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學校都沒冷氣…他疑現在小孩體質差 歷年變化曝光:真的比較熱

台灣自從入夏以來頻現高溫,大人小孩都苦不堪言,為讓學生安心受教,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2022年夏天前,全國中小學教室全面裝設冷氣,並由中央補助國中小電費,減輕家長及地方政府負擔。大手筆政策預算一出便引起熱議,有人質疑小時候學校根本沒冷氣還是能好好上課,是現在小孩的體質越來越差嗎?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7日)在白河訪視學校時宣布,將花兩年時間為全國中小學校教室裝設冷氣,高額預算、電力增加等問題成為眾人討論重點。但有網友回想童年,教室裡沒有冷氣,只有天花板上髒髒的電風扇,天氣熱時就去福利社買冰水、冰棒,或把褲管捲起來消暑,讓他懷疑到底是真的天氣越來越熱,還是現在小朋友的體質不如以往?
對於他的問題,網友們立刻表示「以前哪有這麼熱」、「以前不會天天熱到35度以上」、「以前30度就算高了」、「20年前31度是高溫,現在36-37是高溫,說現在小孩不耐熱」、「以前冬天一直冷,現在連冬天也熱死」,還有人表示「家裡長輩說以前春天早晨會結霜的」。但也有人反駁氣溫化並不大,「不是有人看過近幾年溫度趨勢,以前根本沒落差太大嗎」、「一堆憑感覺的,先去查查中央氣象局的記錄好不好」、「人類生活條件改變導致習慣改變才是真的」、「以前要開始熱的時候就放暑假啦」。
到底哪一方才是正確的呢?據科技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圖表顯示,台北歷年5月平均溫度雖是緩慢上升,但到2008年至2018年可明顯看出溫度增加速度加快,10年內增溫約2度。而據《聯合報》2019年「當寶島變熱島」專題中指出,由於都會區人口聚集、開發密度高,會使市中心溫度比周邊還高近1度,2018年時更有連續10天高溫超過36度,改寫120年來的紀錄。可見雖然整體平均溫度長期看來增溫並不明顯,然而近年來因「熱島效應」影響,夏天確實比過去熱得多。
面對越來越熱的天氣,眾網友也提供自己小時候的消暑良方:「營養午餐的冰湯」、「帶扇子自己搧,體育課自己用毛巾沾水擦身體」、「拿墊板當扇子吹」、「不就是玩水嗎?國中小愛掃廁所就是這原因啊」、「去穿堂吹風,以前國小連飲水機都沒有」,也有人回憶兒時表示小時候最討厭聽到老師講的一句話就是「心靜自然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