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不只駕駛不讓行人 網:台灣行人也不讓行人

台中一家三口深夜過馬路,走在斑馬線上慘遭車子撞上後,母與子兩人身亡、CNN報導台灣馬路像是行人地獄,駕駛不會禮讓行人、人行道上走到一半風景會切換成機車停車場,在立法規定駕駛得禮讓行人後,行路話題瞬間變成熱議題。
這讓我想到三種不同的行路經驗:
第一次到訪歐洲,在柏林的街道上,欲過一條不算太大的馬路,只見一輛BMW從遠遠地看到我之後就慢速行駛。那時真是太震驚了長期生活在台灣的我,頃刻之間,我好像是位「重要的達官貴人」,見到德國人如此禮讓行人,就像是台灣在禮讓達官貴人前來的感覺。
隨後的人生際遇,有了孩子之後。
一次下班接了那時就讀幼兒園的小孩,在狹窄的巷弄裡要走到對街去搭公車,只見一輛粉紅外送機車就直直地加速向我和孩子開來。是的,他,正在加速,似乎就賭定我和小孩會立馬閃過然後繼續行走,就在那一刻,我害怕了,也從這一刻開始,決心不再叫這家粉紅色外送服務,立馬帶孩子閃過之後,也立馬刪除了他們家的APP。
今天一大早,冷風細雨。就在公司前面的大馬路上,平時要等好久的紅綠燈終於幸運地很快變綠燈,在快走步上斑馬線後,欲轉彎的車輛並未與紅綠燈同步,行人於是就在車與車的間縫行走,只見一名揹著香奈兒名牌包包的女孩,想都沒想、讓也沒讓,和上述那位粉紅外送車一樣,直直地朝向我走過來,即便我已卡在車與車的縫隙,要禮讓就要後退的情況下,她仍直直地朝著我走過來。
大家似乎都抱持著一種心態:「我最大,無論是誰都得讓我」,建構了另一種台灣行路人的心情風景。
你曾經走在路上被行人撞過嗎?即便行為乍看是如此不經意,心態卻都是如此故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