。」

燒紙錢、摺蓮花元寶、披麻戴孝、誦經拜拜,她發現這些看似繁文縟節的喪禮儀式,其實背後有很美的意義,卻早已無法滿足現代人對心靈療癒的內在需求。

「我常常在想,如果哪天我死掉了,我不想要我的家人在失去我的同時,還要煩惱這麼多,我反而希望他們能和我好好說再見。以私心來說,我想要美美的死,我也不需要不熟的人來替我上香。」

既然在當時的台灣,完全找不到一家自己願意買單的殯葬業者,不如就主動學習、動手創造,這就是伊妃的解決方案。

「和光里」發生的大小事,都是里長的事

23歲那年,伊妃在社群上關注已久的日本知名送行者來台,一句日文也不會的她,靠著Google翻譯、手舞足蹈的肢體語言,甚至多次90度鞠躬,表達自己想去納棺學校求學的渴求,成功打動對方,破例讓非日籍的她入學。

兩年後,伊妃學成歸國,包含她在內的三個女生,在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創業,成立了「和光里HEKALI」,自己則擔任「里長」,為每一個人提供告別前的「記憶保存」服務。我們很好奇,這個名字中有什麼意涵呢?

「HEKALI 在日語中是光的意思,而『和光里』發生的大小事,都是里長的事;我希望會來找我處理身後事的人,都是我里內的人。」

「里」是社群,讓清楚每個生命脈絡的人來料理後事,才能讓每一場告別式都辦得視逝者如至親,也是她們想為傳統殯葬業創造的溫暖和幸福。

過去為亡者送行的經驗裡,伊妃聽過許多家屬的求救,傳統喪禮的經驗總是使他們沉浸在懊悔痛苦,然而逝者已逝,生者卻再也沒有機會彌補。

「繁瑣喪儀的背後,其實藏著滿滿的關愛,如果我們能在過程中加入一點幸福的可能,是不是就能讓留下來的人,更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日子?」

預防勝於治療,在「和光里 HEKALI」沒有生前契約,而每位「里民」都會參與「生前告別體驗」:在90分鐘內回顧一生的足跡,留下對重要他人的問候話語,並且思考,重生後的自己要如何活著?死後又想以什麼方式告別?過程中的任何紀錄,都會以區塊鏈技術由里長協助保存。

「我們努力推廣當事人的生前準備,讓大家替自己重視的人準備『愛的 ok 繃』,因為只有當事人知道自己離去後,摯愛的親友會需要什麼樣的安慰,而這種準備,就是一種幸福。」

聽著伊妃真摯地分享,我們也忍不住紅了眼眶。

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創造與世界的美好告別

生前體驗之外,「和光里 HEKALI」也提倡「日式美葬」,主張不燒香、不設牌位、不披麻戴孝的告別儀式,推廣地球永續的樹葬、花葬、海葬,以共同慶祝曾在一起的時光來取代離別的痛楚。

比起號召大家來看一個人怎麼死的,不如共同見證這個人是怎麼活的。這是「美葬」的核心價值,也是她推行記憶保存的重要信念。

曾有人詢問伊妃是怎麼安排自己的告別式,她的回答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別人發的是訃聞,但我要寄給親友的是電影票——我想邀請大家來看一場關於我的電影,而電影的素材來自我的每一天。」

「我還會幫大家準備爆米花兌換券和捲筒衛生紙,不論他們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來看電影,我希望他們能在裡頭盡情大哭,哭完後能笑著走出電影院,完成與我的最後告別。」

從二八年華到年近而立,伊妃勇於挑戰、積極學習,成為黑色產業中,溫暖而和煦的一道光,照進無數治喪家庭,也啟發人們對於身後事的想像。

「我的書櫃裡有一本書,叫《創趨勢,我們不做Me Too》。遇到挫折時,只要看見它就是一種提醒,我也常告訴大家不需要做 Me Too。」我們永遠能夠破框,去創造自己與他人之間最好的告別。

本文由女人迷授權,原文連結請點專訪首位日本認證「送行者」|和光里創辦人許伊妃:日式美葬、科技保存記憶,一起見證我們這樣活過

▌延伸推薦:如何面對死亡?人生真正重要的只有 4 件事!生命從來不完美,只求不留遺憾

▌延伸推薦:「我們不是學習生活,而是學習死亡」他聽離世妻子的話,聽了五月天的演唱會

▌延伸推薦:學習「死亡」這堂課!能夠一起討論生命的終點,是件值得感謝的事

相關新聞

市長千金考試成績倒數卻當上模範生 畢業生致詞時她來頂替她

這時校長走來,在我身邊落座,悠悠地在我耳邊開口:「陳同學,今天預演妳先上去練習。但如果畢業典禮當天,市長有來,就請妳坐在這個位置上,不要上臺,我們會讓市長女兒代表畢業生致詞。」

目睹親人被剝奪生命...創傷該如何復原? 從《鬼滅之刃》找答案

「幸福崩壞時總伴著血的氣味」。《鬼滅之刃》中的每個角色都經歷創傷事件,但每個角色應對創傷的方式都不同。最嚴重的創傷經驗莫過於目睹親人被他人剝奪生命

要出國友人「順便」幫購物?莎莉夫人:只證明對方很隨便

最近很多朋友(包括我)出國旅遊,朋友們出發前,熱情好意地問我:「有沒有什麼東西需要我幫忙帶回來的?」我的回答總是:「謝謝好意!我沒有需要的東西,只要妳玩得開心,就好!」

《黑暗榮耀》復仇的執著印記!六大剖析遭霸凌背後的心碎與覺悟

註:本影評無劇情雷,可放心閱讀。令無數人心疼──那樣不堪的畫面,相信外人永遠難以想像當事人的困境和膽怯,也反映了在校園當中,似乎永遠無法抹去的霸凌歪風

刑案新聞露骨文字頻放送 醫提醒:刺激腦部、引起創傷

香港名媛遇害,情節重大,引發許多國家報導關注,台灣民眾也高度關注。各家媒體每天搶進最新消息,打開手機就是一整排的推播通知...

台灣首位日本認證送行者:號召大家看怎麼死 不如見證怎麼活

許伊妃,是台灣首位日本官方認證的「送行者」,不僅為亡者處理後事,更提倡生前體驗與記憶保存——是什麼樣的機緣,讓她選擇踏入攸關生死的行業?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