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被大規模的討論嗎?你其實不關心藻礁

大規模的討論 是環境教育課還是全體焦慮症?
保護環境,還是經濟發展,你選哪一個?
最近打開新聞,或是在臉書上,你很難看到不是藻礁的新聞。那出現的頻率多到,你都會想要開始google搜什麼是藻礁,但你打算忽略。這議題有點沉重,你在捷運的車上,還擔心著等一下開會的事情。你有在聽podcast,自認為自己是新一代公共知識分子的你,訂閱不少有料又有趣的節目,他們也在談藻礁。到了公司,你的主管問你,有沒有機會可以提「早交」報告?主管有點緊張還跟你解釋,他沒有別的意思喔,不是電視的藻礁。Line裡面的家族群組,本來只有發早安圖的功能,今天開始討論起藻礁了。好像今天不談藻礁,就是環保的罪人,那種感覺比在公眾場合丟垃圾,被小朋友看到在現場大聲喊,叔叔不可以亂丟垃圾喔! 還要來得丟臉。
你看到究極的選擇:哪一個比較環保?保護藻礁或是重啟核四?
你得選一個,支持或不支持。
但你又在朋友的臉書看到,支持藻礁,又有可能要重啟核四。環團又出來解釋,不會喔,是不同的。經濟部小編又出來發文要大家安心。
一個上午,你被藻礁用得分心焦慮。你從來沒有關心過環保,你覺得隨手分類垃圾、不拿吸管和塑膠袋,已經是你身為文明現代人最能做的。
就連我現在開著電腦、開著冷氣,都會想說會不會有生物因為我使用電力而死亡或是活得不好?
我的存在就是破壞環境的兇手?
對了,你的爸媽傳Line問你,你倒底支不支持藻礁?
從1分到10分,你有多愛護藻礁?
從一個月前,桃園是人人不想去的地方。桃園是疫情又開始蔓延的地方。不可以去辦公、不可以去玩、不可以去做。聽到你是桃園來的,大家可能會後退三步。但從有了藻礁,桃園好像是變成是稀有的珍寶。
「7000年耶的藻礁,沒有了怎麼辦?」、「地中海的少數地區才有,台灣居然也有」、「學者都說裡面生態系很豐富」。
但你忘記了,上個月的你,還害怕去桃園。你的公司還禁止你去桃園出差。但這個月開始,你已經忘了,上個月是多麼不想要和桃園有什麼關係。「大潭」這個詞,你可能第一次聽過,你從來不知道在你生長的台灣,有這個地方,從來也不是你旅遊會安排的景點,但現在的你滿腔熱血,你覺得你得做點什麼,而現在,只要寫一張紙,一張寫著你的名字的紙,好像就可以把自己變成英雄、變成拯救台灣的英雄。紙上面有你的名字,有著你的靈魂。好像你寫下去,藻礁就可以再多活個幾千年沒有問題。是你,是你寫下來的字,改變了藻礁。
你平淡無奇的一個早晨,因為你的決定,變成了英雄之旅。
但你有可能一點都不關心藻礁。再過一個月,又會有新的議題,又會有要你表態的意見。他們都要問你,要選擇什麼?如果你不支持我,就是支持另外一方。他們會拿各種從來都不是你的領域,要你來決定。過去,只要專家學者來決定就好,現在每個人都要說出自己的是或否。
好像從2018年起,我們每個人都要是核能專家、食品專家,一會兒要研究豬肉、一會兒要研究化學,有時還要成為性別專家、法律專家,還有還有,最近還可以成為海洋的動植物專家。
我們變得好忙好忙,忙著學習新知,忙著和別人論戰,忙著讓自己看起來很有學問,忙著關心社會,忙著改變台灣。「我這麼做,都是為了台灣好」忙到後來,你的人生只剩是非題而已。
如果今天改成,1到10分你有多了解藻礁?1到10分你有多了解核能?1到10分你有多了解婚姻?1到10分你有多了解豬肉?
我們什麼都還來不及了解,卻被迫要做出決定。我們忙著柴米油鹽努力地活著,但卻要被逼著成為專家。很累很累的我們,只有在關心自己的同時,再多一點點心去關心身邊的人,就已經精疲力竭。
可以多關心別人和社會一點,這個簡單而微小的願望,看起來越來越遠。
他們都跟你說,這一切,都和政治沒關係。我們是超越藍綠,我們是沒有色彩。
如果他們提出來的選項,就只有是和否;你真的相信他們說的話不是藍或綠嗎?
那我就什麼都不要管了。我把耳朵摀住總可以了吧。現代的這個社會裡,不可能的,資訊爆炸的世界裡,就算你躲在高山裡,你還是可以看得到藻礁。
承認吧,你的選擇是有偏光鏡的。承認吧,你無法了解,最後的你還是跟著意見領袖選。承認吧,你會受到你的政黨傾向影響。承認吧,世界上沒有美好的方案。
沒有可以保護藻礁、沒有核能、不要太陽能板的污染、經濟發展、股票破兩萬的選項。
沒有滿手股票漲翻天,開著冷氣、打著電腦,用愛發電。你知道嗎?你活著的一天,就是滿滿的碳足跡,你吃的每一個乾淨的食物、醫院裡的無菌,都是大量的製造垃圾。
我們人類,就是大自然的敵人。
你的北極星是什麼? 在矽谷,創業公司在被其他人投資時,常常會被問到這個問題。北極星,就是你的價值觀、你的追尋,無論如何,你都不會改變的追求。找到你的北極星,讓它帶著你走,而不是政治領袖、社會議題。 這些你都可以關心,但不是你分心的藉口。
我的北極星就是我希望可以推廣精神健康, 可以讓人更加了解自己。
我不關心藻礁
「我不關心藻礁,但我試著去理解。」
在我每日工作和生活裡,藻礁除了這幾天入侵我的生活之外,我也被迫要表態什麼,好像我只有是和否可以選,我就和大多數人一樣,我想要過著現代化的生活、我想要過著有水有電有乾淨空氣的日子,我想要幸福、我也想要不那麼焦慮,我想要多賺點錢養家活口。
但我可以隨手做環保、空檔外,能多關心別人。
我最會的,還是人類的心靈,還是醫學。但是藻礁,真的不是我專業可及。
這些是非題,到了最後公投、到了全體動員,無論你如何的中立理性客觀,最後都變成了對決。
但你要知道,在選是和選否的過程中,中間還有很大一段的空檔。我常常在診間,看到人們的困擾,
「我是否要離婚?」、「我是否要讀大學?」、「我是否要離開他?」
人生的選項是一個連續性的光譜,無法化約成是非題,而每一個問題的背後,還有其他問題的相互影響。
其實你可能不關心藻礁,你關心的,是如何抵達美麗的新世界。我也是,但至少,我承認,我還不夠關心。
【推薦閱讀】
(本文出自析心事務所《你其實不關心藻礁》,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