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故事/公娼賣身故事 勾起母親曾在酒家上班的往事

空谷絕響,情義白蘭
1998年,我參與了台北公娼抗爭的第一屆性工作權力與性產業政策國際行動論壇,當時,我的母親左柏華坐在台北市議會大廳會場最後一排,直到2017年那日的散步,我才意會到她之所以坐在現場,也可能是因為心中埋藏經年、從未對家人提過的短暫酒家上班經歷被牽動了!
左柏華從未提過這段往事。我發現此一經歷還有另一次隱隱地在作用著,那是2005年,我帶她同往台東,陪同前公娼白蘭返家探母的時候。
白蘭出身被貧病侵襲的底邊勞動人家,她的賣身,則是撐住家庭免於崩塌的一根頂樑木。十二歲時,因母親生病舉了債,二姊帶著白蘭一起北上打工。十三歲時,做搬運工的父親由車上摔下,腦傷成殘,母親在阿姨慫恿下帶白蘭到台北娼館簽了約。十六歲,三年約到期,大哥結婚須聘金,再次續約。白蘭當然知道家中一波又一波金錢花費需索,是靠著自己被綁約才得以度過的,但她心中怨憤媽媽的決定。
綁約後的第十年(1986年),約滿畢業了,同一年白蘭父親過世,白蘭開始轉入工廠當女工,結果工廠倒閉,老闆跑路了!成年的白蘭,自己決定申請公娼執照,到了文萌樓。1997年公娼抗爭事件,白蘭從不遮臉,雖不擅言辭,但一路積極參與,緩衝的兩年中,她開過檳榔攤,或幫人洗碗等。2005年,酗酒過度昏迷受傷後,清晰表達想回家的願望。2005、2006年連續回家兩次,2006到2008年白蘭大哥與母親相繼逝世,2009年白蘭返回台東祭母。2018年,五十五歲的白蘭於文萌樓逝世。
對日日春社群夥伴們來說,白蘭就是我們的姊妹,她的成年再從娼,到走過廢娼再到選擇於文萌樓內往生的一生,是在一個我們共同創發打造的社群家園中度過的。2005年,我帶母親左柏華前往台東,陪白蘭返家探母,
母親坐在白蘭家門藤椅上,看著日日春一夥人忙進忙出時,喟然讚嘆地說:「白蘭現在是幸福的!」左柏華於十五歲荳蔻年華,在武漢上過幾天酒家小姐的班。白蘭十三歲被賣到萬華娼館,二十三歲申請了合法公娼執照。八十四歲的左柏華眼中的「幸福」,其實是當時四十二歲的白蘭與母親淚眼對質的現場。白蘭十三歲從娼,心中始終怨責母親何以將自己賣給娼館,四十二歲時,總算走過了多年懸疑不明的心底痛處!
《老查某不死:白蘭前傳》紀錄片,導演及剪輯:蔡晏珊。內容簡介:將八年來不同影像紀錄者記錄的白蘭生活片段剪輯。白蘭,十三歲因家貧從娼,十年被綁, 吃盡苦頭,直到做合法公娼後,每天過著只做兩個客人,養一群流浪貓的單純日 子。三十六歲廢娼後,開檳榔攤失敗,長期失業,天天喝酒度日,六個月前昏迷, 診治後是小腦萎縮重度失智。一個善良可愛的女孩如何在八年過程,變成今天言 語、行走困難、記憶喪失⋯⋯,而現在義工每天幫她把屎把尿,又在經驗什麼!
面對政治歷史性的跨越隔離行動,會是生命得以翻攪重構的能動性。我於父母生前即陪同他們分別探訪隔離數十年的弟妹親人,卻並未料到於父母往生後,反而意外地接上了他們生前均未能得知的祖輩們的訊息。於夏家埠領到祖譜安置芝山岩家中的安定感,與南昌小舅家族親人尋覓到外公葬身處的滄傷感,均似歷史長河中蕩漾而來的波紋。我順水而游地感知著父系與母系血脈中的歷史性,家庭如社會歷史的一折射鏡,它能帶領我們得以上星空、觀長河!
面對外界,每個人對於家庭經驗說與不說,是個人選擇。但無論說與不說,家的經驗是世代歷史記憶與社會處境所共存的一方田野,承載著許許多多值得我們探究的事。
(本文出自《家是個張力場》,心靈工坊提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