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109指考戰士fighting! 各科考前重點整理一次看

109大學指考將於7月3日(五)~5日(日)舉行,報名人數有4萬3753人,比起去年4萬9119人,少了5366名考生。大學招聯會分析,主因是少子化趨勢,以及甄試入學分發率提高。
為了因應防疫需求,今年109指考考生應試須全程配戴口罩,口罩由教育部發放給所有考生,強調配戴口罩時鼻梁壓條要壓緊,若口罩上端從鼻梁滑落時,監試人員會提醒考生戴好,但若故意不戴口罩或直接將口罩拉下,將會通報考試委員會,最嚴重該科目將「零分」計算。進入試場亦有須量測體溫等相關考試規定。
7月17日將會寄發成績單,並可於網路查詢成績。
各科重點整理一覽:
107指考起國文科取消寫作測驗而改為全選擇題題型
指考不考寫作測驗後,選擇題的取材、文字敘述會更進階,且全卷閱讀量達1萬字,單題也可能出現約500字的長文,如何快速閱讀、精準答題,將是考生最大的挑戰之一。
命題可歸納出4大趨勢:整合力、情境化、跨領域、跨學科
考前衝刺著重要點:熟讀教材選文、複習容易失分的題型
可能入題的時事議題角度,例如影視作品「做工的人」可與柳宗元人物小品、劉基寓言的古今對照,呈現職業裡深刻的人生體悟與尋常敘事裡的人生智慧。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也與建安文學時空相仿,例如當時瘟疫導致建安七子凋零,還有不少社會救助與經濟振興策略都有解民倒懸的慈愛關懷。此外,美國總統川普稱台灣為「筆尖」,可能與說服類「諫逐客書」、「燭之武退秦師」、「勸和論」等課內素材結合。
甫過世的作家楊牧、鍾肇政、於梨華、楊逵次子楊建、屏東作家郭漢辰等,也可能出現向作家致敬的考題。
看補教老師畫重點:
看國文老師提點:
1. 面對長文,耐心是得分關鍵
2. 看懂上下文情境,比「背多分」更多分
3. 作文懂得「開門見山,邏輯連貫」
4. 考前十天做考古題
近六年的指考考古題可複習一遍,掌握指考方向與趨勢。詞彙方面,程度好的閱讀「高中英文參考詞彙」level5和6,程度較差的閱讀level3到level5。一天做兩到三篇的閱讀測驗,從中記誦單字。此外翻譯每天都要練習,一天可做個一組兩句。每兩天寫一篇作文,但不是寫完就算,而是找範例對照、藉此提升自己的能力;或是請老師協助批改。
看補教老師畫重點:
1. 數甲熱門5單元 高三範圍占4成
2. 數乙常考4單元 統計學可能融合選舉時事
3. 80分鐘答10題時間充裕 考試求穩不求快
數乙考生不要緊張,按照自己的步調穩定作答,力求「雖然不是全都會寫,但只要有寫的題目都要對」,相信成果一定比模擬考好上許多。
看補教老師畫重點:
因應12年國教新課綱,社會領域不再是僅限於「背多分」的傳統題型外,各考科將考驗學生的長文閱讀能力,以及增加變化題型,如圖文、表格等資訊形式,檢視考生是否活用相關知識素養。
不過,雖然近2年學測社會科出題方向,逐步整合公民、歷史、地理3科所學。但指考方面,目前不太可見跨科試題,但各科仍須注意結合另兩科學科知識、情境所延伸的考題。
1. 地理:近6成試題為圖表題 第一冊占分至少2成
2. 歷史:放下課本 掌握5大讀史心法
3. 公民:整卷閱讀量達萬字 必考時事有這些
新冠肺炎必入題 生物考病毒與免疫、化學考消毒原理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生物教師游夏推估,病毒和細菌等病原體結構與致病原理、免疫系統與各種病原體的相對應作用機制,以及啟動和攻擊方式,都是今年指考生物的命題重點。另建議考生多注意疫苗的研發機制、作用型式和疫苗的種類,尤其要清楚知道免疫系統對應病毒感染的抵抗機制與作用方式。
他表示,今年勢必會考新冠病毒所造成的肺部問題,舉凡肺部浸潤(肺部組織發炎,導致肺泡囊充滿濃血和水,讓換氣量變少)、肺部纖維化(肺部組織產生結疤組織,使肺泡彈性變差,降低氣體換氣效率)、肺積水(肺部的胸膜液水腫),以及和相關呼吸系統的呼吸運動、呼吸量和氣體運輸機制等連結問題,考前一定要多留意。
近年考試趨勢開始出現波動,如去年108指考,即出現較為傳統的物質檢驗與鑑定的問題。
1. 注意「常見物質的性質」、「混合物的分離與檢驗」
2. 課綱實驗須精讀 必考實驗已經是化學科的常態
3. 時事問題須注意 因COVID-19疫情衍生出許多化學相關概念
高中指考生物科近五年五標持平,頂標都在82分上下,僅有107學年落至76分。測驗內容部分,涵括學測範圍的基礎生物(上)(下),並與選修生物中的相關內容整合,考題靈活但不刁鑽,但是純記憶型題型普遍減少,因此理解各單元主題,掌握章節架構,再深入概念內容,才能夠完整解題。課本中出現的實驗,首重了解實驗目的及各步驟目的。而在考前最後階段,建議同學不要走火入魔,過度鑽研艱澀或者超出課本範圍的內容,盡可能還是以五冊課本為主軸,分主題做最後的複習。
1. 細胞
2. 植物構造與生理
3. 動物構造與生理
4. 遺傳、演化、生態與環保
【相關閱讀】
‧指考/必看時事關鍵字! 新冠肺炎、反種族歧視等十大國外熱門議題
‧指考/國內時事關鍵字 市長被罷免、通姦除罪化等十大熱門議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