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格在小學教室的傷 讓國中女騎車回家摔倒嚎啕大哭

十歲女孩的記憶:停格在學校教室的傷
參與工作坊的Z,是一位溫暖的醫師。她在課堂上舉手分享,分享到了某個段落,她覺察到自己的身體在顫抖。
Z停下來,說:「老師,我的身體在顫抖。」我邀請她感覺這分顫抖,並且允許這分感覺。
當她專注地意識這感覺,她的顫抖瞬間加劇。恐懼與悲傷的情緒,瞬間從身體湧現,眼淚大量滑落。
是什麼樣的故事,讓她的情緒埋藏這麼久,並且在此刻湧現?
她開始述說故事,從她的顫抖、她的恐懼與眼淚,延伸出來的故事。鏡頭瞬間回到過去,來到小學五年級教室。
五年級僅只十歲吧。Z成績向來不錯,前一天班上小考,她考了一百分。
考卷需要帶回家,讓家長簽名,但這個十歲的女孩忘了。
若我考了一百分,早就拿給爸爸簽名,還會拿給媽媽簽名,因為一百分是光榮印記,但我很少考一百分。可見這個十歲的小女孩忘記讓家長簽名,並非出於逃避。
隔天,女孩到了學校,突生一念:那就自己簽名吧!她模仿媽媽的字跡,自己簽名後,交出去了。
可能簽名字跡太稚嫩,也許充滿著童趣,被老師的「慧眼」識破。老師在眾目睽睽之下,賞了女孩兩巴掌。老師教訓了她的行為,教訓的字眼很重,態度很嚴厲。
老師手口並用教訓完畢,但事情仍未終結。老師從女孩的座位,扯下她的書包,往教室窗外丟。書包裡的物品掉出來,如天女散花一般。
這一幕,Z描述了窗外的陽光,描述窗外的景色,描述物品落下的姿態,一切彷彿慢動作進行。
隨後她被罰站,在自己的位子上。她的座位在教室中間,所有人都坐著上課,只有她在教室正中央罰站。她的位子上沒有書包,桌上沒有課本,因為書包與課本都在窗外。
她陳述自己像「透明人」,被所有的人無視。所有人都無視她的存在,課堂繼續在上著課,彷彿與她無關。
德蕾莎修女說:「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關心。」她描述那段回憶,流著眼淚的臉龐,還帶著一絲微笑,透露著一種天真,予人一種疏離之感。
她怎麼能不疏離?那單純天真的心靈,以十歲的視野探索,看見世界如此面貌,內在瞬間崩毀。這是十歲女孩的冰山。
她有個溫暖的母親,不認同老師的做法。雖然母親未到校抗議,卻提出轉學的選擇。她並沒有選擇轉學,母親也尊重她的決定,但是她的傷痕也未轉走,而是永恆留在身心。
轉眼,女孩小學畢業,升上了國中。
國中一、二年級,應該是十三、四歲的年紀,已經是青少女了,這時的她,脫離曾經的傷痛了嗎?
少女上了國中之後,有天放學後,她騎自行車返家,心情很輕鬆。當她騎車接近紅綠燈,車子突然失去控制,她握不住把手,腳也無法有節奏地踩踏,因為身體瞬間凍結了。
車子瞬間失控,打了結一般,主人突然摔車。因為少女的心靈打結了。她跌坐馬路旁,久久不能自已,嚎啕大哭起來。
她哭的不是摔疼了,不是自己技術不佳,也不是自己不謹慎,而是哭自己真沒用……
她看見了什麼景象,令她瞬間摔倒,而且氣自己沒用呢?
她看見國小老師了。當年那位賞她耳光、指責她、摔她書包、罰她站的老師,正站在路口等紅綠燈。
對這個少女而言,這是無比恐怖的一幕。
她小學時被那位老師霸凌,雖然已升上國中,路上再次遇見老師,身體還是瞬間凍結了。
所幸女孩有個溫暖的媽媽,女孩很努力上進,一路努力讀書,成了溫暖的醫師。但是她內在的創傷,仍然存在。
當年她還是個小女孩,眾目睽睽下被侮辱,留下來的影響,除了見到老師身體凍結,也使得她日後有個心魔:不敢當眾講話,不敢對群眾演講。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本文出自《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幸福的奧義》,寶瓶文化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