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收視率堪比足球決賽的道歉演說 梅克爾無法不一樣

新冠疫情是她生涯最高點、最低點與終點
新冠疫情是梅克爾生涯的最高點、最低點與終點。德國從歐洲的防疫資優生,淪落到政府無計可施、疫苗缺貨、中央地方對立、國會議員利用國家採購口罩案貪污的地步。2021年三月間,梅克爾更史無前例因為連續假期間的防疫措施,在電視上說出「這個錯誤全是我的…我請求所有人民的寬恕」等語,創下德國電視收視率的紀錄。
總理在雲端:不接地氣的梅克爾
是時候重建一個總理直接接觸公民的管道了,但是梅克爾在她的四屆總理任期內,任憑它荒置。她再度舉行了「市政廳議會」和「公民對話」等活動,在這些會議上,她被描繪成平易近人、關切民生的模樣。但她一直沒有好好練習以公開演講直接面對群眾的能力。還是環境部長的時候,梅克爾曾經告訴女性攝影師哈琳德.柯爾珀說,自己永遠不會想要找專家來幫自己練習自信與群眾魅力。「我覺得這樣做,非常可怕,而且我都是從自己的經驗中得到學習。」
她執政的全期都堅持這種態度,一切都要先在總理府規劃清楚,一切都要先把數據調查清楚,甚至連民眾的可能反應都要事前進行詳細研究。她甚至故意讓「梅克爾本人」消失在總理職位背後,她只是讀稿機,她只是發言人。通過這種方式,她可以成為一個投影屏幕,映照出選民和國民的需求。梅克爾的機智和幽默,只會偶爾在她與公民的直接交流中閃現。
在她任職的最後一年,她面臨著一個她再也無力解決的潮流:法律、國家控制和懲罰手段,在疫情之下似乎都發揮不了作用。總理必須親自上火線,親口呼籲公民守規矩。她必須讓他們認同她的政策。家庭會私下群聚嗎?他們如何與父母、祖父母見面?他們有遵守檢疫的要求嗎?這些問題,都必須交由德國八千兩百萬國民來決定,而梅克爾擔任著他們的總理。
她在2020年三月發表的電視講話,其收視率之高,通常只有歐洲足球錦標決賽才見得到。她為自己「要求在復活節假期強制停工」的政策失敗所做的電視道歉,將在歷史上留名。在德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領導人,繞過所有的民主機制直接訴求人民,請求人民寬恕元首個人的過失。可惜梅克爾的道歉語氣仍是一慣如常,好像跟她以往的新年講話沒什麼不同。她沒辦法不一樣。
《明鏡週刊》在梅克爾第一個任期結束時,對她的評價還很溫和,「她不擅長演講,這意味著她沒有充分利用政治機會」。那個時候的危機「只是」全球金融海嘯。這一次疫情,則是一個人命關天的生死議題,而梅克爾再一次(或是依舊)找不到正確的說話語氣。
她對於她所屬的基民黨,以及國會黨團的運作,都沒什麼興趣。這件事在疫情底下成為威脅基民黨生存的嚴重問題。基民黨的議員們在聯邦衛福部的口罩採購案當中竟然收取回扣中飽私囊,沒有任何罪惡感。這些人是基督教民主黨的議員,他們以前也曾經收受專制的亞塞拜然共和國賄款,而出面支持亞塞拜然。梅克爾依靠自己的廉潔與謙虛,為基民黨的民代樹立了行為榜樣。但她並沒有好好控制黨內的清廉文化。早在1999年十二月,她為了黨內貪腐案件而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給法蘭克福匯報發表,文章當中就說道,黨的未來「只能建立在一個誠信的基礎上」。但她傳奇的「梅克爾式的不輕易信任他人」風格——許多國會議員在這點上曾經證明了自己的廉潔——竟在疫情爆發的前幾個禮拜就破功了。說到底,這是關於治理能力的部分,而非關於黨和其代表的道德操守問題。
至於2021年四月間,為了爭奪總理候選人資格的競爭裡,則主要是基民黨/基社盟議會黨團的成員,對自己和政黨造成了傷害。這些傷害,在未來幾個月的選舉活動中,將是無法癒合的傷口。這種問題要如何處理,德國綠黨已經示範過了,而且在2021年春季獲得了回報:綠黨的民調支持率大幅衝高。在梅克爾總理任期的尾聲,基民黨/基社盟將面臨一個真正的大危機,這個危機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七十多年的歷史上,也只曾經出現過兩次,亦即基民黨在聯邦國會當中無法組成最強大的黨團。梅克爾也將不得不認真思考這一點。她沒有好好準備,為黨內規劃出她的繼任人選。
(本文出自《梅克爾總理時代》,遠流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