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和瘋子一定是盟友」思覺失調症名人有哪些?

很多人茶餘飯後喜歡辯論創造力和思覺失調症之間是否有連結。約翰.德萊頓(John Dryden)三百年前就寫過:「智慧和瘋子一定是盟友。」
我們已知創造力強的人和思覺失調症患者有許多共同認知特質。二者用詞都很特殊(這是偉大詩人或小說家的特質)、對現實都有特殊看法(偉大的藝術家正是如此)、思考模式都不尋常、都喜歡獨處。有創造力的人做傳統心理測驗時,比一般人呈現更多的心理病態。有創造力的人通常在別人眼中都很奇特。反之,當非妄想型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做傳統的創造力測驗時,得分很高(妄想型思覺失調症患者則否)。有創造力的人和思覺失調症患者腦部的丘腦都有較少的多巴胺-2 受體,這可能為二者的相似提供了生理基礎。
多項調查顯示有高度創造力的人並沒有較高的思覺失調症機率。但是一項研究顯示有創造力的人的近親得思覺失調症的比例較高。詩人羅伯.佛洛斯特(Robert Frost)的阿姨、兒子和女兒都有思覺失調症。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兒子,以及作家雨果(Victor Hugo)、羅素(Bernard Russell)和喬伊斯(James Joyce)的女兒們也都有思覺失調症。
喬伊斯的個案尤其有意思。他的傳記顯示「他特別喜歡聲音」,他經常陷入憂鬱、酗酒、至少有一次躁症發作:「連著六、七個晚上無法入睡……他覺得自己發條上得緊緊的,然後忽然像飛魚似地射出水面。白天則有幻聽。」一位精神科醫生研究了喬伊斯的文字,認為喬伊斯有類分裂性人格和偏執傾向。喬伊斯的獨生女露西亞(Lucia)二十二歲時被診斷患有典型的思覺失調症,由榮格(Jung)診治,餘生都住在精神病院裡。紀錄顯示「喬伊斯可以瞭解露西亞的跳躍思考,別人都聽不懂」。
有創造力的人和思覺失調症患者有一點基本不同。有創造力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獨特思考模式,創作時可以自由運用。思覺失調症患者則無法控制自己不連結的思考和鬆散的聯想,亂七八糟地混為一團。有創造力的人有選擇,思覺失調症患者則否。
被認為有思覺失調症的創意天才不多。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思考異常很容易破壞創造的過程。這些人包括爵士樂始祖巴迪.伯爾登(Buddy Bolden)、著名爵士樂手與作曲家湯姆.哈瑞爾(Tom Harrell)、搖滾樂團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創始團員席德.巴雷特(Roger Keith “Syd” Barrett)、搖滾樂隊佛利伍麥克(Fleetwood Mac)創始人兼吉他手彼得.格林(Peter Green)、還有發病前很有前途並創辦了《巴黎評論》(The Paris Review)的哈羅德.休姆斯(Harold Humes)。最為人所知的五位後來患了思覺失調症的、有創造力的人士是:
布雷克洛克(Ralph Blakelock)
是美國的風景畫家。在世界第一次大戰之前,他畫的售價超過任何還在世的美國畫家。那時候,布雷克洛克已經被診斷罹患早發型癡呆症,住在精神病院超過十年了。
布雷克洛克四十幾歲的時候開始出現症狀,但是之前就被親友認為非常古怪。他有偏執妄想和誇大妄想,宣稱自己是約克公爵。他也有情緒起伏和躁狂發作的現象。以現在的醫學標準,他可能是情感思覺失調症(schizoaffective disorder)。布雷克洛克如此描述自己的病(沒有標點斷句):「如果我瘋了我倒是不知道如果我不偏執我就不是老糊塗了。因為我可以吹口哨唱歌。」
布雷克洛克死於1919 年,是美國最知名的藝術家。當時的美國總統寫了弔辭。2003 年,他的傳記《未知的夜晚》(The Unknown Night: The Madness and Genius of R. A. Blakelock, An American Painter)出版。書中描述了他的疾病,以及畫商私吞了他的畫作銷售的大部分收益。
約翰.納許
於1994 年因為他二十一歲時發表的數學理論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財富雜誌》當時稱他為「美國最年輕的明星」。納許將近三十歲時開始呈現偏執妄想和誇大妄想的思覺失調症症狀。他相信「外星人正在摧毀他的事業」、「他將在新世界裡成為南極洲皇帝」。他在醫院和家裡遊蕩了二十多年,主要由妻子照顧。到了五十多歲,他的狀況改善了。當他得到諾貝爾獎時,白宮請他去做客。他的傳記《美麗境界》被拍成同名電影。
瓦斯拉夫.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
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最有名的舞者。有人認為他是從古至今最偉大的舞者。他的跳躍非常驚人,據說是唯一可以在空中交叉雙腳十次的舞者。二十九歲時尼金斯基被診斷罹患思覺失調症,餘生進出精神病院多次。他的症狀包括妄想和緊張,有時出現語言錯亂的思考異常。他接受了阿德勒(Alfred Adler)和布魯勒(Manfred Bleuler)的治療,他的妻子也諮詢過佛洛伊德和榮格。他是第一個接受胰島素休克治療(現在已經不再使用這個治療方法)的患者。
他在日記中寫到:我熱愛生命,想要活著,想要哭泣,但是我做不到——我的心靈感到如此痛苦——這個痛苦讓我害怕。我的靈魂生病了。是我的靈魂生病,不是我的心智。醫生不瞭解我的病。
在巴黎,尼金斯基事業巔峰之時,報紙稱他為「舞蹈之神」,他自己在日記上的簽名則是「上帝和尼金斯基」。
梵谷
另一位被認為有思覺失調症的藝術家就是梵谷。不同的醫學專家根據文字紀錄,認為梵谷可能得的疾病包括躁鬱症、腦部梅毒(brain syphilis)、紫質症(porphyria)以及顏料中的重金屬中毒。他的症狀包括偏執妄想、幻聽、幻視、緘默症、憂鬱、間歇性的活力十足。雖然很多人認為他的疾病是使他的畫作如此偉大的原因之一,但是梵谷自己的信透露了這個疾病帶給他的痛苦。他才畫了十年,就以自殺結束了一生。他從精神病院寫信給弟弟:「喔,如果我沒有這個病的話,我可以做多少事情。」
和思覺失調症不同,躁鬱症確實對創作有貢獻,因為躁期活力十足、思考快速。被認為有躁鬱症的人包括韓德爾(Handel)、白遼士(Berlioz)、舒曼(Schmann)、貝多芬(Beethoven)、董尼才第(Donizetti)、葛路克(Gluck)、拜倫(Byron)、雪萊(Shelley)、柯勒律治(Coleridge)、愛倫坡、巴爾札克、海明威、費茲傑羅、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l)和維吉妮亞.吳爾芙。
(本文出自《思覺失調症完全手冊:給病患、家屬及助人者的實用指南》,心靈工坊提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