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哲學!那位教輸的老師 《后翼棄兵》裡的校工啟蒙師

在《后翼棄兵》裡,威廉‧薛波是一個很奇特的角色。薛波先生是孤兒院的校工,整日坐在地下室裡與自己下西洋棋。卻在無意間啟蒙女主角貝絲,並且發掘了她的西洋棋才能。
薛波先生棋力不高,在女主角幾乎無敗的征途上,根本無法給她任何技術上的指點。然而,這個看似無足輕重的龍套人物,卻在女主角貝絲生命中舉足輕重。
「你現在棄子認輸。」
「棄子認輸?」
「當你那樣失去皇后,就要棄子認輸。」
「不要。」
「要,你已經輸了這盤棋。」
「你沒告訴我有這條規則。」
「這不是規則,這是運動精神。」
初學西洋棋的貝絲,某次與薛波先生的對局中,因為重大的失誤而被吃掉皇后;薛波先生隨即強制終止了對局,要求她棄子認輸。
這個橋段,網路上許多觀眾看得一頭霧水,紛紛提出質疑......「為甚麼要教人半途而廢?」、「堅持到底才是運動精神吧?」、「校工太固執了吧!」
沒有深入接觸過棋類遊戲的朋友,會有這個疑問是很合理的;畢竟,我們從小就被灌輸「完賽=運動精神」的觀念。
但身為圍棋老師,我對這段劇情卻是心有戚戚,前陣子還正巧寫了一篇文章在討論這個問題。簡單來說,在許多棋類遊戲中,在大勢已不可能逆轉時,與其堅持下完,我們更鼓勵提早認輸。把時間花在檢討錯誤,比死賴著浪費雙方時間更有意義。
不過,這不是這篇文章想談的重點;我真正想做的是,帶著大家用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小事件」。
在貝絲往後的征戰人生中,她將遇見無數西洋棋高手;他們會陪她訓練,他們會幫她擬定策略,他們會教女主角怎麼贏一盤棋。但卻只有校工薛波先生,教會了貝絲該怎麼認輸。
在她為數不多的敗績中,每一次將國王放倒示弱,對心高氣傲的她都重如千斤。而每次讓貝絲放下尊嚴,願意主動承認失敗的力量, 正是薛波先生的那句:「你現在棄子認輸。」
貝絲在控制那64格的棋盤時,才會感到安心;只因為她對於「人生」這局棋,正在逐漸失控。
她錯過了最好的開局,在孤兒院裡長大;卻在無意間開啟自己的西洋棋天賦,因此她試圖藉此急起直追。
貝絲不允許自己失敗。她的人生就如同她的棋路,「進攻、進攻、再進攻」;如果久攻不下怎麼辦?那就嗑藥以後,再試一次!
所以當女主角輸給蘇聯國手博戈夫時,她輸掉的不只是一盤棋,而是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過去的她,在棋盤上沒有無法超越的對象;即使暫時落敗,也相信自己能夠透過努力來彌補。
女主角之所以能夠容忍自己諸多惡習,甚至也不在意週邊的人際關係,只因為她相信自己至少能在棋盤上成為頂尖。
而如今貝絲卻在博戈夫身上,感受到了彼此間的「才能差距」;自己的算路全在對方掌握之中,猶如翻不出五指山的孫悟空。幾近屈辱式的完敗,成了壓垮貝絲自尊的最後一根稻草,自我否定與自我懷疑接踵而至。
「如果不能下棋,我還能做甚麼?」
於是她封閉了心靈, 並拒絕一切旁人的協助, 陷入自我毀滅的瘋狂當中。
能夠帶貝絲走出困局的,只有威廉‧薛波這個看似的龍套角色。
薛波先生沉默寡言,卻總是一針見血。他早在幼年時期就洞悉了女主角將背負的人生困局,「少年得志,卻執著於勝負」。所以薛波先生教她在棋盤上認輸,讓她願意承認自己技不如人,讓她了解時間不該花在無意義的堅持上。
他是貝絲的西洋棋老師,更是她人生的點撥者。「認輸」不只是在棋盤上,更是一輩子要練習的功夫。
女主角在棋盤上早早開竅,但沒悟透「投降哲學」對於人生的意義。她在64格棋盤上所向披靡, 卻把「人生」這局棋下得滿目瘡痍。最終,她回到了那個啟蒙她的小地下室,帶走了那個薛波先生早就教給她,卻始終沒有帶走的人生道理──「認輸的勇氣」。
(本文出自名人祈聖兒童棋院老師張惇為個人粉絲專頁,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